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56个民族同传国旗新知导入:分享:56个民族同传国旗有何意义?表明了什么?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7.1 促进民族团结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欣赏图片,增强爱国之情,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2.通过学习,理解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知道党和政府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做法,树立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光荣义务的思想观念;3.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懂得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言行作斗争。学习导航:1.我国的民族概况及分布格局是什么?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什么?3.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4.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5.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地区发展?6.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7.少数民族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一、民族大家庭1.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55)2.哪个民族人口最多?哪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3.你知道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哪个省吗?(汉族, 壮族)(云南省)5.我国56个民族总称为什么民族?中华民族4.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自治区?(5个)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唱一首歌“我爱你中国”思考:56个民族同唱“我爱你中国”,说明了什么? 在我国这个团结统一其乐融融的多民族大家庭里,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1.96%。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有9056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4%。 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未间断,最终形成了今天我国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住”的分布格局。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思考: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呢?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的组成)②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未间断,最终形成了今天我国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分布格局)③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各族人民的关系)1.我国的民族概况及分布格局是什么?①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代表,56个民族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②2023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专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总书记指出,要扭住工作总目标,把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③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各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结合教材,谈谈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什么?注意:1.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 2.民族平等≠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3.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照顾≠违背了民族平等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前提≠高度自治≠完全自治≠独立自治地方人大、人民政府≠居住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基本政治制度):注意:民族自治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区别于港、澳、台的高度自治!我国先后共建立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什么?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民族关系: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课堂笔记 2、如何理解民族平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思考:从古至今,为什么我们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3.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③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p96)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积极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与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言行作斗争。4.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二、家和万事兴分享: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获得了怎样的发展?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地区发展?56个民族同唱这首歌——领航5.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地区发展?①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②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③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①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④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①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口支援6.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措施:意义:缩小差距,促进共同繁荣②民生方面: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6.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③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6.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④政治方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积极推进新型民族关系。6.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①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②民生方面: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③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④政治方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积极推进新型民族关系。6.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7.少数民族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力保障;③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方针;⑤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⑥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团结奋斗等。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民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祖国才能繁荣发展。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大家庭家和万事兴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什么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经济方面:民生方面:文化方面:政治方面: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措施1 .西双版纳,是我国唯一的傣族自治州。70年来,从建设第一条公路、第一家银行……到如今拥有机场、铁路……昔日的“瘴疠之地”变成了发展乐土。这得益于我国始终坚持(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消除民族差异,实现民族融合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B作业设计:2.各族人民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下列事件能直接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长沙香山旅游峰会隆重开幕B.国家给某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营养餐C天心区北塘经济联合社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D.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与新疆吐鲁番市西门村结对共建D3.国家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一批批医疗人员接力进藏,为雪域高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并培养大批医疗骨干,带动了西藏医疗水平提升。这有助于(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提升西藏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③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平均化④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4.2023年4月12日,云南德宏数万名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互送“祝福”,欢度泼水节。消防员们还热情邀请市民进院内取水补充“弹药”。这有利于(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团结②消除各区域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差异③落实“一国两制”,促进港澳地区繁荣稳定④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6个民族同传国旗.mp4 56个民族同唱这首歌——领航.mp4 7.1促进民族团结.pptx 同唱一首歌“我爱你中国”.mp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mp4 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