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统编九上道法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7.1 促进民族团结132新课导入民族大家庭家和万事兴易混易错4本课小测52023中考真题演练4政治认同: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拥护国家的民族政策。道德修养: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道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法治观念:反对民族分裂,绝不做对民族团结和发展不利的事情,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责任意识: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目标新课导入你能从这首歌中找到哪些民族?说明了什么?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满族苗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思考一:结合地图分析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分析地图,请你概括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2.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3.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探究一 我国民族概况思考二: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什么方针?材料一: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951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28名,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56个民族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材料三: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思考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什么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八下内容)前提自治权≠高度自治≠完全自治注意:区别于港、澳、台的高度自治!《宪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思考四: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①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地位平等)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权利义务平等)材料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在十三届人大代表比例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7%。思考:两会中少数民族代表都会占有一定比例,这说明了什么?材料二:我国新修订的选举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应当有适当数量的代表,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至少一名代表。探究二 我国的民族平等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①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地位平等)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权利义务平等)知识小结:我国的民族平等表现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侮,救亡图存,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1903年12月,一支英国侵略军偷越我国边界,占领西藏帕里等地区,又于1904年4月进犯江孜。西藏人民践行“勿让洋人染指我疆土”“纵然男尽女绝,誓不与侵略者共天地”的誓言,在江孜保卫战中浴血奋战,坚持了3个多月。思考: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西藏人民在面对外来侵略时团结一致、抵御外辱,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的精神。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探究三 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结合视频思考: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提示: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视频:民族团结事业取得新成就“屋脊”上的通讯少数民族中小学校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苦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知识小结:如何理解我国的各民族共同繁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思考:习主席的讲话说明了什么?提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P96)(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2)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P96)(3)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P96)地位(重要性)必要性(对公民)必要性(对国家)知识小结: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从2022年上半年经济总量方面来看,广东上半年GDP位居第一;江苏上半年GDP紧随其后,山东上半年GDP位居第三;宁夏、青海、西藏分别居29、30、31位。思考:查找右图中少数民族聚居省份GDP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与其他省份经济水平有较大差距。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笔记: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究四 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考一:以下工程项目你了解吗?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新疆公路思考二:这些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得益于什么?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正式开工。总投资330.9亿元人民币,建设资金全部由国家出资。为了保护高原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珍稀的野生动物,青藏铁路建设中环保投入就达20多亿元,是当时中国政府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探究五 国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经济方面: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兴边富民:为帮助边境民族地区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状况,使之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全国135个边境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6个边境团场,有民族自治地方107个。思考:结合教材P95相关链接,了解西藏地区教育的发展。70年来西藏全区教育投入共2573.78亿元,“十三五”期间,实施学校基本建设项目2868个;每个乡镇至少建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终端教室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西藏教育民生的发展:今年,西藏将陆续推出38项民生举措,对每个规模以上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确保至少有一个配套产业;完成农牧民技能培训10万人;实施18万人的农牧区供水保障提升工程,着力解决高海拔地区季节性断水问题;对5个海拔4000米以上的县城实施集中供暖工程;试点推广高海拔农牧区热炕等。思考:西藏地区民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什么?提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提示: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思考:视频说明了国家如何对待少数民族文化?视频:7月13日习近平主席到新疆考察①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大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②社会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③民族文化: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国家角度知识小结:国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①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②自觉拥护和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④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⑤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同学从公民角度分析,我们能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些什么?个人角度知识小结:国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易混易错3.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基本利益。最高利益1. 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形成2.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关系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制度民族关系民族原则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经济方面民生方面文化方面家和万事兴民族大家庭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国家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板书设计01(2022广西贵港)2022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这告诉我们( )①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同发展②要发展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③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本课小测02(2022山东济南)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工业园社区,住着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满族、苗族等群众1416户4268人,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亲如一家。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各族人民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享有平等的权利④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B03(2022广西北部湾)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雪域高原发展70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列最适合这段材料的标题是( )A.西藏成就瞩目,实现同步富裕B. 建设幸福西藏,共圆复兴梦想C. 实行高度自治,西藏成就伟业D.绽放文化之美,共建文明西藏B04(2022四川内江)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是因为,我国各民族( )①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③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④有着共同的风俗习惯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D1.(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因此,我们中学生应该( )①加强沟通交流,实现文化统一②坚定政治信仰,拥护民族政策③树立法治观念,打击分裂犯罪④高举团结旗帜,崇尚平等互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2023中考真题演练2.(2023·四川德阳·中考真题)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下列与材料蕴含道理一致的语句是( )A.位卑未敢忘忧国 B.我以我血荐轩辕C.安其学而亲其师 D.同心掬得满庭芳D2023中考真题演练3.(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西双版纳,是我国唯一的傣族自治州。70年来,从建设第一条公路、第一家银行……到如今拥有机场、铁路……昔日的“瘴疠之地”变成了发展乐土。这得益于我国始终坚持(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消除民族差异,实现民族融合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B2023中考真题演练4.(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关于这份“遗产”的内在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②“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③“多元”是主线和方向④“一体”是要素和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A2023中考真题演练5.(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国家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一批批医疗人员接力进藏,为雪域高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并培养大批医疗骨干,带动了西藏医疗水平提升。这有助于(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提升西藏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③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平均化④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2023中考真题演练6.(2023·贵州贵阳·统考中考真题)贵州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省、市(州)通过举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等,让民族文化展风采,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民族文化成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火车头。材料反映了( )A.政府重视民族文化的发展B.民族文化是贵州唯一特色C.贵州经济仅靠旅游业支撑D.民族文化只能原生态呈现A2023中考真题演练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_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含视频)【2023秋九上道法公开课备课】.pptx 7月13日习近平主席到新疆考察_18339.mp4 中华民族唱起来_16499.mp4 民族团结事业取得新成就_2252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