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1 热机 教案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 :(1)知道热机的概念,初步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2)知道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3)了解汽油机与柴油机在构造上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2.科学思维:通过思考、设计,启发思考、借助自制教具和模型认识内燃机的构造。科学探究:(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2)利用动画、自制教具、图片或模型认识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思考、讨论、设计、探究,让学生感知科学就在身边,感受技术进步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展望科技前沿,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的爱国热情。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2.难点: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由飞轮转数计算汽油机的做功次数。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含“热机”“汽油机”和“柴油机”三个部分,不仅只是物理知识,内容更侧重于如何实现内能的利用,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古老的热机——蒸汽机车和现代热机的广泛应用、火箭汽车引发学生思考它们是怎样获得机械能的,通过视频直观展示热机中的能量转化。教材通过图形结合介绍汽油机的构造和四个冲程的基本工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制教具、模型、图片和动画演示的作用,迎合学生的好奇心,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既关注热机工作过程,也要关注热机工作中的能量转化以及工程技术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的。教材通过对比的方式介绍了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并对比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正向迁移,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各有所长,不断地优化、改进、创新,才能实现技术的突破。四、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PPT课件、自制教具(内燃机模型))、汽油机模型、柴油机模型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古老的热机——蒸汽机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动力,现代热机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火箭等领域,那么,他们都是如何提供动力的呢?(二)新课教学1.热机通过FLASH动画演示实验了解热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让学生交流讨论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是什么把瓶塞推出去的?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转化转化的?总结:燃料在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内能;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时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内能是可以做功的,知识归纳: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提出问题:燃料在汽缸的外部燃烧还是内部燃烧?有什么不足?热量散失、能源浪费、热利用率不高,怎么改进?学生思考……让燃料在内部燃烧。出示自制教具并做实验,学生观察……观察到什么现象?是什么把活塞推出去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内燃机的横空出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彻底的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今天我们用到的汽车、火车、飞机所使用的发动机就是内燃机。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以汽油为燃料称之为汽油机,以柴油为燃料称之为柴油机,提出问题:老师的内燃机模型只能做功一次,怎样再次加入燃料?燃料然后会产生废弃,废气怎么排除?怎样点燃气体?学生思考:加个进气门,加个排气门,在汽缸内加个火花塞。再次提问:只能做功一次,怎样让活塞连续往复运动对外做功?出示GIF动图,启发学生改进办法:加连杆、曲轴。高温高压燃气对活塞做功,活塞和与之相连的飞轮与传动装置获得了动能,飞轮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止,又带动曲轴活塞往复运动,达到持续做功的目的。设计出简易的内燃机模型——汽油机模型。2.汽油机(1)汽油机的构造教学情境:阅读教材,观察汽油机模型,找出汽缸、进气门、排气门、活塞、连杆、曲轴、火花塞等各部分构造的位置。知识归纳:①汽油机的主要构造包括汽缸、进气门、排气门、活塞、连杆、曲轴、火花塞。FLASH动画演示②活塞从汽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2)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教学情境:让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观察教材第19页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和四冲程工作过程说明。小组交流讨论,思考下列问题并完成导学案的表格。①一个工作循环有几个冲程?每一个冲程中进气门、排气门的关闭情况?②吸气冲程,汽缸里是什么气体?其压强和温度如何变化?③活塞是怎样运动的?④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哪一个冲程汽车获得了动力?FLASH动画分解每一个冲程,学生观察并完学案表格。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知识归纳:①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②四个冲程的对比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进气门 打开 关闭 关闭 关闭排气门 关闭 关闭 关闭 打开活塞 向下 向上 向下 向上能量转化 机械能→内能 内能→机械能③在1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转动2周,燃气对外做功1次。让学生伸出手模仿活塞的运动运动情况、曲轴转动情况,感知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体会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次数、曲轴转动周数、对外做功次数之间的关系。④在四个冲程中,利用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是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详细分析压缩冲程和做冲程中谁对对做功,气压、内能、温度是如何变化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提出问题:如果汽车的汽油机只有一个汽缸,汽车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呢?运动不平稳怎么办呢?多做几个汽缸,展现现代热机六缸,十二缸……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3.柴油机教学情境:提出问题,柴油比汽油更便宜,汽油机机车加柴油可以吗?柴油机与汽油机有什么区别?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8~20页,并讨论下列问题:(1)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是怎样的?(2)与汽油机相比,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知识归纳:①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也是包括四个冲程。②在1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转动2周,燃气对外做功1次。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在四个冲程中,利用曲轴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是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点 今天所学的蒸汽机、内燃机、都属于热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热机呢?火力发电厂用到的汽轮机、飞机引擎用的喷气式发动机,火箭用的火箭发动机,书中世界上最快的汽车音速之风……他们都是利用内能做工的机械,都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科技与技术推动社会的发展,热机的广泛使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清洁能源技术,设计出新型的高效的环保型发动机,我们每个同学都有无限潜能,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点燃”理想的火花……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可学习内容,老师加以补充说明。(四)例题1.下列四幅图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其中可以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 )2.一个四冲程汽油机的参数上写着“飞轮转速为2400r/min”,则该汽油机在1s内对外做功的次数是 次。七、教学板书14.3 热机一、热机1.概念: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2. 能量转化:化学能 内能 机械能八、 课堂练习如图,透明圆筒内装有两根与起电机相连的放电针。将适量的汽油喷入筒放电针内,用软木塞塞住筒口摇动起电机。看到放电针连接起电机放电引起汽油燃烧,软木塞被冲出,该过程相当于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 冲程2.内燃机压缩冲程中 能转化为 能;在做功冲程中 能转化为 能。3.如图所示,甲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某个冲程,乙图是小明同学跟爷爷学习气功的四个基本动作。由此他联想到热机的四个冲程,以下与甲图冲程最相似的是 ( )甲 乙 A.鼻孔吸气 B.气沉丹田 C.排山倒海 D.打完收工4. 一台单缸内燃机的转速为1800r/min,那么每秒钟内( )A、活塞完成 30个冲程 B、燃气对活塞做功60次C、曲轴转动30转 D、完成30个工作循环课后作业基础性作业:全能全解P18 1~4题;灵活性作业:查阅资料,了解热机性能,如何提高热机性能?十、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