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课时案第 1 课时课题:1.1我与社会 时间:2023.9学习目标1.通过分享自己的假期生活,了解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的特点,学会关注国家大事。 2.通过梳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知道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有着不同的身份,能够清楚自己的社会关系。 3.通过谈述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强融入社会生活的自觉性,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教学过程学习内容 教与学的活动设计 达成的目标及方法新学期见面会 二、学习第一框题(一)感受社会生活 1.感受社会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2. 参与社会生活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 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课堂小结 四、分层作业 教师对新学期学科学习提出相应要求:1.上课要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交流,划好课本基础知识。2.作业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及时订正作业,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3.学习方法指导:基础知识背诵与学科素养提升。 导入:在暑假里,你参与了哪些有意义的活动,有何感受? 学生分享自己的假期生活,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教师总结: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我们的社会空间不断延展。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思考: (1)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 (2)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师讲授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A+B+C:背诵本课基础知识 A+B:思维导图 新学期学习要求大致规划对本学期学习 通过分享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归类总结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归纳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的特点,表扬鼓励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请2名同学展示分享。思考3个问题并交流。 教师讲授法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