【核心素养目标】4.1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4.1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 理解侵权责任的内容,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 【教材分析】 本框包括两目,第一目:“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阐述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诉讼时效等知识。第二目:“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阐述了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特别是行为人的过错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定,还阐述了过错推定与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含义。 学生情况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选科专业班学生,在初中及高中已经学过法律的基本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能经常接触到与法律相关的新闻和案例,对宪法和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但生活经验和法律知识有限,对问题看法较片面和浅显,对侵权事件和后果还未能客观公正地分析。 在学习策略上学生对自主探究、情景设置的环节较为熟悉,有一定的思辨能力。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树立法律的权威,提高对我国《民法典》这部法律的认同,认同建设法治社会建设重要性。 2.科学精神:结合具体案例理解侵权责任的一般条件和特殊情形,分析涉案行为损害哪些民事权利,不同的侵权承担方式的作用和意义。 3.法治意识:正确处理情、理、法的关系,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 4.公共参与:通过角色模拟环节让学生形成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用法律的手段处理各种纠纷,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抖音和腾讯版权大战的案例说出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诉讼时效,初步提高逻辑分析能力,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 2.学生能通过高中生打闹案例、侵权责任视频和图片判断等理解侵权责任的一般情形和特殊情形,提高辩证思考的能力,梳理依法维权、依法担责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和特殊情形 教学难点 如何区分过错推定责任与无过错侵权责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介绍新闻事件:腾讯抖音版权大战——2022年10月26日, 抖音因侵权《云南虫谷》被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赔腾讯3200余万,该案件引发广泛关注!抖音败北被法院判赔3200万,此案打破了全国同类案件的判赔记录,也是腾讯获得的影视版权类案件最高赔偿,不仅超过了本案腾讯最初索赔金额的3倍,也刷新了全国法院网络影视版权案件赔偿记录。 通过对案件的简单介绍激起学生探究兴趣:抖音为何败北?赔偿金额为什么如此巨大?我们就用“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这节课来分析一下是怎么回事吧! 由此引出本课的课题《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观看视频 利用视频导入可以抓住学生兴趣,很快的引入教学话题
一.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议题一:根据案件的一审判决, 抖音侵害了腾讯的什么民事权利? 议学提示:著作权(财产权中的知识产权) 议学小结: 承担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 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议题二:抖音需如何承担相应侵权责任? 议学提示: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 议学小结: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1)方式: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2)注意问题:①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②民事权利遭受侵害的形式多种多样,侵权人所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有所不同。 承担方式侵权行为适用范围停止侵害侵害他人财产或人身的行为正在进行或继续状态。各种侵权行为排除妨碍权利人行使权利受到他人不法阻碍或妨害时物权(相邻权)消除危险行为人的行为对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有安全隐患的广告牌返还财产侵权人非法占有和管理他人财产,该财产仍存在,不存在赔钱财产所有权恢复原状侵权行为致使他人财产受到损害或者变形财产损害赔偿损失导致他人身体健康或财产受到损害的损害人身权财产权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①侵权人侵害他人人格尊严如隐私权、肖像权,向被侵权人承认错误、表达歉意,请求原谅 ②恢复名誉专属于侵害名誉权的责任人身损害的情形
议题三:腾讯就此本次遭遇的侵权事件提请上诉有没有时间限制? 议学提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为3年。 议学小结: 诉讼时效 ①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②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应当及时提出相关请求。 民法速递: 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而不是从有侵权行为时开始起算。 不适用诉讼时效期间的四类请求权: ①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 ②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③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扶养费; ④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议学问题 提高信息提取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理解侵权行为相关知识点
议题四:那么,法院一审判决“站”腾讯的依据是什么呢? [呈现材料]抖音腾讯版权大战一审判决书 议学提示:①腾讯的合法权益(著作权)受到了损害; ②抖音方面主观上存在过错; ③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议学小结: 一般侵权责任 (1)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过错责任):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①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损害事实 ②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故意或者过失);——主观过错 ③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果关系 议题五:除了一般侵权责任的认定,是否还有其他特殊情况的责任认定呢? 比如: 动物园的动物咬了人,动物园要承担责任吗?饲养员又如何判定责任? 又或者,我养的狗咬了人,但是又不是我咬的人,我要不要负责呢? 议学小结: 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侵权人有过错的 ,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例如:动物园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林木折断致人损害的责任。 无过错侵权责任 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无论其有无过错 ,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生产者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 议题六:在此次“版权大战”中腾讯一审的胜利有何深远的意义? [呈现视频]腾讯此次侵权案件胜诉意义 议学提示:①保障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利,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与知识产权所有人(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②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合理预防损害,促进社会和谐。 议学小结: 法律规定侵权责任的意义 个人角度:①旨在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过错责任、因果关系等规定在行为人的自由与权利人的利益保护之间划定了界限; 社会角度:②侵权责任规则有助于平衡社会各方利益,合理预防损害,促进社会和谐。 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形中适用过错推定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对社会某些群体的合法权利给予特别保护,体现了社会公正。 阅读材料和观看视频相结合,回答议学问题 理解侵权责任的一般情形和特殊情形,会区分过错推定侵权责任和无过错责任。提高辩证思考的能力,梳理依法维权、依法担责的意识。
二、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课堂小结 [总结]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呈现本节课内容的思维导图,教师再进行总结 请同学来梳理本课的知识点 知识形成框架,将理论系统化。
课后作业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你是一名法官,要判处陈某承担什么样的民事责任,并指出陈某承担相关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