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演讲与口才》(第3版)课程教案课 题:基础篇—口才的施展及训练教学目的:1.能很好的使用口语来提高自己的口才。2.能很好的讲普通话。课 型:新授课课 时:本章安排4个课时。教学重点:重点:如何使自己具备口才 教学难点:难点:普通话训练有哪些方法 在不同的文体中如何应用普通话 教学过程: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作业处理:完成每课后的学以致用。板书设计:本课标题 绪论 课次 2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安排 4学分 共4分授课对象 院系、专业:公共课程 任课教师教材及参考资料 1.《演讲与口才》(第3版),主编:江彩、莫秀虹、程逊;人民邮电出版社。 2.本教材配套视频教程及学习检查等资源。 3.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开篇寄语 参考以下形式: 1.衔接导入 2.悬念导入 3.情景导入 4.激疑导入 5.演示导入 6.实例导入 7.其他形式基础篇基本知识汇总 第一课 口才施展的基础 应知导航 (1) 口语与口才有何不同 (2) 交际中口语有何特点 (3) 如何使自己具备口才 一、口语的基本知识 (一) 口语的含义 “口语” 就是口头使用的语言。口头语言是运用语言表情达意,通过口耳进行交际的语言形式。口语表达以话语、 音调、 声频为媒介传递信息,说者与听者可以通过互动进行角色互换,实现双方思想、 感情的直接沟通。 (二) 口语的基本要素 口语的基本要素即语音。 (三) 口语表达的要求 (1) 清晰;(2) 流畅;(3) 响亮;(4) 口语化。 (四) 口语表达的基本形式 (1) 常用口语;(2) 艺术口语。 (五) 口语表达的特点 (1) 同步性;(2) 简散性;(3) 暂留性;(4) 临场性;(5) 综合性。 二、 科学的口语训练 (一) 口语训练的基本要求 (二) 口语训练的基本原则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三) 口语训练的实用方法 1.实用口语训练方法之一:速读法 2.实用口语训练方法之二:背诵法 3.实用口语训练方法之三:练声法 4.实用口语训练方法之四:复述法 5.实用口语训练方法之五:模仿法 (1) 模仿特定的人;(2) 专题模仿;(3) 随时模仿。 6.实用口语训练方法之六:描述法 7.实用口语训练方法之七:角色扮演法 (1) 选一篇有情节、有人物的小说、戏剧为材料; (2) 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分析,特别要分析人物的语言特点;(3) 练习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以此培养自己的语言适应力。 三、 口语表达技巧 (一) 重音运用 ①语法重音:按句子的语法规律重读的音;②逻辑重音:根据演讲说话的内容和重点自己确定重读的音;③感情重音:根据表达强烈的感情或细微的心理来安排重读的音。 (二) 停连掌握技巧 (1) 语法停顿,又叫自然停顿;(2) 逻辑停顿, 是为突出强调某一语意而做的停顿;(3) 感情停顿,又叫心理停顿;(4) 特殊停顿,为加强某种特殊效果或满足某种需要所做的停顿。 (三) 节奏变化技巧 慢节奏:叙述一件事情,描写一处景物,表现一次迟缓的行动;表现平稳、沉郁、失望、悲哀情绪时宜用慢节奏。快节奏:表现情绪紧张、热烈、欢快、兴奋、慌乱、 惊惧、愤怒、反抗、驳斥、申辩时宜用快节奏。 节奏调度的几个原则:①感情原则;②语境原则,即根据语言的环境调整; ③内容原则,即根据内容调整。 节奏美的体现方式:①步韵;②对应;③排比句;④复沓;⑤层递;⑥联珠和回环。 (四) 语气的控制技巧 1.语气的感彩 2.语调的基本类型 语调一般分为4类: 平直调、上扬调、曲折调、下降调。 四、培养会说话的素质 (一) 口才的内涵 (二) 培养道德素质 (三) 培养知识素养 五、提高口语能力的基本途径 (一) 做一个好听众 1.倾听的好处 2.阻碍倾听的障碍 3.倾听的技巧 (二) 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1.在演说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2.克服心理障碍的调节方法 (三) 懂得恰当的说话原则 1.看对象说话 2.看身份说话 3.看场合说话 (四) 优化语言表达的思维方法 1.科学的思维方法 (1) 逆向思维法;(2) 追本溯源思维法;(3) 框架式思维。 2.科学思维的训练方法 (1) 思维转换成言语;(2) 训练思维的条理性;(3) 训练思维的广阔性;(4) 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五) 善于应变与诙谐幽默 (六) 重视身体语言的训练 1.身体语言的作用 2.运用身体语言的基本要求 (七) 塑造悦耳的声音 1.科学的运气发声方法 (1) 进行气息深 (吸得深)、匀 (呼得匀)、通 (气通畅)、活 (用灵活),稳定、持久、自如的基本功训练;(2) 进行口腔控制打 (打开牙关)、提 (提起颧肌)、挺 (挺起软腭)、放 (放松下巴) 和吐字归音字头 (要叼住、弹出)、字腹 (要拉开、立起)、字尾 (要归音、到位) “枣核型” 的基本功训练;(3) 进行声音纯正朴实、明朗大方、圆润集中、刚柔并济、纵收自如、色彩丰富、感染力强、优美动听的基本功训练;(4) 进行用气发声状态积极、松弛、集中的基本功训练。 2. 科学的气息控制训练 (1) 吸气训练;(2) 呼气训练。 学以致用 (1) 口语训练有哪些方法 (2) 什么是口才 施展口才应具备哪些素质 (3) 提高口才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第二课 普通话及其训练 应知导航 (1) 推广普通话有何重要性 (2) 普通话训练有哪些方法 (3) 在不同的文体中如何应用普通话 一、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 二、普通话的基本训练 (一) 声母 1.声母分类 2.声母发音中的难点辨析 (1) 声母难点辨析:zh,ch,sh与z,c,s;(2) 声母难点辨析:n与l; (3) 声母难点辨析:f与h; (4) 声母难点辨析:zh,ch,sh与j,q,x。 (二) 韵母 1.单韵母 (1) 单韵母发音中的i与 ü;(2) 单韵母发音中的 e与o。 2.复韵母 (1) ai和ei的区分;(2) ao和 ou的区分;(3) ia和ie的区分;(4) ie和 üe的区分;(5) ua和uo,o的区分;(6) iao和 iou (iou 前加辅音声母时写成iu) 的区分;(7) uai和uei (uei前加辅音声母时写成ui) 的区分。 3.鼻韵母 (1) an,ang对比辨音练习;(2) ian,iang对比辨音练习;(3) uan,uang对比辨音练习;(4) en,eng对比辨音练习;(4) en,eng对比辨音练习;(5) in,ing对比辨音练习。 (三) 声调 1.阴平 2.阳平 3.上 (shǎng) 声 4.去声 三、普通话的语流音变 (一) 什么是语流音变 (二) 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 1.变调 (1) 上声的变调规律;(2) “一” 的变调规律;(3) “不” 的变调规律。 2.轻声 (1) 轻声的作用;(2) 轻声的使用规律;(3) 慎用轻声。 3.儿化 (1) 儿化的作用; (2) 儿化的发音规律。 4. 语气词 “啊” 的音变 四、普通话的读诵技巧 (一) 做好读诵的准备 1.针对字词进行准备 (1) 多音字;(2) 相近字。 2.针对篇章进行准备 (1) 理解作品的主题;(2) 设计读诵的方案。 (二) 读诵的技巧训练 1.停顿 (1) 标点符号停顿;(2) 语法停顿;(3) 感情停顿。 2.重音 (1) 语法重音;(2) 逻辑重音。 3.语速 4.语调 (1) 高升调;(2) 降抑调;(3) 平直调;(4) 曲折调。 (三) 不同文体的读诵特点 1.诗歌的读诵 (1) 为诗歌注入情感;(2) 把握诗歌的音乐美。 2.小说的读诵 (1) 突出人物个性;(2) 表现情节的起伏变化;(3) 区别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 3.议论文的读诵 (1) 抓住文章论点;(2) 分清层次结构;(3) 语气态度要肯定。 学以致用 (1) 如何说好普通话 (2) 普通话有哪些读诵技巧 (3) 以下面这首诗歌(课本P40)为例,进行发音训练,特别要注意吐字及音色训练。 1.教学以学生学习教材的基本内容为主,系统全面地学习口才的施展及训练的基本内容。 2.通过应知导航—知识探究—正文—学以致用的程序,理实结合教好每课内容,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能力。 3.整个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知识的讲解。讨论题、思考题: 结合每课内容,认真完成学以致用部分的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