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这些事情我来做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激发参与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向榜样学习,懂得只有多做、经常做才能做好家务,才是会做家务。2.探析做家务的好处和意义,培养做家务的主动意识。教学重难点在活动中激发参与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向榜样学习,懂得只有多做、经常做才能做好家务,才是会做家务。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聊聊家务,引发学习兴趣1.同学们,通过第4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父母每天要忙于工作,还要为了家庭、为了我们辛勤付出,那我们作为家中的一份子,能够帮父母做些什么呢?2.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家务劳动,板书:家务劳动。3.老师在课前了解过,咱们班的同学们在家里做过的家务可不少,我把大家做家务的照片进行了搜集整理,下面来看一看。4.老师把大家会做的家务劳动罗列了一下,是这些:扫地、洗碗、倒垃圾、抹桌子、整理房间、叠被子、摆碗筷、淘米煮饭、洗袜子、拖地、抹地、叠衣服、晾衣服、择菜、洗菜、浇花、擦马桶、擦窗户、盛饭、吸灰尘、刷鞋子……看了照片和统计,大家有什么感受?第二环节:现场比试,表彰家务能手1.过渡:既然大家都自信满满,我们今天就现场比试一下,好不好?2.出示“家务擂台赛——剥毛豆比赛”规则:第一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剥毛豆比赛”。要求把分到的毛豆皮剥干净、没有残留;豆子完整、没有破损。每组速度最快、剥得最好的学生获得小组第一名。第二轮——各组推选第一名进入全班总决赛。在决赛中获得前三名的学生分别颁发三星、二星、一星“家务能手勋章”。3.家务擂台赛开始,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关注比赛的规范公正。4.比赛结束,评出获奖学生。教师为学生颁发“家务能手勋章”。第三环节:采访交流,总结劳动方法1.将比赛冠军留在台上:这是我们班的“三星家务能手”,你们想和他一样厉害吗?我们进入“小记者采访”环节,给大家一个自由采访他的机会。2.预设学生的提问:获得第一名,你有什么感想?你为什么能剥得这么快这么好?你以前剥过毛豆吗?剥过几次?(这个问题可以再问一问没有获胜的同学)你觉得毛豆剥得快有什么用呢?3.大家听出他获胜的秘诀了吗?板书:经常做4.除了经常做,还要有好方法,我们一起来总结剥毛豆的技巧。出示剥毛豆动作图片:一捏,二拧,三推,四顶。学生按照步骤再试一试。第四环节:小组探究,分析家务好处1.过渡:通过刚才的采访,老师听出来了,我们在做家务时得讲究方法,还得经常去做,这样才能算是真正会做,称得上拿手。2.其实,在《中小学生守则》中就有关于做家务的内容,出示第3条:勤学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读一读,并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家务?3.为什么我们要主动做家务?小学生做家务到底有哪些好处呢?出示小组活动要求:(1)联系自己做家务的经验,结合书本第33页的“知识窗”,说说做家务的好处和收获。(2)组员轮流发言,再把好处和收获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写在卡片上。(3)讨论结束,将卡片贴在黑板上。(4)比一比,哪个小组贴的卡片最多。4.整理黑板上的卡片,挑选相关词语追问学生的生活经验,请小组代表介绍为什么写这个词语。小结板书:好处多。5.我们来认识一位留守儿童夏丛艳,她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看看做家务对她意味着什么?自读教材34页《夏丛艳日记》,思考:夏丛艳每天要帮家里做哪些事?她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6.再次出示本班学生会做家务的统计表:和我们做的家务比起来,夏丛艳干的家务活怎么样?7.夏丛艳每天都做家务,一件家务活也没有少做,老师想问问你们:一年365天,每天能坚持做一件家务的请举手?每天能坚持做两件的呢?三件?四件……老师随手在黑板上记录下对应的人数。8.看到这些人数你们想说什么?做家务对于夏丛艳来说又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小结:夏丛艳把这些家务活儿当成自己分内的事来做,她认为这是她必须做的,如果不做是不行的,这就是责任。板书:责任第五环节:深度辨析,巩固主动意识1.刚才统计时发现能坚持做家务的同学并不多,老师想问问大家为什么平时很少做家务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相关说法:(1)每天回家要看书、写作业,没时间做家务。(2)我家都是爸爸妈妈和钟点工做家务,根本不需要我做。(3)天天干活,太累了!(4)我只要会做就行了,不需要天天做。2.针对这些观点,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同桌两人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讨论一下。汇报交流,相机板书:主动做。3.小结:作为家中一份子,我们做家务可不能仅仅满足于我做过、我有空就做一下,而是应该主动分担、负起责任。再次出示《中小学生守则》第3条,标红“主动分担”四个字,全班齐读此条。4.同学们,马上要下课了,你们今天回家后打算干什么?老师看出来同学们参与家务劳动的积极性高涨,让我们大声承诺——家务劳动这些事,我来做揭示课题。5.结语:不过,如何让家长更加支持我们做家务呢?怎样才能把家务活儿做得更好呢?下一节课我们再接着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