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9张PPT。《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自学指导(P61-63)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原因)
2.长征的历程?
(完成P63图2-74长征路线示意图)
3.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意义?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面对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惶恐不按。蒋介石为了消除“心腹之患”,便大举“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粉碎蒋介石的四次“围剿”一、反“围剿”红军长征的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进攻中的冒险主义二、红军长征敌强我弱博古李德“左”倾错误主张江西瑞金武阳渡口(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1)长征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了向西突围的漫漫征途。长征的过程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最大的败仗是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同国民党军队在湘江地区浴血奋战,损失巨大,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000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2)突破湘江  蒋介石调集重兵,在红军通往湘西的道路上,布置新的防线。若红军继续西进,无异虎口投食。
  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弃湘西、取贵州的主张,得到多数人赞同。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城。(3)强渡乌江1935年时的贵州遵义城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战役是遵义战役。1935年2月26日至28日,中央红军在贵州遵义地区击溃、歼灭敌人两个师又8个团。也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占领的最大城市。(4)遵义战役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1)时间、地点:
2)内容:
3)意义:1935年1月;遵义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1.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朱德为什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提示:可从会前红军的处境、会上的重大决议、会议产生的影响、会后的战争形势四个方面分析)。会前,左倾错误路线的领导,致使红军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会上,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会议产生的影响: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会后,红军胜利完成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冲出重围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 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彝海结盟红军在彝族区的标语“红军不杀番人”中国工农红军在彝族区颁发的布告胜利会师(1)陕北会师:
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
(2)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1、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2、学会正确处理外因与内因问题,要善于从内因即自身寻找问题,这样一个人才会成熟、长大。谈谈红军长征给你的启示: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毛泽东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转折点幼稚资本主义现代化(西欧、美国、日本)社会主义现代化(俄国)——20世纪以后新的发展模式结合八年级下册和本册教材的内容,思考:1)哪些国家是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2)最早通过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是哪个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转型(土耳其、印度)3)与西欧国家的发展道路相比,俄国十月革命后选择的发展道路新在哪里?活动:运用相关资料比较,十月革命以后,俄国的发展与近代西欧国家的发展有哪些不同?不同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决定了苏联与近代西欧国家发展方式的不同。殖民掠夺、外债行政手段、高积累、多投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私有制不断发展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发展单一公有制从轻工业部门开始从重工业部门开始二、新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1)根据上述资料,讨论经济发展对俄国和土耳其各自的发展道路有什么影响
2)联系前文,想一想,为什么两国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俄国与土耳其在经济发展水平、工人阶级数量、马克思主义传播、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国所走的“新的发展道路”不相同1)根据上述资料,讨论经济发展对俄国和土耳其各自的发展道路有什么影响2)联系前文,想一想,为什么两国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俄国:有一定工业基础,工人数量相对较多,工人阶级觉悟高、革命基础好,无产阶级的力量相对较强,是革命的主要力量,工人阶级的诉求影响了俄国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土耳其:工业化程度不高,工人阶级力量弱小,群众革命觉悟低,革命领导权落入资产阶级手中。
(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三、怎样认识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这些探索各自有什么特点?李大钊《俄国大革命之影响》: “今以俄人庄严璀灿之血,直接以洗涤俄国政界积年之宿秽者,同接以灌润吾国自由之胚苗,使一般官僚耆旧,确认专制之不可复活,民权之不可复抑,共和之不可复毁,帝政之不可复兴。即彼貌托共和之“官僚政治”,于今亦可不尝试。有尝试焉,必且撄国民之怒,抑之愈甚,抗之愈力,终以激成险烈可怖之变动。此则宜引俄为前车而速自觉察者也。” 以俄为师四、怎样认识中国革命新道路阅读教材P66页的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完成:
1)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农村包围城市”这一道路的。
2)比较一下,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有什么异同?
3)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新在哪里?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1)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农村包围城市”这一道路的。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发动了一系列以攻打城市城市为目标的起义,但因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损失较大。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2)比较一下,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有什么异同?3)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新在哪里?不同点:①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vs资本主义国家;一战影响
②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vs城市中心道路相同点:开展武装斗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依靠工农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革命的胜利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①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
②开展土地革命;③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力量五、如何评价多样的发展道路历史评价方法?“历史地认识”尊重发展道路的多样性①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成为强盛的工业国;
②凯末尔改革:向西方学习,破除落后的习俗,提高民族文化的水平,推动工业的发展,迎来了土耳其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③罗斯福新政:为应对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使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得到改造。
要尊重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支持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将各种发展道路的活力充分迸发出来,取长补短,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多样化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应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学习、互相吸收,做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