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作业设计(表格式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作业设计(表格式 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课时 光的直线传播作业设计
(一)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5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利用预先发布的视频资源观看日食和月食的相关视频,查阅了解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原理和原因(在小学科学书本上应经做个相关的介绍)。
答案 1.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具体的形成原因如下:日食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月亮把太阳光挡住,使地球上的局部地方,即使是白天,也看不到太阳或者看到残缺的太阳,太阳完全被遮住成为日全食,遮住部分称为日偏食、日环食。 2.而月食,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地球把太阳光挡住,致使在晴朗的夜空中,月亮也变得黑黑的,同时月食也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
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自主学习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自然界中的现象和生活中的实例,体现物理是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二)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太阳、月亮、点燃的蜡烛、篝火、灯光、萤火虫、水母、激光、 宝石、八大行星、正在放映的屏幕、所有的恒星等,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自然与人造光源,热与冷光源等。
答案 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水母、萤火虫、所有的恒星、激光、点燃的蜡烛、舞台灯光都是光源;月亮,正在放映的屏幕、八大行星、宝石不是光源。
作业评价 1、加深对光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 趣; 优秀 良好 合格
2、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 能力和思维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自然界的光现象引出光源的教学,让学生感知美丽的光现象,引导学生分析除了图片上展示的光源外,还知道哪些光源并进行分类。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探究作业 完成时长 5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请利用手边的器材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得出结论。 实验一:在一个玻璃容器中点燃蚊香,用激光笔射出一束光,观察光在烟中传播的路径; 实验二:在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再滴入几滴牛奶,摇匀后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在水中传播的路径; 实验三:用激光笔在果冻里射出一束光,观察光在果冻里传播的路径; 实验结论:实验现象说明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
答案 同种均匀介质
作业评价 1、学生亲身感受实验的乐趣,极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优秀 良好 合格
2、通过动手观察实验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3、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学生观察思考、初步归纳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本节有个易错点就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学生容易忽略均匀这个关键点,为我此我又设计了一个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光线发生弯曲的实验,引起学生思维认识的冲突,利用实验突破本节的易错点,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004 作业性质 探究作业 完成时长 8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将易拉罐的一头剪掉,另一头开一个小孔(孔径1-3毫米),用半透明的塑料袋将剪开的那一头蒙好,用皮筋扎牢,将蜡烛点燃,将罐子的小孔对准蜡烛,塑料袋上可以看到什么?塑料袋上像的大小、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案 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体与小孔的距离以及小孔与光屏的距离有关;像的形状只与光源的形状有关。
作业评价 1、学生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 优秀 良好 合格
2、通过动手观察实验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3、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亲身参与,了解小孔成像形成过程以及小孔成像大小的变化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课后作业(A组)
题量 5 完成时长 5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1.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③萤火虫;④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均填序号) 2.生产生活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光年是 单位。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球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 km。 3.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都能够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光芒万丈的太阳 B.发光水母 C.璀璨夺目的钻石 D.色彩斑斓的屏幕 4.如图所示,在央视春晚的武术表演《少林魂》中,演员排列整整齐齐,站在队伍第一个人的前面看,后面的人都被第一个人遮挡,说明队伍站得 (选填“很直”或“不直”),所用的原理是 。 5.如图,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光源是 ;发生月食时, 挡住太阳;发生日食时, 挡住太阳。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沿 传播的,也说明光 (选填“能” 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 1.②;①③; 2. 3×108;长度(或距离);3.9×105; 3.A; 4.很直;光沿直线传播; 5.太阳;地球;月球;直线;能。
作业评价 1、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3、能在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引用证据,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5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知道光源的概念,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以及其应用。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课后作业(B组)
题量 5 完成时长 10
具体 内容 题目 1.下列现象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释的( ) A.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物体背后会出现影子 B.人通过双眼接受来自物体的光线判断物体的远近 C.日食和月食 D.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2.百米竞赛时,关于终点计时员计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低 B.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高 C.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低 D.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高 3.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______(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 屏上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下图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塑料球。若塑料球在竖直平面内沿下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下图乙框中画出塑料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5.井底之蛙所看到的“天”的范围。
答案 1.D 2.C 3.A 变大 4.如图: 5.如图:
作业评价 1、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3、加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理解。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将所学知识及时应用,一方面加深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用学到的 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四)实践作业
具 体 内 容 小制作:小孔成像仪
制作材料:易拉罐、塑料膜、、剪刀,蜡烛、打火机、橡皮筋、双面胶、白纸
制作步骤: 1.用铅笔在纸上画出两个比纸筒底面大一些的正方形。 2.把正方形剪下来,在其中一个正方形上剪一个小孔。(没打孔的是光屏) 3.用透明胶和双面胶把两个正方形分别粘到同一个纸筒的两边。 4.把另一个纸筒粘到光屏的旁边,不要粘到小孔的那一边。这样是对光屏进行遮光,更利于观察到小孔成像。 5.把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光屏上出现了一个倒立的蜡烛的像。如果易拉罐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的位置向后移动,则蜡烛成像的大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什么样的?
观察分析:利用这个仪器你能在屏上看到蜡烛的像。你能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吗?试着说出此时像的特点。
作业评价 1、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
3、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制作类作业。通过小制作,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同时,通过自己制作小孔成像,更加深入的理解小孔成像的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