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正视发展挑战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正视发展挑战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正视发展挑战》教学设计
课题 《正视发展挑战》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科目 道德与法治
学段 初中 授课时间 2023.10 课时 1课时
授课班级 初三(一)班 授课教师
解读教材 教材地位和结构 本课主要介绍了由“正视发展挑战”和“共筑生命家园”两目内容。 1.“正视发展挑战”主要介绍了我国发展中的人口问题和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理解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并不矛盾,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引导学生认识,现在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 1.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知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 正确理解建设生态文明,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3. 帮助学生形成建设美丽中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现状;发展中的人口问题带来的危害;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资源环境面临哪些危机;资源环境带来的危害;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国策;如何面对资源环境危机。
教学难点 树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解读学生 学生通过图片、视频、公益广告、社会实践活动、研学旅行等形式,或多或少地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所了解,生态文明意识也在内心逐渐形成;对生活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事件或行为也有所耳闻,基于生活经验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身也能积极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处于生态文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和行为选择能力,需要正确引领并促使其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力量。当前,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研学旅行、参观访问等活动中,还存在着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生态意识淡薄等行为。加大对中学生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和生态意识培育的力度,增强青少年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引导学生持续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要求。
解读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学案、课件;分好小组组织课前合作学习; 学生学习准备:课前通过书本自学;课前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法 探究式教学法、活动体验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情境体验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学习 《正视发展挑战》的课本内容 课前作教学准备,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 课前自主预习《正视发展挑战》的课本内容 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并为后续教学作准备
导入内容 课前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悟,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我国人口众多,老龄化加剧;水资源、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中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人口问题和资源环境危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这也是世界性的问题。正视发展挑战,我们积极应对,国家在行动,也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漫画,思考:漫画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你有何感悟? 以漫画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自主探究 二、学习导航,自主探究 1.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及影响;我国的人口国情。 (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新的特点。 (3)为什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2.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1)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2)我国的资源国情。(资源形势) (3)我国所面临的资源问题的影响及对策有哪些? (为什么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4)我国面临严峻环境问题的表现。(我国的环境现状)环境问题的危害有哪些?(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内容,积极思考问题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探究活动1:了解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多媒体展示 材料 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报告,当前世界人口问题严峻。一是人口数量增长过快。 2011 年世界人口突破70亿,2017年达到76亿,预计2030年将达到86亿,2050年将达到98亿,2100年将达到112亿。二是人口老龄化严重。2017年,世界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约9.62亿,到2050年这一年龄层的人口数量将达到21亿,2100年将达到31亿。 教师总结: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探究活动 2:纵览我国人口现状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 据了解,2016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8 2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09万人,同比增长 0.59%,增长幅度十年来最高。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748.61万人,高等教育的总规模达3699万人,高考录取率为 82.15%。 但是,我国拥有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却远远低于加拿大、以色列、美国、爱尔兰等国。 材料二 从城乡结构看,2016 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8973万人,减少1373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7.35%。2014年中国城镇人口为74 916万人,乡村人口为61866万人;2015年中国城镇人口为77 116万人,乡村人口为60346万人。2016年中国男性人口70 815万人,女性人口 67 45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98(以女性为100),男性比女性多出3359万人,0—4岁人口性别比为115.62。 2020年中国将有3000万到4000万成年男性找不到配偶,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展望2019年,我国人口现状变动不大。老年化加剧,15—64岁的人口继续下滑,但幅度都不会很大。城镇人口比重进一步微增。 教师总结:(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2)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审视计划生育政策 多媒体展示漫画: 学生观看漫画,讨论,交流,归纳。 教师总结:(1)为解决人口问题,我国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①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②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③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 深思“全面二孩”政策 探究活动3:阅读P77 课本“探究与分享”。 教师总结: (1)劳动力减少,老龄化加剧。 (2)劳动力减少,会导致用工成本上升,一些行业劳动力不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老龄化加剧,又会增加社会养老负担,也会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探究活动4: 播放视频:2017年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教师总结: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讨论、归纳。 思考:(1)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我国人口现状有哪些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图片反映的问题,我国人口状况又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在老师引导下归纳。 思考:(1)面对严峻的人口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2)为什么要采取这些对策? 思考问题:(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看出我国近年来劳动力人口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生活事例,说一说劳动力人口状况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 思考:“全面二孩”政策是否违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通过图片和文字让学生深刻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理性分析问题和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4.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探究活动5:感受资源环境危机 播放视频:《我国资源环境的危机》 教师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 教师总结: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探究活动 6: 我国资源状况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 我国资源状况生命系统环境系统水源 居世界第一位,水能资源丰富,蘊藏量约 6.8亿千瓦;淡水资源总量每年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 大气 气候类型多样: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 动植居世界第五位,1.75亿公项,树种丰富,几乎具有北半球的全部植被,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海洋 海区面积470 多万平方千米,渔场面积 280万平方千米,鱼类5000 多种,海域生物万余种 草地 居世界第三位,4亿公顷,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四大牧区 矿产 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现已发现171 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58种 耕地 居世界第四位,1.3万公项,农作物、果蔬产品丰富
材料二 目前我国综合资源利用率约为33%,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水平的两倍多;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我国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 教师总结:(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2)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识淡薄,法律意识不强,另一方面,还是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觖、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探究活动8: 学习强国,造就绿水青山 视频播放: 习声回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教师总结:(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思考:观看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我国资源状况,并分析、思考问题。 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资源状况是怎样的。 (我国面临着怎样的资源形势) (2)严峻的资源问题对我国有什么影响?我国要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讨论,归纳问题。 思考:为什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学生在材料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理解问题。 通过事例,让学生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在行动中。
四、达标训练,巩固提升 1.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干年大计。”下列举措有利于实现这一千年大计的() ①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④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对这一政策认识正确的是() ①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②说明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也要适时调整和完善 ③有利于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④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我国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是因为() ①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 ②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 ③公民的人口忧患意识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4.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是因为() ①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无法解决的问题 ②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③环境问题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④发展问题说到底就是环境问题 A. ①③ B.②④ C.②③ D. ①④ 答案:1.D 2. D 3. B 4.C 思考问题: (1)你如何看待广大网友的行为? (3)为迎接国际民主目的到米,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并选举一个係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通过活动探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技巧,同时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小结 本框的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正视发展挑战,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保护环境我们在行动。 听教师梳理并做好笔记,对已学内容进行巩固,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课后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提供条件。
板 书 设 计
课后任务 针对当地的人口和资源状况,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和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并写一篇调查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绿色发展理念,活动设计较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