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是你我共同的责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共筑生命家园》课堂。2023年世界地球日宣传片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6.2 共筑生命家园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1.政治认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明确我国的发展理念,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3.责任意识: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重难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4.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5.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什么 6.为建设美丽中国,中学生应该如何行动?学习导航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你认为上述两幅图景蕴含着怎样的共同意境?两幅图最都蕴含着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之美。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天星桥(节选)梁衡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有机的结合。你看石临水巧妆,极尽其态,因水而灵;水绕石弄影,曲尽其媚,因石而秀;而这树呢,抱坚石而濯清流,展青枝而吐绿云,幻化出一团浓烈的生命。这种生命的力量和美感充盈在这条不大的山谷之中,令你流连忘返,回肠荡气。运用你的经验地球向人类发出警告,给我们什么启示?①生态危机角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京新高速全线为保护野生动物迁徙,专门修建了20多条野生动物通道,并开展了荒漠戈壁高速公路建设野生动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在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段,专为藏羚羊设计的33条走廊野生动物通道。以上材料和图片给了我们哪些启示?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避免伤害,对自然进行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为人类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人类总有人想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然而……沿海城市被淹极端天气频繁火灾史前病毒释放地震生态系统破坏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来自大自然的惩罚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人 自然,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①追求人与自然 ,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和 ;人类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 。③人与自然 ,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 ,否则必然受到它的 。1.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看书本P81总结和谐共生提供滋养必要条件补偿和修复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自然规律惩罚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考小练(2023 黔西南州)2023年4月,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地球日主场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自然资源部会同生态环境部、林草局等部门,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编制,完成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这说明( )A.人类要尊重、呵护自然,绝对服从自然B.我国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C.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D.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表述错误,应是“低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历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那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呢?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适当的控制自己的牲畜头数,尽量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二是尽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一个牧场,牧民有两种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说说理由。你会选择哪种方案?说说理由。一是适当的控制自己的牲畜头数,尽量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二是尽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①实 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 为基础,以 为准则,以 、 为目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新的节约能源法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②基本国策:要坚持 和 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①实 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 为基础,以 为准则,以 、 为目标。②基本国策:要坚持 和 的基本国策;③坚持 、 、 、 、 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④转变 ;⑤文明发展道路:坚持 ,走 、、 的文明发展道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方式绿色发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笔记区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环保行动习近平: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美丽乡村思考:从中央到地方都注重环保,向我们传递一个什么样的信息?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发展是一种发展模式,它包括和谐发展、节约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④走绿色发展道路,这既是(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P873、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①当前,我国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②走绿色发展道路,(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P84③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⑤走绿色发展道路,(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P87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道路。这两条道路有何不同?第一次的致富道路余村境内多山,有着优质的石灰岩资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余村人靠山吃山,开矿、建水泥厂。后来,余村成为全县有名的“首富村”。但是很快尝到了苦头,水泥厂污染空气到处是灰;山林破坏,水土流失;炸山开矿导致伤亡事故不断。鼓了“钱袋子”伤了“居住环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4.怎样走坚持绿色发展道路?P85-87①②③④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道路。这两条道路有何不同?第二次的致富道路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既获得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结论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城市森林公园海绵城市美丽乡村②坚持走 ,坚持 ,坚持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 。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环境效益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③方针:走 、 、 发展之路,坚持 、 、 的方针,大力倡导 。绿色循环低碳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④“三线”: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 红线、 底线、 上线。⑤“四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生态保护环境质量资源利用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4.怎样走坚持绿色发展道路?P85-87①②③④①要处理好 与 的关系。②坚持走 ,坚持 ,坚持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 。③方针:走 、 、 发展之路,坚持 、 、 的方针,大力倡导 。④“三线”: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 红线、 底线、 上线。⑤“四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环境效益绿色循环低碳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保护环境质量资源利用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中考小练(2023 阜新)为了建设天更蓝、山更绿、鱼翔浅底、万鸟翔集、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的红线是( )A.自然规律 B.生态保护 C.环境质量 D.资源利用B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5.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中考小练(2023 内江)广东珠海某厨余垃圾处理场用上了“虫专家”,他们培育了一种像蛆虫一样的“黑水虻”,从幼虫到成虫能吃自身体重上万倍的食物(厨余垃圾),然后将成虫加工转化为饲料,成功实现了变废为宝。这一科研成果( )①促进了资源再生,绿色循环发展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③彻底解决了厨余垃圾污染环境的问题④全面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A努力学习环保知识,为建设美丽中国出谋划策;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如随手关灯、少用一次性筷子。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补充:6.为建设美丽中国,中学生应该如何行动?笔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理论:基本国策:新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战略:“两型”社会:理念: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总体布局: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 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共筑生命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4.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5.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愿景是什么 本课小结:6.为建设美丽中国,中学生应该如何行动?1.(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是( )A.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B.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D.漠视和破坏环境B课堂练习课堂练习:2.(2023年四川省德阳)天然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其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各方面的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2022年6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的制定实施,旨在( )①制裁破坏湿地资源的犯罪行为②更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③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课堂练习:3.(2023年湖南省邵阳)重庆市合川区小沔镇长期吃“煤炭饭”,随着国家整治小散乱煤矿力度不断加大,该镇开始思考转型发展之路。今天的小河镇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和养殖、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小沔镇的经历告诉我们( )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②绿色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护色”③资源消耗型的发展之路前景光明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乡镇转型发展的唯一出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因为(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③保护环境是当前中心工作 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B课堂练习:5.(2023年贵州省黔西南州)2023年4月,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地球日主场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自然资源部会同生态环境部、林草局等部门,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编制,完成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这说明( )A.人类要尊重、呵护自然,绝对服从自然B.我国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C.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D.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6.(2023年湖北省鄂州)近年来,在补贴、税收、牌照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一些先进技术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 )①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 ②推动绿色消费、低碳出行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使我国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④彻底扭转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C课堂练习:7.材料一: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时,嘱托湖南“守好一江碧水”。5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大力开展治水行动,全力守护好一江碧水。2023年3月29日,省委书记沈晓明走进洞庭湖保护区一监测点,调研水生态修复等情况,叮嘱大家深入践行新理念,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守护好一江碧水。(2)为落实习总书记“守好一江碧水”的指示精神,我市确定“山水画卷郴州相见”主题的理论(观点)依据有哪些?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课堂练习:8.(2023年四川南充)【生态强市】2022年9月29日,《南充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正式出炉。重点围绕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筑牢嘉陵江生态屏障等方面的内容,全力打造经济高效的现代南充、自然和谐的大美南充、低碳示范的印象南充、环境优美的魅力南充、稳定发展的平安南充和科学治理的智慧南充,充分体现了南充的魅力和特色。材料表明南充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应如何坚持这条道路?坚持绿色发展道路。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④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课堂练习:9.(2023年湖南株洲)材料一“没想到喝了几十年的山泉水,如今销往醴陵、萍乡等地的千家万户,成为助力村民致富的幸福泉。”醴陵板杉镇寨下村年逾古稀的村民胡爷爷笑着说。“如今的板杉镇,山庄美了,田野绿了,水质甜了,游客多了,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幸福。”游客张某的一席话,道出了全镇4万多名村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密码。材料二“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也可以用于今天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醴陵浦口镇荣坪村供销惠农服务社成立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仅2.8万元,在村级党组织的领头下,实行“村供销社+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2022年,荣坪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育苗基地,20多个品种的蔬菜果苗远销全国各个省市,集体经济的收入超过40万元,村里“亩产万元田”、“年收入十万元户”层出不穷,八成家庭开上了小汽车。集体经济充裕了,共同富裕也有了基础。(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醴陵板杉镇4万多村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密码是什么?①醴陵板杉镇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梦;③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一谈,荣坪村的发展振兴给我们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启示。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展集体经济;④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pptx 2023年世界地球日宣传片.mp4 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