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序章 走近科学 复习学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
【填一填】
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发 现问题、提 出问题;建立猜想和 假;收 证 据、检 验 假 ;得出结论、作出解 释。
实验四大原则:①单一变 量原则:是指其他因素(无关变量)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实验变量,即自变量),然后观察这个实验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等量原则指保持无关变量不变时使相关变量保持一致)
②对 照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③重 复原则:使用多个样本、进行多次实验,可以排除偶然因素,减小实验误差。
④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决策活动必须在决策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遵循科学决策的程序,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来进行决策的决策行为准则。
【练一练】
1.某校为了方便学生饮水,在各楼层安装了直饮水机。小明第一次在教学楼使用直饮水机时,观察到机器上显示的温度是100℃,而从水嘴上接水后的杯子却不怎么烫手,为了确定水温到底有多高,他用嘴轻轻地尝了一下,发现水温只比体温稍高。若把这一过程看作是科学究,那么小明“用嘴轻轻地尝了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和证据 D.制定探究计划
2.秋天是吃螃蟹的最好季节,我们在购买螃蟹时,往往看蟹壳、肚脐和螫足来挑选优质的螃蟹,这里“看蟹壳、肚脐和螫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得出结论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
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
4.如下图一所示,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王飞同学发现蝗虫在休息时,胸腹部总是不停地收缩和舒张,王飞想:蝗虫的呼吸器官难道集中在胸腹部吗。于是,他进行了下列探究:
第一步:在草地上抓了6只生理状况相似的蝗虫,随机平分为甲、乙两组。
第二步:取6支相同规格的试管,装满水,分成两组。
第三步:将甲组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乙组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在水中(如图二所示)。
第四步:观察现象,记录蝗虫死亡的时间。请分析以上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王飞的假设是 。
(2)为什么王飞每组用3只蝗虫进行实验而不是1只 答: 。
(3)王飞实验中所用蝗虫为什么要生理状况相似,试管的规格要相同 答: 。
(4)若发现到 的现象,则可以证明王飞的实验假设成立。
【提升】科学家为了研究链霉素对某些细菌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取两个培养皿盛上适于细菌生存的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在A培养皿的一侧接种链霉菌,在远离链霉菌接种线条一侧的三点上分别接种大肠肝菌、结核杆菌、肺炎链球菌;在B培养皿中不接种链霉菌,其他相同于A培养皿。将A、B培养皿同时放在25°℃的环境中培养,七天后,三种细菌在A、B培养皿中生存情况不相同,结果见图。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说,培养基中必须有有机物,以保证细菌生长的需要
B.产生链霉菌素的链霉菌是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C.在接种前要高温消毒,是为了消除培养皿中原有细菌对实验的影响
D.实验结果表明链霉菌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弱
【二 长度的测量】(一般只有长度的题目需要估读,其他质量、温度不需要估读)
【填一填】
1、认识刻度尺:①零刻度线 ②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
③最小刻度值(又叫分 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一定要估读)
④记正确:记录数值=准确 值+估计 值+单 位(无单位 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
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 长度。
★误差永远无法被消除,只能接近,但错误可以被消除!。可以用多次量求 均值的方法减小由于估计不准确造成的误差。
钢尺由于热胀冷缩,夏天测会偏小 ,冬天测会偏大 ;测量跳远皮尺拉得太紧,测量结果会偏小 ,太松会偏大 ;积累法测量铜丝直径时,缠绕过松会导致结果偏大 ,缠绕重叠会导致结果偏小 ;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①积累取平均值法: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铁细的直径等。(注意:页数和张数的区别,页数=张数× )
②滚轮法:长度=周长×圈数。 ③化曲为直法(软线) ④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练一练】
☆单位换算:0.0036m=( )nm 670μm= dm 1.5×105mm= km 3×107nm= cm
☆写出各测量结果的分度值:83.00cm为 123.4mm为 6789mm为
某同学先后5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4厘米、1.73厘米、1.74厘米、1.72厘米、1.93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
A . 1.7325 厘米 B . 1.73厘米 C . 1.77厘米 D.1 .772厘米
如图所示为小科同学测量一元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5.如图所示为A、B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A、B的
测量结果分别为( )
A.刻度尺A:3.80 cm,刻度尺B: 3.80 cm B.刻度尺A: 3.80 cm,刻度尺B:2.8 cm
C.刻度尺A:2.80 cm,刻度尺B: 2.80 cm D.刻度尺A:2.80 cm,刻度尺B:2.8 cm
6.要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把—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的左盘上认真测量 B.测一枚大头针和一个小铁块的总质量,然后减去铁块的质量
C.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再除以100 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提升】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5C时测得的长度为L,在30℃时测得的长度为L。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B.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C.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三 温度的测量】
【填一填】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 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它的规定是:把冰水混 合 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 点规定为100℃
2、原理:液体的热 胀冷 缩的性质。温度上升时,温度计内液体的( )增大(选“密度”,“体积”,“质量”)
3、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①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 和最小 刻度 。
②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接触容器壁 和底 部)
③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示数稳 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继续留在待测液体中,不 能拿开读数(填“能”或“不能”),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④记录读数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20℃读作:零下二十摄 氏度或 负二十摄氏。
4.体温计的量程:35℃-42 ℃,最小刻度:0。 1℃
特点:玻璃泡上方有很细的玻璃弯管,叫做缩 口,用前需 甩, 离开人体读数(填“能”或“不能”)。
★如果不甩就去测量,结果只升不降。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
5.想要温度计变得更灵敏,方法:(1) ;(2) 。
【练一练】
1.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C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 )
A.只有第一、二次正确 B.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一定错误
C.只有第一、三次正确 D.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2.有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厘米,将它插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在某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17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
A . 60℃ B . 65℃ C . 50℃ D. 40℃
3.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它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工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点的刻度值应该小于A点的刻度值如果 B.点为室温刻度值,则A点可能为0
C.液柱上升,表明气体缩小,此时气温上升 D.液柱下降,表明液体缩小,此时气温下降
4.小明尝试自制一支温度计(如图甲)。烧瓶中装有空气,装置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小明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依次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为A和B(如图乙)。
(1)读出刻度尺所测AB段长度为 厘米。
(2)利用该温度计测室内温度,液柱右侧刚好移到C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 .
【提升】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温度(℃)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上面的数值要_____。(选填“大”“小”或“无法确定”)
③若对应的水柱高为40.3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大约是______。
若要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有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一支刻度不准确但刻度线均匀的温度计甲,把它与一支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20C℃时,甲的示数为15℃;当乙的示数为80℃时,甲的示数为95℃。问: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使甲与乙的示数正好相同 如果存在,那么该温度是多少 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四 质量的测量】
【填一填】
1.质量是物体所含物 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位置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把东西送去外太空,送出银河系,质量也不会变化)
2.托盘天平时要注意以下事项:①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调平: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哪边轻,螺母往哪边),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③称量:量时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由大到小的加减砝码(左物右码),再调节游码(用镊子)在标尺上的位置,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直至天平恢复平衡。(游码相当于一个可自定义大小的砝码)
④读数:被测物质量=所用砝 码总质量+游 码指示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最小刻度值;读游码左侧所指的刻度值);
⑤称量完毕整理天平,及时用镊子将砝码放回到砝码盒内。
★不同的错误导致偏大偏小的问题:①游码未归零导致偏大 ;②砝码和物体放反了,若不移动游码,则不 变;若移动了游码,则偏大 ;③砝码生锈导致偏大 ;④砝码磨损导致偏大 ;
注意点:①称量过程中,绝对不可以调平衡螺母,平衡螺母只能在初始调平时移动。
②潮湿或腐蚀性物体需要在两侧放上大小质量相等的两个烧杯,粉末类物品则是两侧放相同的小烧 杯。
③测量未知物体质量,先放物体,再放砝码游码直至平衡;称量固定量物体(如几克食盐),先放砝码游码,再加物体直至平衡;
④测量液体质量的测量:先称出空烧杯质量,再把液体加入烧杯,称出总质量,用总质量减去空烧杯质量就是液体质量。
⑤测量单个小零件/大头针的质量:先测100个总质量,再除以100。(累计法)
测量一堆零件的数目时:先用累计法测出零件单个的质量m,再称量所有零件的总质量M,数目=M/m.
【练一练】
小宁使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
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
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_________。
(3)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标尺上的游码位置,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
(4)砝码中有因长久使用而磨损的,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测量值。
2.一位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对天平进行调节,由于疏忽,当游码还位于0.6克位置时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间的红线,然后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待测量完后发现,托盘上有20g砝码2个、5g砝码1个,而游码所对刻度为0.4g,则被测物体实际质量为( )
A. 45.4g B.45.2g C. 44.8克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3.(2021·镇海)小思用一架天平测物体质量,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但平衡螺母生锈无法转动,于是小思将一枚一角硬币放在右盘,此时天平平衡,接下去小思开始称量物体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总质量为54g,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 )
A.等于54g B.大于54g C.小于54g D.无法判断
9.如图是小军在做“测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实验,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正确的
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__(写字母);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用天平测空烧杯的质量
c.算出杯中盐水的质量 d.把盐水倒入空的烧杯中
(2)在称量过程中,当在右盘再放上质量最小的砝码时,发现天平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
(3)已知烧杯的质量为30克,在称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过程中,当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乙图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克。
10 . 小思外出游玩时捡到—块鹅卵石,她对该鹅卵石的质量进行了测量。
(1)甲图是小思同学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她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3)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丙所示,接下来小思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4)最终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该鹅卵石的质量是______g;
(5)小科家里腌制食品时需要38g食盐,他也利用天平进行量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一张相同的纸片,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调零
③在天平的左盘中缓慢加入食盐
④在天平的右盘中加入35g砝码,并将游码调至示数为3g处⑤使天平再次平衡,完成食盐量取。
上述操作中你认为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五 物质、能量、信息】
【填一填】
A.锡块制成锡纸 B.牛奶变酸 C.植物光合作用 D.生物呼吸作用 E.食盐溶解 F. 蜡烛融化 G.用酒精对手消毒 H.活性炭吸附有毒物质 I.浓盐酸发生挥发 J.镁带燃烧 K.食物中毒 L.灯泡通电发光 M.铁制品生锈 N.烧制瓷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
a.亚硝酸钠溶于水呈碱性 b.木头可以燃烧 c.金属容易生锈 d.不锈钢可以用作烧水壶 e.氧气无色无味 f.浓硫酸能腐蚀 g.氧气微溶于水 h.铝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气泡 i.农药有毒 j.水银常温是液态 k.金是黄色的 l.金刚石可以用作切割 m.同样体积的金属比塑料重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①热能(内能) ②太阳能 ③机械能(动能) ④电能 ⑤声能 ⑥化学能 ⑦形变的能(弹性势能) ⑧光能
⑨重力势能
站在高楼的人具有: 飞驰的汽车具有: 拉长的皮筋具有: 超声波具有:
吃的食物里具有: 燃烧的蜡烛具有有: 蓄电池里储存的是: 燃料里具有:
蜡烛燃烧: → 拉弓射箭: → 爬高楼: → 高处跳下: →
蓄电池放电: → 电灯点亮: → 太阳能热水器: → 水力发电: →
风力发电: → 声控玩具跳舞: → 光合作用: → 摩擦生热: →
★一切物体都有能量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