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0张PPT。第二次世界战争初期形势图法 国德 国意利大大西洋地中海苏联黑 海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基辅奥 地 利丹麦希 腊匈 牙 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 兰 “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希特勒《我的奋斗》希特勒《我的奋斗》书影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一、德国进攻苏联1.战前苏德关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当时保守秘密的一项条款中,双方同意,将来只要重新安排领土,苏联和德国就共同瓜分波兰,苏联在波罗的海各国将享有优势,并且在收回1918年丧失给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这个问题上,能够得到对方的承认。 ——引自帕尔默(美)《现代世界史》漫画《荒唐的伴侣》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占领波兰东部大部领土从芬兰割得一部分土地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并入苏联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比亚等地2.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积极作用:增加防御空间消极作用:大国沙文主义,有损社会主义国家声誉把苏联国界向西推进了150~400千米苏德战争初期形势图法 国德 国意利大大西洋地中海苏联黑 海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基辅奥 地 利丹麦希 腊匈 牙 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 兰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3.苏德战争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德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巴巴罗萨计划:? 德国法西斯闪击苏联的军事行动作战计划,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于1940年12月发布。 德军的战略企图是:集中大量兵力,以“闪击战”的方式,从数个方向实施迅猛突击,消灭西部前苏军主力,尔后向前苏联腹地长驱直入,攻占莫斯科、列宁格勒、顿巴斯等地,迅速击败前苏联,于1941年入冬前结束战争。 希特勒预估攻占苏联会有以下好处:苏联被击败后,解除动员的大量士兵便能补充德国产业界的劳工短缺现象。占领苏联将可以拥有大量的劳动力,将能大大改善德国在地缘战略上的处境。击败苏联将能进一步孤立大英帝国。德国的战争机器需要更多的石油,而只有在攻占苏联的巴库产油区后才能达成此目标……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苏德战争示意图战争初期,德军为什么能够势如破竹,迅速推进,而苏军则节节败退?⑴德军:准备充分,丰富现代化战争经验,采用闪电战术⑵苏联:①领导人对形势的估计错误②战略战术失误:对德国进攻估计错误,战备迟缓;③武器性能相对落后④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大肃反运动)祖国-母亲在召唤1941年秋季9月底。德国集中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和追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开始全面进攻莫斯科4.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红场上的阅兵式苏联红军在莫斯科近郊的反击 (1941年12月)莫斯科保卫战:其胜利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它粉碎了希特勒闪击速胜的企图,在二战中使德军第一次遭到重大失败,为战争形势的根本扭转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莫斯科保卫战期间的朱可夫莫斯科没有眼泪 ——母亲送儿子保卫莫斯科的苏联士兵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苏联:1、苏联军民万众一心,斗志昂扬; 2、指挥正确,防御得当; 3、苏军顽强抵抗……德国:(1)指挥失误; (2)属于侵略战争;(3)1941—1942年的冬季气候寒冷,德军战线过长,补给不足,消耗过大,战斗力锐减…… 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1、苏联军民同仇敌忾,誓死保卫祖国。2、红场阅兵式极大鼓舞了苏联军民胜利信心。3、俄罗斯严冬寒冷,德军缺乏御寒设备。影响对苏:对德:损失惨重,但顶住了德军的压力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从而加速了德国的失败整个战局:使二战进一步扩大,同时美英调整对苏政策,从而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二、日军偷袭珍珠港背景:日本将扩张的步伐迈向英美控制的东南亚地区; 为排除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对日本进行武力干预的可能经过: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20世纪40年代,欧洲战场的战争全面爆发,德意日三国法西斯结为轴心国。为了争霸世界,三国在缔结盟约时规定,德国将欧洲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将太平洋划分为自己的实力范围。因此,客观上讲,在争夺太平洋的过程中,美国便成为了日本最大的障碍。主观上讲,日本担心德国在消灭英国和苏联之后挥兵南下,侵犯自己的利益。同时,日本作为一个岛,资源匮乏,能源短缺成为其称霸世界的致命弱点。日本维持战争所需的石油和橡胶主要从美国进口,美国在日本深陷中国战场后采取了偏向中国的立场,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对日本实施禁运。这种情况下,如果日本不夺取东南亚的石油和橡胶产区,就必然走向失败。硝烟中的珍珠港珍珠港-西弗吉尼亚号和田纳西号珍珠港-被炸基地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戴高乐将军知道此事后高兴地说:“应作好解放法国的准备……” 希特勒对此大为恼怒。据希特勒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在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暴跳如雷,在场的人被吓得目瞪口呆。他在1939年9月曾向德国海军将领下达了严格的命令:“任何德国潜艇不准在大西洋攻击美国船队。”负责此次偷袭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说:“我恐怕我们将一个沉睡的巨人唤醒了,现在他充满了愤怒。”○ 珍珠港战争爆发后,为什么这些人有不同的反应?罗斯福在对日宣战书上签名 12月8日上午,罗斯福总统向国会紧急发表了历史性的讲演: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永远蒙受耻辱的日子,美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和空军的蓄意进攻……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我们的领土、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利益,正面临着严重的危险。美国对珍珠港事件的反应美国国内动员民众购买战争债券抗击日本○ 联系美国的地理位置,分析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为 什么奉行孤立主义。○ 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统计 日本共有约60艘船只参与珍珠港行动;损失:飞机29架,6艘袖珍潜艇,死伤人数不过百名。思考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战略指军事上指挥全局的计划和战略,战术是进行战斗的原则、手段和方法,是战略一部分,服从于战略。同意。说它是战术上的胜利: 是因为日本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说它是战略上的失误:(1)增强反法西斯力量。 是因为日综合国力不如美国,珍珠港事件把美国卷入了大战,加强了对手的力量,为日本法西斯失败埋下祸根。(2)推动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日本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扩张:——日本军国主义扩张达到顶峰日军占领东南亚对日:对美:整个战局:对亚太:战术上暂时取得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综合国力不如美国,为失败埋下祸根。损失重大,对日宣战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美国的加入)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影响1、德意日法西斯军队在战争初期力量上处于优势,且蓄谋已久。2、法西斯国家在进攻时往往倾注全力,且善于伪装,惯于搞突然袭击。3、大战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等国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苏联为了自身安全,避免卷入战争,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些都阻碍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便于法西斯国家各个击破。4、一些被侵略国家组织抵抗不力,战略战术落后。5、苏联等国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没有保持高度警惕,战前准备不充分,对德军进攻的时间规模和重点估计不足。 法西斯侵略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苏德战争爆发时,德苏军事力量对比⑴德军: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准备充分,且采用闪电战术⑵苏联:①领导人对形势的估计错误②战略战术失误:对德国进攻估计错误,战备迟缓;③武器性能相对落后④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资料1:1941年6月22日德苏边界的力量对比资料2:苏联大肃反运动从1934年底开始,约有70%的军长、60%的师长、50%的团长、20%~25%的其他军事人员遭清洗,共有25 000~35 000名红军指挥员,约占军官团的50%,遭到形式多样的清洗,许多人被送进集中营。大规模的恐怖镇压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障碍。由于成千上万的干部被镇压,生产在无组织状态下进行。1937年到1939年,苏联连续两年钢铁产量处于停滞状态。结合所学内容与下列材料,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失败的原因。资料3:德军闪电出击,苏军猝不及防。德军出动182个师(含19个装甲师、13个摩托化师)与20个旅,坦克和强击火炮约4 400辆,火炮和迫击炮4. 7万余门;空军作战飞机4 400架;海军作战舰艇192艘,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虽然苏联意识到德国迟早要进攻苏联(二战初期瓜分波兰就是为了建立缓冲地带),但是没想到德军会在这时进攻。资料4:为了隐蔽地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德国玩弄“海狮骗局”,以假乱真,声东击西,千方百计采取伪装和欺骗的手法,迷惑苏联。希特勒曾说:“要把进攻苏联造成历史上最大的骗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8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ppt 德军装甲部队重装出击 闪电入侵苏联.flv 美国:出乎意料 日本竟偷袭珍珠港.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