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课时页)课题 7.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 第2课时——权利运行受监督 总第20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权力需要监督,学会行使监督权。 2.通过生活案例和生活见闻,学会正确行使监督权。 3.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自觉行使监督权。教学重点、难点 国家机关的权利必须受法律监督,公民要正确行使监督权。 学会正确依法行使监督权。重点落实的学科学生核心素养 社会责任——民主法治,公民意识;问题解决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提问:那么我国是怎样对权力进行监督的呢? 观看视频 思考 讨论 激发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权力行使必须加强监督。 1.阅读教材第66页第一段,思考为什么要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进行监督? 出示: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 2.活动园:学生小记者围着人大代表,纷纷提问。 行政机关的权力都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所以它们怎么行使权力不用人管,是这样吗? 人大代表审议政府的工作报告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吗? 如果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是不是要受到惩罚? 教师:你有同样的困惑吗? 3.小贴士: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倾听意见,接受监督,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 4.小结活动。 【活动二】:监督的途径与方式。 1.阅读教材第67页第一段,思考对权力监督的方式有哪些? 2.出示: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3.阅读教材第67页“阅读角”。 4.出示:漫画。 5.阅读教材第67页最后一段,思考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监督? 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督。 6.查找资料,判断教材第67页“活动园”的事例属于什么监督方式? 7.知识小结。 【活动三】:行政机关主动接受监督。 1.阅读教材第68页第一段,思考权力接受监督对国家机关和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出示: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机关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 3.信息公开是国家机关主动接受监督的好做法。了解你生活的地区政务信息公开包括的内容。 4.阅读教材第68页第二段正文,思考行政机关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5.知识窗:政府公报。 6.知识小结。 【活动四】:公民积极承担监督的责任。 1.阅读教材第69页第一段,思考公民享有哪些监督权?在行使监督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出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 3.活动园: 提问:你同意这些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4.案例:诬告陷害公职人员 5.阅读角: 领导人警句。 6.课堂知识活动。 阅读 思考 阅读 思考 讨论 分享 阅读 思考 参与活动 阅读 思考 认知 阅读 认知 分享 阅读认知 参与活动 阅读 思考 认知 阅读 思考 参与活动 阅读 思考 认知 思考 认知 参与活动 通过结合活动园资料让学生了解行政机关的权力都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要自觉接受监督,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树立起依法行政的法治意识。 通过对权利监督方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认识。培养公民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 通过监督权的认识,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维护法治、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积极参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认识到国家权力的的行使需要受到监督,我们作为公民要积极行使监督权,促使国家权力依法行使。 情感升华 总结提升 突出核心素养目标。课后作业 树立依法行使权利的意识。板书设计 权力运行受监督 依法行使 国家机关:主动接受监督 公 民:积极参与监督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落实的对应《新课标》指导理念;本课时教学评价关注点;成功之处;存在的问题;改进思路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