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版信息技术教材中七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动感温馨感恩卡 说课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版信息技术教材中七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动感温馨感恩卡 说课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动感温馨感恩卡
图文结合
目录
CONTENTS
01 教材分析
02 教学目标
03 教学过程
01
教材分析
说地位
说联系及教材处理
教材分析
1. 说地位
本节课选自吉林省信息技术教材中七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对于Powerpoint不论在学生的学习中,还是在今后的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教材分析
2. 说联系及教材处理
作为PowerPoint的第一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衔接了上节课学过的Word的文字、图片的插入功能,又为之后深入学习PowerPiont打下基础。
02
教学目标
说学情
重、难点
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1. 说学情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PowerPoint,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对PowerPoint界面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部分工具的使用方法。不过由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发展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对PowerPoint了解和使用也有所不同。
教学目标
版式
主题
背景
主要
内容
教学目标
2.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制作PPT设计要素,学会制作PPT。
2.学会幻灯片的版式、背景、主题、文本、图片、图形的设置方法,掌握制作图文幻灯片的操作技巧。
通过任务式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并相互交流、分享、评价,学会版式、背景、主题的设置方法,能够制作出图文并茂的PPT。
懂得感恩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制作感恩贺卡,让学生学会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
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教学目标
3.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幻灯片版式、主题、背景的设置方法。
教学难点:
综合利用多种手段美化PPT。
03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过程
1. 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2. 课堂教学结构
发散创新
15分钟
课堂导入
3分钟
学习新知
9分钟
学生讲授
8分钟
总结回顾
3分钟
自评互评 7分钟
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
提出问题:视频中的内容是用什么制作的?
课堂以竞赛模式进行,并说明竞赛规则
教学过程
(2)学习新知
布置第一个学习任务,学生分组学习版式、主题、背景的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他这个领域的专家,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清单,如果遇到困难可以观看微课视频。
教学过程
(3)学生讲授
通过各个小组的学习,每个小组对各自学习的内容都已经掌握,以学生讲授的形式教给其他的同学,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此期间老师进行补充说明。
教学过程
(4)发散创新
布置第二个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学生完成创作感恩卡。
教学过程
(5)自评互评
分享自己制作的感恩卡,根据量化评分表自评,互评,最后老师进行评价,尤其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6)总结回顾
简要总结本节课,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感谢聆听
说课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