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3-2024学年上期期中考试(2026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满分40分,每小题1分)1.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一直在中华大地上传唱。这首歌反映了( )。A.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C.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D.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2.新发展阶段,是党带领全国人民迎来从( )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A.贫穷、温饱和富裕 B.封闭、半封闭到开放C.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D.站起来、兴起来到强起来3.一对夫妻筹资开了一家水果店,夫妻俩既当老板又当员工。由于经营得当,生意越做越红火,他们便开起了连锁店,雇工经营。上述材料中的连锁店属于( )。A.个体经济 B.混合所有制经济 C.私营经济 D.外商投资经济4.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由10万名群众、36个方阵组成的群众游行,分“建国创业”“改革开放”“伟大复兴”三个篇章,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下列四个方阵中,属于“伟大复兴”篇章的是( )。①“开天辟地”方阵 ②“建国伟业”方阵③“脱贫攻坚”方阵 ④“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阵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5.习近平高质量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2019年在考察京津冀三省市时强调: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经济不能脱实向虚。要扭住实体经济不放,继续不懈奋斗,扎扎实实攀登世界高峰。下列不属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有( )。A.加快虚拟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B.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C.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解决深度融合D.培育大批“大国工匠”,为实体经济提供人才保障6.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是(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C.按劳动贡献分配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7.“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昂首一起向前走。”这是人们对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认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市场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有计划的市场C.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是有机统一的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为市场和高效政府8.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 )。①从2020年到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坚持小康社会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9.“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成为党的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政策制定的现实依据。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说明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说明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③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④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分析把握社会主义矛盾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电视剧《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对这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②辛亥革命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开始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1.下列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 )。A.投资房地产所获得的收益 B.集体企业工人的工资收入C.存款取得的银行利息收入 D.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收入12.“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化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涨船高、各得其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体现了坚持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②这体现了精神生活的富裕③这体现了平均主义④这体现了共享的新发展理念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3.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 )。A.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B.计划决定资源配置C.政府要进行有效的治理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1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性、全局性的重大变化,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了、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服务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作用更加彰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②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优先使用各种资源要素③国有企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④国有企业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能与非公有制经济合作经营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15.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16.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的是( )。A.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奖金收入 B.科技工作者通过科技入股取得的收入C.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奖金收入 D.网店店主的经营收入17.下图是从1921年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大事件的时间轴,请你为这个时间轴选一个合适的介绍:( )。A.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B.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过程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18.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以下不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的是(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中国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C.资产阶级 D.地主阶级20.某班学生准备拍摄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微电影,构建了三组镜头。镜头一: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变。镜头二:我国交通运输事业获得较快发展,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厂,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通车。镜头三:我国国防尖端科技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下列最适合作为微电影题目的是(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B.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C.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D.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指( )。A.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领导D.“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再请客”22.春节期间,某市发放了普惠型和红利型两种消费券。普惠型消费券人人有份;红利型消费券只面向低保、特困等特殊对象发放。发放红利型消费券( )。①是完善我国分配制度最重要的举措②是政府进行再分配的一种体现③有利于提高效率,刺激经济增长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稳定人民生活水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2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造”。下列属于“一化三改造”的是( )。①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③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④上海信大祥布商店挂上公私合营的招牌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4. ( )明确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刘少奇25.有些地方由于苹果的需求量大,苹果苗的价格不断上升,众多果农不惜投入巨资大种特种。几年后,苹果供应量大增,导致果苗价格急转直下,给盲目投资果苗种植的果农造成了严重损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市场对资源的调节具有局限性 ②合理的资源配置全部依靠市场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④合理的资源配置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26.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因此,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 )的发展思想。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人民为中心C.以提高人民收入为中心 D.以创新型发展为中心27.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明确提出了“( )”这一鲜明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A.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B.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D.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28.我国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措施属于再分配的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③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④个人收入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29.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8年来,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1.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601亿元。”“我们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强化扶贫资金监管,确保把钱用到刀刃上。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了强大资金保障。”脱贫攻坚战背后强大的资金保障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能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B.能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C.能够让政府发挥决定性作用 D.能够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3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 )上来。A.全面深化改革 B.国有企业改革C.经济建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1.邓小平理论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A.它是在总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B.它是在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C.它是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D.它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了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32.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向观众构建了一条“时空隧道”,了解了历史、现在和未来。在党的一大会址实景展示区,“一叶红船”记载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②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③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④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33.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创新和重大过程捷报频传,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这表明改革开放( )。①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②极大的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③是我国的立国之本④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4.“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 )。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D.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35.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①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作用③能让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④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36.在参加校学生会组织的微视频大赛时,某同学准备用手机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微视频。他构想的镜头中最突显主题是( )。A.近景:坐在炕头上的村民老刘听说“建设美丽乡村”后笑得合不上嘴B.内景: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电视节目C.外景: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色横幅D.特写: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图片37.1956年1月,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中国大地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①表明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③实现了中国从资产阶级专政向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飞跃④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3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 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 )次历史性飞跃。A.一 B.二 C.三 D.四39.马克思主义为人间带回真理的火种,但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启了真理之书的扉页。中国以鲜活厚重的理论创新、思想创造,在科学社会主义这部巨著里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不朽篇章。下列属于中国“自己的不朽篇章”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②邓小平理论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4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B.公有资产在所有地方、所有产业中都占优势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D.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二、判断题(共20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4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 )42.我国当前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3.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44.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45.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6.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47.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8.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0.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5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52.私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5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向。( )54.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的要求是“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 )55.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是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 )5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 )57.我国构建的新发展格局是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58.邓小平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59.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到主体作用。( )6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简答题(共2题,满分20分,每小题10分)61.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0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举措有哪些?(10分)三、材料分析题(共2题,满分20分,每小题10分)6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几年,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等共享产业蓬勃发展,共享经济已经迅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了强大的经济活力。材料二:一根根漂亮的路灯杆集合了通信基站、视频监控、广播音响、警用呼叫对讲、充电桩等多种功能。这是中国铁塔公司推出的“双塔奇缘”工程,即让“通信塔”承担起路灯、监控等“社会塔”功能。材料三:2022年9月2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排名继续上升,位列第11名,较2012年上升23名,实现连续十年稳步提升,这是我国不懈努力的成果。以上材料体现了哪些新发展理念?(4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6分)6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45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尤其是十八大召开的十年了,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请你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成就。(10分)2023-2024学年上期期中考试(2026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DCCBA DCCDB BDADC ABDAB BDBADBBCBC DACCA DAABB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2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BAABA BAABA BABAA ABABB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61.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0分)①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⑤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举措有哪些?(10分)①坚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坚决实施人才强国③坚决实施科教兴国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