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三)——采花 课件(共17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三)——采花 课件(共17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你知道吗
四川民歌特点:
歌曲曲调悠远绵长,慷慨阳刚,有很强的自娱性,并且腔少词多, 演唱富于激情。
民歌的体裁可分为:山歌、小调、号子
刚刚听过的《太阳出来喜洋洋》是四川民歌,属于民歌中的山歌。
今天我们要学的四川民歌《采花》——属于民歌中的小调
第一课时 走进四川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采 花
一分钟了解四川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我国西南内陆、长江上游,汉末三国时为蜀国地。
四川境内居住着彝族、藏族、回族、汉族、羌族等民族。有着“中国第二大藏区”,“唯一的羌族聚集区”,“最大的彝族聚集地”等称号。四川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九寨天下奇,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四川是一个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称号,这里山川锦绣,人杰地灵,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些优美的旋律吧。
聆听歌曲,说一说歌中唱了什么内容?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1.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欢快热烈
2.歌词表达了什么内容
歌词用朴素的语言把每一年中每个月开什么花都做了叙述,使人们从中得到了不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歌曲分析:
调性:降E小调
速度:中速
曲调优美抒情、节奏明快,富有生活情趣。词曲精悍短小,三个乐句唱两句歌词,第三句唱第二句的重复。每乐句都有切分节奏,使流畅的旋律略带轻盈跳荡的感觉。
整首作品非常简单,词曲都短小精悍,但是短小的旋律中浓缩了中国民歌的精髓,简单的歌词闪烁着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一起练一练
以下两个节奏你会区分吗?
唱一唱旋律当中的切分音符。并分析全曲有几个音,几乐句?
旋律共由三个乐句组成。几乎每隔一小节都出现切分节奏,使流畅的旋律略带轻盈跳荡的感觉。这三个乐句在节奏基本相似的基础上,对各句的句幅和句尾的节奏做了微妙的变化,使之各具特点。同时还采用了民歌惯用的创作手法——“鱼咬尾”。
民族五声调式—1 2 3 5 6 (五个音组成)
民族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式,是我国特有的调式,称为民族调式。
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
C 宫、 D 商、 E 角、 G 徵、 A 羽。
观察乐谱前一句的结束音和后一句的起始音有什么关系?这种创作手法的名称是什么?
鱼咬尾
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 。
知识小卡片
跟着伴奏唱一唱
讨论总结
1、四川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
四川的山地民歌曲调悠远绵长,慷慨阳刚,有很强的自娱性,但也很富于激情.
2、民歌的相关知识?
民歌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作者传唱着是劳动人民,通过编创民歌传授知识、抒 发感情、记录自己的生活,形式简明朴素、短小精悍,易于传唱。
民歌体裁:
号子:伴随劳动的民歌
小调:旋律曲折
山歌:声调高亢、嘹亮
歌曲《采花》背景
歌曲原名为《盼红军》,是流传于四川南
坪的民间小调。歌词采用传统的民歌手法,
按一年的月序和应时花卉的咏唱,使人们
从中获得不少生产和生活知识。
语言朴素、精炼,每段仅两句歌词。歌曲
采用2/4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
充分表现四川人民期待红军早日到来的殷
切心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