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练习A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练习A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练习A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1. 对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D.设置厂卫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2. 下列古代政治制度开始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
①郡县制 ②禅让制 ③科举制 ④厂卫制度 ⑤行省制度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③②①⑤④
3. 明朝建立是在 ( )
A.13世纪60年代 B.13世纪80年代
C.14世纪60年代 D.14世纪80年代
4. 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
①废除丞相 ②设立锦衣卫 ③设东厂 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5. 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明日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被斩首,这种做法被人们称为( )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禁锢思想 D文字狱
6.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图1(汉)坐而论道 图2(宋)站议时政 图3(清)跪受笔录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7. 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求》、《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
A.浅议“焚书坑德”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8.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9. 17 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
10.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执政之府”是( )
A.市舶司 B.中书省 C.锦衣卫 D.军机处
11.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台湾回归祖国清军进入台湾后,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当时台湾府是隶属于( )
A.浙江省 B.江苏省 C.福建省 D.广东省
1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是( )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左宗棠 D.文天祥
13. 有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里称颂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渥巴锡 C.郑成功 D.林则徐
14. 一学习小组开展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其收集的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 )
A.戚继光抗倭 B.岳飞抗金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15. .下列史实,属于清朝康熙帝“抗击侵略,维护主权”的是( )
A.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B.反击沙俄入侵,两次收复雅克萨
C.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D.平定准噶尔贵族势力的叛乱
16. 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能够有力证明这一点的有( )
①唐朝时设置西域都护府
②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
③清朝时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④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17. 奠定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版图的朝代是 ( )
A 秦朝 B 唐朝 C元朝 D 清朝
18. 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设立西域都护 B.设置驻藏大臣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派遣郑成功收复台湾
19. 电影《东归英雄》讲述了清朝时期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这支少数民族是 ( )
A.匈奴 B.土尔扈特部 C.回族 D.吐蕃
20. 为加强中央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清政府 ( )
A.修建避暑山庄 B.修筑长城 C.迁都北京 D.设立军机处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 后世人嘲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4分)
(2)造成材料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6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人之之,一涉策,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
材料二
19世纪初,清政府放宽文网后,许多知识分子仍心有余悸,如龚自珍所说“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某。”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什么政策?采用这种政策的分别是谁?(4分)
(2)结合材料说明这种政策对当时的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6分)
23.材料: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统一后的2000多年,中国的统一时间,大约占70%,分裂的时间约30%。……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的贡献说明,中华民族不是由汉族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元朝和清朝分别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的贡献说明了什么?(6分)
(2)“中华民族”这个名称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民族认同。今天,各民族认同中华文化对促进民族团结有何意义?(4分)
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总的看来,科举制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千三百多年的中国历史上,始终具有选拔人才和控制人才的功能,只不过二者在不同的时期发挥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唐宋时期科举考试确实为社会选拔了一大批国家的栋梁之才。……随着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控制功能的日益突显,选拔人才的功能相对减弱,最终科举考试也就因此失去了选拔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功用而走向了穷途末路。
——葛剑雄主编《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
材料二 (中国)如今被那些世界魔王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俄、法、德等强国,看得眼红了,谁都想蚕食鲸吞起来。……不就是害在那班帝王,只顾一时的安稳,不顾万世的祸害,造出“科名”(科举)二字,把全国人民的心都蒙了……凭着人欲杀欲割,一味不疼不痒了。
——曾朴《孽海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在唐宋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的主要功能。其中所述的“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明清时期在政治上突出的表现有哪些?明清科举制与隋唐相比,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说明清末科举制走向尽头的原因。(6分)
(2)概括《孽海花》对科举制的看法。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其看法的认识。(4分)
25. 2012年,某些周边国家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在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1分)戚继光为实现这一愿望作出了哪些努力?(2分)
⑵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1分)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1分)
⑶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1分)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2分)
⑷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2分)
26. (1)班同学举行“你心目中最伟大的古代英雄人物”的评选活动,结果下面人物得票数依次名列前三。据此回答问题。
       
     郑成功         戚继光       文天祥
(1)郑成功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2)在评选活动中,戚继光得票数位列第二,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如果你正在参加此次活动,让你再推选一位古代英雄人物,你会把票投给谁?说说你的理由。(4分)
第五单元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练习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 1)
(2)
22.(1)
(2)
23.(1)
(2)
24. (1)
(2)
25.⑴



26.(1)
(2)
(3)
第五单元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练习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D D D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B B B D C B A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 1)说明了明朝以后很多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
  (2)明政府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22.(1)文字狱,康熙、雍正 、乾隆
(2)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3.(1)蒙古族,满族;(4分)中华民族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2分)
(2)只有在文化上认同,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2分)同时,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亲和力,使各族人民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2分)
24. (1)功能:唐宋时期,选拔人才的功能为主。(2 分)
表现:明朝废除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2分)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的选拔人才功能减弱,控制功能增强。(1分)
原因:科举制失去了选拔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功用。(1分)
(2)看法:《孽海花》认为科举制麻痹了全国人民,是近代中国遭受侵略而无力抵抗的原因。(2分)
认识:《孽海花》的这一观点是片面的。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2分)
25.⑴祖国边疆(海疆)安宁(1分)抗击倭寇(其它答案如与俞大猷配合,荡平沿海地区的倭寇等言之成理亦可酌情计分,共2分)
⑵荷兰(1分)澎湖巡检司(1分)
⑶沙俄或俄国( 1分)派清军进攻雅克萨或发动雅克萨之战。(如只答签署《尼布楚条约》计1分。共2分)
⑷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是杰出的民族英雄。(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计分,2分)
26.(1)从荷兰殖民者的手中收复了台湾;(2分)
(2)领导了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对肃清沿海倭患作出了重要贡献;(4分)
(3)开放性题,只要不与上面三们人物重复,符合题意即可。(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