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妈妈的歌》第 4 课时主备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教学内容】苏少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总结【教学目标】1.情景表演《小乌鸦爱妈妈》感受母爱的伟大2.听东北民歌《摇篮曲》,对比感受与舒伯特《摇篮曲》的异同。【教学重点】再次带领孩子重温孩子与妈妈之间美好而真挚的爱【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对不同形式和不同旋律的感受【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1.师弹琴伴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学生跟琴演唱师:歌曲要唱出小乌鸦怎样的心情?生:回答(着急)2.再唱歌曲(学生充满感情的演唱)3.情景表演分组表演,师生互评【设计意图: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二、重归主题 情感引领1.师: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爱是美好而真挚的,我们要懂得感恩!2.教师弹琴伴奏舒伯特《摇篮曲》学生轻声跟唱3.了解摇篮曲题材1)什么是摇篮曲?师:摇篮曲亦称“催眠曲”,为声乐或器乐曲。其节奏平稳,曲调舒展,乐句规整,结构严紧,篇幅较小。2)观看带有摇篮曲独唱配乐的视频3)讲解舒伯特摇篮曲的来源生:舒伯特是19世纪世界闻名的伟大作曲家,然而却常常衣食无忧。一次,他饥饿难忍,虽然身无分文,也走进了维也纳一家饭馆。他的目光偶然落到桌子上的一份报纸上,那上面登着一首小诗,他就配上乐曲,交给店主,换了一份土豆吃。舒伯特死后30年,这乐曲手稿以4万法郎的高价在巴黎被拍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摇篮曲》。【设计意图:在聆听,演唱的基础上着重讲解“摇篮曲”的题材和来源,让学生对这一音乐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三、拓展1.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师:妈妈的爱最伟大,古今中午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地方的艺术家,都以不同艺术形式来歌颂母爱,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我国东北地区的《摇篮曲》2.聆听歌曲,感受意境。3.提出问题再次听赏1)聆听思考:对比欣赏舒伯特《摇篮曲》和东北民歌《摇篮曲》2)讨论两首歌的异同点(分组讨论)总结:不同点:舒伯特《摇篮曲》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东北《摇篮曲》则通过环境描写含蓄地表达情感。共同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4.跟旋律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感受乐曲中流露出的浓浓母爱。(引导孩子用温柔,安静的声音去读歌词)5.跟着旋律轻声哼唱【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地域摇篮曲的欣赏,让学生从不同的音乐要素去寻找它们的异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四、小结1.师:通过你们的表演和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不在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和妈妈的日常,此时此刻,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2.让学生每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深深的爱再唱一唱这两首《摇篮曲》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