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变革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变革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9张PPT。赫鲁晓夫苏联的发展与改革温故知新:苏联(苏俄)经济建设之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新经济政策
(1921—1928)斯大林模式
1928—战后苏联的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军事实力、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胜利付出巨大代价,百废待兴战后
苏联如何
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①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影响 ②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平反冤假错案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农业:扩大农民自主权农产品收购制垦荒和种植玉米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扩大地方权力。加加林在苏联“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内人造地球卫星原子能发电站载人宇宙飞船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赫鲁晓夫改革收效甚微失败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①改革没有结合国情,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②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路线③改革并未根本上改变僵化的高度集中体制(根本原因)掘墓(作用):赫鲁晓夫是第一个向斯大林模式提出挑战的苏联领导人,为了解决农业问题,他亲自狠抓农业,改变了旧体制下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些环节,为苏联的农业发展注入了一股活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守墓(局限):但是,赫鲁晓夫的改革从整体上来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范围内,对斯大林模式明显不适应的部分进行了改革,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叛逆者。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世界现代史》在军事上成为与美国并列的超级大国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军备竞赛造成巨大压力,生活必需品长期短缺,社会矛盾加剧苏联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①苏俄人民生活水平从1917年的欧洲第5, 1985年跌至世界第88。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
②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使苏联形成了一个官僚精英集团……思想僵化,贪污受贿。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满的情绪日增。
③俄国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且发展极不平衡。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
④ “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背上沉重的包袱。政 治:
经 济:
民族关系:
对外关系:政治生活僵化发展速度下降民族矛盾尖锐关系紧张,急需缓和旧体制的束缚(1985-1991)1、内容:A.1985—1988年,经济改革,实施“加速发展战略” →片面发展重工业;B.1988年后,政治改革①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②改革方式:民主化、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③改变党的地位: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总统制;④1991年8月,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2、结果:戈尔巴乔夫改革C.对外关系经济改革失败导致经济衰退;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加剧了民族分离;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的领导地位。“新思维”外交 缓和与西方关系 主动从东欧撤军 鼓励变革东欧剧变背景东欧各国二战中多数被苏联解放,战后深受苏联的影响和控制东欧剧变1.剧变表现:执政党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权力,社会制度根本性变化3.剧变过程:经济困难导致政治危机执政党妥协退让,反对派势力大张反对派夺权4.夺权方式:自由选举的和平方式
突发性事件和流血冲突(罗马尼亚)2:时间:1989年到1990年实质:东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社会主义制度1991年,华约组织也随之解散长期照搬苏联模式,政治、经济体制存在弊端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并滋生了官僚主义和腐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推动和西方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东欧剧变的原因: 和平演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一种"超越遏制战略",以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瓦解。 “和平演变”就是一种非暴力的衍生变化过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利用武力侵略不能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技术交流、文化 交往等方式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心理、行为方式,进而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国家运行变成资本主义式的,从而在不动声色中消灭社会主义国家。 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混乱局面《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1991年)“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苏联解体《阿拉木图宣言》,11国独联体,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1日)戈尔巴乔夫辞去总统(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宣告两极格局下的冷战落幕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重要原因
历史原因
外部原因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名族冲突迭起霸权主义和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拖垮经济西方的“和平演变” 以史为鉴是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请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就及当前的社会问题,谈谈中国应该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1、针对本国具体情况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
不断提高人民精神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
2、继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依照本国的具体国情开创自己的发展道路。
3、把国外的成功理论和经验与本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增强抵御西方的“和平演变”。苏联解体,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认识? ①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复杂性; ②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也需要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 ③此次剧变仅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