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标要求:
了解清代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壹:盛世紫禁——皇帝勤政乾纲独断
贰:经疆略土——现代中国版图奠定
叁:宸宇危急——盛世之末危机初显
盛世紫禁
——皇帝勤政乾纲独断
乾隆
爱新觉罗·弘历
(1735-1795)
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
(1661-1722)
雍正
爱新觉罗·胤禛
(1722-1735)
康乾盛世
何谓康乾盛世?
壹:盛世紫禁——皇帝勤政乾纲独断
1.康乾盛世
是怎么表现得?
九子夺嫡
秘密立储制
雍正读书像
材料一: 1718年, 年过六旬的清朝康熙帝在谈话中抱怨说:“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bo)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
材料二:宪皇(雍正)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清)爱新觉罗· 昭梿
康熙和雍正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辛苦劳累、政务繁忙
壹:盛世紫禁——皇帝勤政乾纲独断
1.康乾盛世
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
雍正帝批阅过的奏折
提高效率
信息独享
壹:盛世紫禁——皇帝勤政乾纲独断
2.君主专制的发展——奏折制度
作用:
便于获取信息
提高决策效率
强化官僚管控
机密、迅速
康熙要求具折上奏的臣子:
“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若有人知,尔即招祸矣。”
“但有所闻,即亲手书折奏闻才好。”
——故宫博物院《李煦奏折》
清代奏折匣子
壹:盛世紫禁——皇帝勤政乾纲独断
2.君主专制的发展——奏折制度
特点:
强化君主专制
军机大臣
内阁
皇帝
办理一般事务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过程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康熙)
军机处(雍正)
军机处外景
壹:盛世紫禁——皇帝勤政乾纲独断
2.君主专制的发展——
性质
设立
职责
中枢秘书机构
雍正时,为处理西北军务,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
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的事务
军机处
军机处结构简练,只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两层,每日奏折多者五六十件,年终十二月二十五日为末一日,奏折多至百余件者,皆于当天办完,没有耽搁过一日者。紧急事当日交下,随撰随进;军机值庐,不准任何人窥探打听。
——赵奇《军机处——清王朝中央秘书处》
材料反映军机处有什么特点?
简、速、密
壹:盛世紫禁——皇帝勤政乾纲独断
2.君主专制的发展——军机处
军机处
“清代既是征服王朝,又是继承明代的专制王朝,双重严峻的特性使清代成为中国最专制的一个朝代,臣子不再是国家的公务员,而是皇帝的奴隶”。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衰》
位极人臣的“奴才”
专制皇权到达顶峰
壹:盛世紫禁——皇帝勤政乾纲独断
跪受笔录
2.君主专制的发展——军机处
君主专制发展达到顶峰
壹:盛世紫禁——皇帝勤政乾纲独断
奏折制度
军机处
愿以一人治天下
军机处外景
雍正帝批阅过的奏折
清朝沈德潜写诗咏牡丹“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乾隆帝认为其影射攻击清廷,下令开棺戮尸。
——人民版必修一《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严密控制思想文化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龚自珍《己亥杂诗》
思想界:安于平庸、埋首书册、逃避现实
壹:盛世紫禁——皇帝勤政乾纲独断
2.君主专制的发展——文字狱
经疆略土
——现代中国版图奠定
葱 岭
巴尔喀什湖
巴勒喀什池
西 伯 利 亚




库页岛



台湾岛
钓鱼岛
赤尾屿
东沙
南 海











西 藏
新 疆
乌里雅苏台








黑 龙 江


盛京












广

广
西











西





西

西











中俄《尼布楚条约》
待议地区

京师
伊犁
喇萨
贰:经疆略土——现代中国版图奠定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领土
葱 岭
巴尔喀什湖
巴勒喀什池
西 伯 利 亚




库页岛



台湾岛
钓鱼岛
赤尾屿
东沙
南 海











西 藏
新 疆
乌里雅苏台








黑 龙 江


盛京












广

广
西











西





西

西











中俄《尼布楚条约》
待议地区

京师
伊犁
喇萨
贰:经疆略土——现代中国版图奠定
《尼布楚条约》是按照当时西方国家的国际法来缔结的,作为签约国的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这一国号,表明清朝维护和行使的是中国的主权,《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近代化性质的边界条约。
葱 岭
巴尔喀什湖
巴勒喀什池
西 伯 利 亚




库页岛



台湾岛
钓鱼岛
赤尾屿
东沙
南 海











西 藏
新 疆
乌里雅苏台








黑 龙 江


盛京












广

广
西











西





西

西











中俄《尼布楚条约》
待议地区

京师
伊犁
喇萨
贰:经疆略土——现代中国版图奠定
葱 岭
巴尔喀什湖
巴勒喀什池
西 伯 利 亚




库页岛



台湾岛
钓鱼岛
赤尾屿
东沙
南 海











西 藏
新 疆
乌里雅苏台







黑 龙 江


盛京












广

广
西











西





西

西











中俄《尼布楚条约》
待议地区

京师
伊犁
喇萨
贰:经疆略土——现代中国版图奠定
葱 岭
巴尔喀什湖
巴勒喀什池
西 伯 利 亚




库页岛



台湾岛
钓鱼岛
赤尾屿
东沙
南 海











西 藏
新 疆
乌里雅苏台








黑 龙 江


盛京












广

广
西











西





西

西











中俄《尼布楚条约》
待议地区

京师
伊犁
喇萨
贰:经疆略土——现代中国版图奠定
西北达巴勒喀什池
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北接西伯利亚
西跨葱岭
南至南海诸岛
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西南到喜马拉雅山脉
贰:经疆略土——现代中国版图奠定
1820年清朝疆域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方今国家全盛,府库充盈
觐光扬烈,继祖宗未经之宏规;轹古凌今,觐史册罕逢之盛世。
乾隆
户部右侍郎于敏中
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一旦一个没有才能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宸宇危急
——盛世之末危机初显
材料一: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康乾盛世之下存在着哪些危机?
人口急剧增长、
资源危机、
叁:宸宇危急——盛世之末危机初显
农民起义、
材料二:清朝的衰机,可说是起于乾隆之世的。高宗性本奢侈,在位时六次南巡,耗费无艺。中岁后又任用和珅,贪渎为古今所无。官吏都不得不剥民以奉之,上司诛求于下属,下属虐取于人民。于是吏治大坏......
——吕思勉《中国通史》
政治腐败、
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危机
叁:宸宇危急——盛世之末危机初显
一条鞭法
(明朝后期)
把田赋、徭役和杂税合一,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少收税。
摊丁入亩
(清朝)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人头税。
为何康雍乾时期人口会增长
如此之快呢?
1.社会安定;
2.农业的发展;
3.税收政策的调整。
清朝人口数量统计表 年份 《清实录》人口数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2010万
乾隆六年(1741年) 1.4亿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3亿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3.5亿
道光二十年(1840年) 4.1亿
农民起义
叁:宸宇危急——盛世之末危机初显
乾隆末年、嘉庆初年震动全国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可以看作人口压力与社会危机的一个标志……这场斗争……持续九年,蔓延湖北、陕西、四川、河南、甘肃五省……清朝政府调动了十六个省的军队,耗费军费2亿两白银,才把它平定下去……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白莲教起义
违背潮流的外交政策
清朝闭关自守:
①广州一处通商
②十三行商代管
③约束中外商民交往
限定居住、商馆体制
④禁止民船出海贸易
西方列强叩关:
①扩大对华贸易;
②开拓中国市场;
叁:宸宇危急——盛世之末危机初显
清朝严格限制外商在华活动及其交往,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严厉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清王朝如何反应?
违背潮流的外交政策——
昨据尔使臣以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为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天朝统驭万国,一视同仁,若俱纷纷效尤,岂能曲徇所请?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详加开导,遣令回国。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敕马戛尔尼谕》
英国诉求更改中英贸易体制,清朝予以拒绝
理由1:自给自足
理由2:通商是天朝恩赐
理由3 :英国要求过分,对他国不公平,增加清朝负担
理由4:英国不熟悉朝贡体制
叁:宸宇危急——盛世之末危机初显
马戛尔尼访华事件(1793)
清军入关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尼布楚条约》
《权利法案》
设立
军机处
一口通商
删销焚毁书籍
马嘎尔尼访华
出版
《论法的精神》
发表《独立宣言》万能蒸汽机应用
法国大革命爆发华盛顿宣誓就职
1644
1640
1689
1729
1748
1757
1776
1789
1793
落日余晖
我们说康乾时代“为前代所不及,这就是历史的纵向比较而言的。……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
——戴逸《论乾隆》
叁:宸宇危急——盛世之末危机初显
大清帝国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欧美国家
资本主义制度
叁:宸宇危急——盛世之末危机初显
政治
经济
思想
对外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八股取士、钳制思想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启蒙运动、解放思想
资本主义经济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盛世紫禁——
皇帝勤政乾纲独断
奏折制度
设立军机处
“文字狱”
收复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等
反击沙俄:《尼布楚条约》等
巩固西北边疆: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等
管辖西藏:册封等
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农民起义、政治腐败
固步自封终致落日余晖
经疆略土——
现代中国版图奠定
宸宇危急——
盛世之末危机初显
课堂小结
君主专制到达顶峰
1.清末某官员曾如此评价该机构,自设置以来“名臣贤相不胜指屈, 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由此推断该机构是 ( )
A. 内阁
B. 军机处
C. 议政王大臣会议
D. 总理衙门
B
当堂演练
2.右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 )
A.清朝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康乾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清朝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
D
当堂演练
3.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影响有( )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发展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D
当堂演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