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文化运动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6张PPT。鸦片战争后,救国道路探索洋务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君主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同时,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诋毁共和,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结合材料,思考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袁世凯在天坛祭天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政治:2、经济:3、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袁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直接原因)4、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
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要进行思想革命小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①兴起标志:
②代表人物:
③指导思想:
④活动基地:
⑤主要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新青年》北京大学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概况“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提 倡 科 学
反 对 迷 信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提 倡 民 主
反 对 专 制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精神象征,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德先生”
“赛先生”胡适与白话文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李大钊1917年俄国
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1.性质: 地位: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反对封建思想文化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前期),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及意义 2.积极性 3.消极性(前期)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局限在知识分子和思想文化领域。
②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偏向。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鼓动作用。
④后期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革社会的思想武器。
⑤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一、“五四”运动的背景阅读教材P49页、图2—46及资料一、二,完成:1、说一说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庆祝大战的胜利。
2、为什么当时的人们会如此兴奋,兴奋的理由是什么?
3、你认为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各种正当要求得到满意答复了吗?“公理”是否战胜“强权”?
4、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不平等对待?
5、陈独秀在巴黎和会前后对威尔逊评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6、你是如何理解顾维钧所说的“如此之惨”与“如愿以偿”的?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日、美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加剧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日益加深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延伸拓展:第二阶段(1919年6月5日以后)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1919年6月5日)中心     先锋   口号      中心     内容
主力     初步胜利北京学生上海工人罢课、罢工、罢市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三个卖国贼
3.拒绝和约签字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一、导火线二、经过与结果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影响?(作用、意义) 五四运动从学生罢课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从学生为先锋到工人阶级为主力,说明了什么?  说明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和知识分子的范围,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并在运动中起了决定作用。 有人说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你知道为什么吗?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提示:与辛亥革命作比较.新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理论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新的群众力量——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广泛群众性想一想思维拓展 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资本主义无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社会主义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表进步的知识分子、学生 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学生、工人阶级、商人等 封建专制制度,旧文学,旧道德 帝国主义、北洋军阀政府 思想解放运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创办报刊进行宣传、改革文学 创办报刊进行宣传,游行示威(罢课、罢工、罢市)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反过来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发展。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侧重于对制度层面的反思,也就是说想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但这行不通,因为民众的思想没有解放,没有先从民众的精神层面进行反思。而五四新文化运动重在对思想、精神层面的反思,唤醒了广大民众的民主和科学意识,工人阶级也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这就是进一步的觉醒。 为什么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阵地。陈独秀胡 适李大钊鲁迅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赛先生)“民主”“科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思想(民权、平等思想)
科学:指自然科学及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主要活动基地办学方针:“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蔡元培“思想自由”是让新思想能在北京大学得以传播;
“兼容并包”是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北京大学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自由、平等、独立封建纲常伦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