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百合花》《哦,香雪》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百合花》《哦,香雪》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驻马店高级中学
第六课时 青春正芳华
——《百合花》《哦,香雪》比较阅读
【学习主题】
《百合花》《哦,香雪》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文本,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手法。
2.品味细节描写,领悟人物的青春价值美。
3.掌握小说的不同叙述角度及作用
4.明确什么是诗化小说
【学习重难点】
1.掌握小说的不同叙述角度及作用
2.明确什么是诗化小说
【学情分析】
新课标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法建议】
批注点评阅读法 合作探究法 品评鉴赏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发现问题
预习任务1:小说文体知识,及小说阅读方法。
提示:阅读两篇小说,进行批注点评式阅读,圈画关于环境描写,场景描写,人物描写的句段,并点评,诸如环境特点,人物性情,物象作用,手法等方面的点评。
两篇文章都是小说。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要注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
预习任务2:关注两篇小说的创作背景。
知识清单
(1)走进《百合花》作者
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简单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反映时代本质。1950年起,陆续在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和特写,后来结集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禅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其中不少名篇曾被译成日、英、法、俄、越等国文字。
(2)《百合花》写作背景
茹志鹃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往事的产物。
(3)走进《哦,香雪》作者
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作品有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短篇小说《哦,香雪》《孕妇和牛》《马路动作》《安德烈的晚上》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
(4)《哦,香雪》写作背景
《哦,香雪》写的是一列火车经过小山村台儿沟时,带给以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山村少女的种种冲击,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二、课中学习,生成问题
导入:矛盾在《评价最近的短篇小说》中对《百合花》评论道:“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孙犁《谈铁凝的哦香雪》:今晚安静,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你的小说《哦,香雪》,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绐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对这两篇小说两位大家给与一致的评价——诗。
【学习任务一】叙事美(情节概括 、叙事人称)
根据两篇小说拍的电影《百合花》和《哦,香雪》马上要上映了,你的朋友想了解电影内容,请你为两部电影写剧情介绍让你的朋友知晓电影内容,根据两篇小说的内容你会选取哪一部为其写剧情介绍,你会选取哪些内容,删去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选取或删改?
【活动1】学生思考、交流,总结剧情。总结剧情最主要的是突出小说中与主题紧密相连的主要情节、典型事件以及主要人物。
【活动2】两篇小说在叙述人称上有什么不同,分别有怎样的效果?
作品 叙述人称 具体表现 效果
《百合花》
《哦,香雪》
【学习任务二】形象美(形象、手法)
两篇小说的作者运用多种手法,以女性独特视角细腻地刻画人物形象,向我们展现出两位年轻女性的心灵美、人性美。
任务:细读课文,请圈画出描写刻画新媳妇和香雪的句子,说说从中看出她们什么形象特征?作者是如何刻画他们的?
作品 人物 具体表现 主要性格特征 手法
《百合花》 新媳妇
《哦,香雪》 香雪
【学习任务三】文本美 (诗化小说)
比较《百合花》和《哦,香雪》在叙事视角选择上的共性——在解放战争和改革开放等宏大主题背景下的诗化表达。
【课堂小结】
青春是一首纯净的诗。不同时代,青春有不同的样子;不同时代,青春有共同的样子,那就是奋斗的样子。希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三、课后评价,解决问题
1、 “青春之歌”近期举行歌词征集活动,请大家阅读电影《百合花》主题曲的歌词,说说歌词与小说的对应关系,为“香雪”创作歌词。
附《百合花》主题曲的歌词:
啊——啊——啊——
百合花 百合花
  绿丛中洁白无瑕
  静静山谷里
  深深把根扎
啊——啊——
  百合花 百合花
  盛开在原野山崖
  默默迎曙光
  甘把幽香撒
  啊——啊——
  默默迎曙光
  甘把幽香撒
  啊——啊——
  默默迎曙光
  甘把幽香撒
  啊——啊——啊—
2、模仿下面几位名家对《百合花》和《哦,香雪》的点评,选取某个角度,对《简 爱》进行点评,不超过100字。
《百合花》可以说结构上最细致严密,同时也是最富于节奏感的。它的人物描写也有特点:人物形象是由淡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得清,最后,不但让人看清了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它这风格就是:清新、俊逸……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茅盾)
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孙犁)
香雪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翻开作者最早的一批习作……我们不是都或隐或现地看到香雪的一双善良、纯朴、充满美好的向往,而又无限活泼生动的眼睛吗?在描写青年与青年写的作品里,这样的目光实在是凤毛麟角!那些作品里,出现在我们的读者面前的,多半是一些批判的、受过伤害的、深沉痛苦有时仍然是热烈执着,有时是冷峻严肃,有时甚至是“不怀好意”的眼睛。而铁凝的作品完全不同。(王蒙)
学习评价:小组推举术语使用准确、符合语用规范的点评为“优秀点评”,并在班级内选出规范性最好、表达最具独创性的点评作为“最佳点评”,并将点评和文本放在一起形成手抄点评册。
3、改编故事,体会人称和视角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小和尚刚出生就被遗弃在庙门口,老和尚虽然日子清贫,身有顽疾,仍然收留了他,给他取名弥生。两人粗茶淡饭,相依为命。老和尚每次都会从功德箱中拿出一枚铜钱收起来,老和尚心想:“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了,要为弥生存一点钱,将来让他下山历练历练,顺便寻访他的的父母”。弥生也会趁师傅不注意,偷摸一枚铜钱存起来。他有他的打算,师傅终日咳嗽,但又舍不得买药,自己一定要存一点钱,给师傅抓几副好药。十岁那年,庙里来了一个落魄书生,老和尚把弥生的身世告诉你书生,便让弥生跟着书生一起下山,临行夜里,弥生拿着积攒的铜钱,摸黑走出了庙门。
书生和弥生走后,老和尚在禅房发现了几包治咳嗽的药,老泪纵横。
要求:请仔细阅读示例并从不同视角用第一人称重新叙述该故事,可以适当增加细节和增删词语。
【学后反思】
学习环节 学习思考 收获 困惑
第6课时
阶段性学习自我评价 请如实自我回答下面相关内容: 1.你对你展示的知识和技能感到满意吗? 2.你的学习与评估量表上的期望值相比如何? 3.你对学习环节的哪些部分最满意? 4.从1到10分,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努力? 5.如果你再学习一遍,怎么改进呢? 6.单元学习后你有哪些新的发现、认识和感受? 7.你觉得老师的教学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一点是什么?应该如何改进?
资源链接:
作者谱写了一首“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没有爱情是说它没有限于单纯的男女之爱;爱情牧歌是指更普遍意义上的情感,这种情感蕴含着人性美人情美。
小说的人性书写是吸引人的。在与我对话中,通讯员回答的木讷与出汗的表现都显示了这个十九岁大男孩的腼腆与羞涩。他借不到被子时说“老百姓死封建”,又透露出他身上的可爱。但是当他知道这床洒满百合花的被子是新媳妇的嫁妆,是她的新婚纪念时,他歉疚的要送回被子,这又表现了他关心人的美好品质。同样的,新媳妇咬着嘴偷笑,要给小通讯员缝衣服,主动到包扎所帮助救治伤员,这些也显示出了新媳妇活泼、纯真、善良的美好人性。
小说中还隐约涉及到了“我”和小通讯员之间在革命战友身份下隐藏的朦胧好感,以及新媳妇与通讯员之间在军民情谊掩盖下的微妙情感。“小说很大篇幅写的是‘我’眼中的小通讯员:年轻、质朴、羞涩、热爱生活和美。‘我’关心他的一切,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眼睛里,甚至心里的。不难看出,这是一种女性对异性朦胧的爱。”但是这种爱是朦胧的、潜意识的,作为当事人“我”并没有想到这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同样的,这份感情因为其若有似无的微妙让人心动。
由此分析到三人之间朦胧而纯洁的爱情关系。对研究者来说,小通讯员一开始与“我”相处的局促隐含着小通讯员心底的秘密。“他年轻,质朴,羞涩。羞涩的原因是他的年轻。他还只刚刚开始生活,还没有涉足过爱情的幸福。”一种对爱情的渴望深埋在他的心底。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小战士与“我”保持距离,在交谈过程中紧张的出现,正说明了他性别意识的觉醒,对他而言,“我”首先是个女性,其后才是革命同志。在护送任务完成后,他精神活泼起来,向我敬个礼就跑了。由此可以预想他对这次女性接触经历的兴奋。
另一段感情则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在小说中小通讯员与新媳妇出了初次的借被子所发生的误会,再无任何情感交集,茹志鹃意图用新媳妇这“一个正处于爱情的幸福之旋涡中的美神,来反衬这个年轻的、尚未涉足爱情的小战士。”但是小通讯员死于还没有涉足爱情的年纪,这让人不免感到惋惜,但是“当他献出一切的时候,他也得到了一切。洁白无暇的爱,晶莹的泪。”小说通过这两人之间短暂的情感交流,以及其后的各自行为,赞美了一种如百合花般纯洁的爱,谱写了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将人间小爱升华为大爱,爱情之美随之升华为人情之美。
可以看出,他们三者之间的情感绝不是庸俗的三角恋,而是青年男女纯洁无瑕的精神之爱。爱情对他们来说是朦胧的,若有若无的。有人曾经指出:“正是由于小通讯员、新媳妇和‘我’都处于青春年少,性意识初步觉醒,朦胧而恍惚,才使他们之间心理与感情的微妙变化和纠葛更呈现出轻戏剧的色彩,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充满生活的情趣,收到了很好的美学效果。”随着百合花被盖住了小通讯员的身体,先前朦胧的爱转换生成了一种对生命敬畏与疼惜。
在细如流水般的抒情诉说中,我们看到了有伤心有微笑的健康人性,看到了与战斗机器不同的真实的英雄人物,看到了纯洁的友情、没有爱情的爱情。
——《茹志鹃<百合花>“成功”的探究解读》
《哦,香雪》的情感基调是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同时又寄予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严峻思考:
那纯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贫穷闭塞联系在一起的,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这种纯朴迷人的美还能保存多久呢?香雪和她的伙伴们,连同整个台儿沟,在走向新时代的路途中,将会经历怎样的变故呢?
20年之后,香雪的小村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野三坡的一部分了,火车和铁路终于让更多的人发现这里原本有着珍奇异兽出没的原始森林……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作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的眼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的谈吐不再那么畏缩,她们懂得了价值,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而仅仅在几年前,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那几年她们这样告诉我。在这些富裕起来的村庄里,也就渐渐出现了相互比赛着快速发财的景象,毕竟钱要来得快,日子才有意思啊。就有了坑骗游客的事情,就有了出售伪劣商品的事情,也有个别的女性,因了懒和虚荣,自愿或不自愿的出卖自己的身体……
为什么许多读者会心疼和怀念香雪那样的连什么叫受骗都不知道的少女 为什么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还是那么爱看电影里慢跑的火车上发生的那些缠绵或者惊险 我不认为这仅仅是怀旧,我想说,当我们渴望精神发展的速度和心灵成长的速度能够跟上科学发明的速度,有时候我们必须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有屏住呼吸回望心灵的能力。有位我尊敬的老作家说过:在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我想,即使有一天磁悬浮列车也已变为我们生活中的背影,香雪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间温暖和积极的美德,依然会是我们的梦。我们梦想着在物欲横流的生存背景下用文学微弱的能力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和心灵的高贵。这梦想路途的长远和艰难也就是文学得以存在的意义。同时这也是文学的魅力——梦想使我们不断出发,而路上的欢乐一定比目的地之后的满足更加结实。
——铁凝《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
第六课时学历案答案
【学习任务一】叙事美
两篇小说在叙述角度上有什么不同,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百合花》以第一人称“我”的有限视角叙述故事
答 ①“我”作为叙事的线索,串连起整个故事,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结构)
②“我”是小说中的“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内心变化和性格丰富的见证者,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表达效果)
③文中“我”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反映战争的残酷,使小说充满了抒情意味,更能凸显军民情深的小说主题。(主题)
《哦,香雪》: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述故事
①这样的叙述方式既表现出自由性,又表现出精致性。小说不断调整观察和描写的焦距,有点有面、由面到点地表现台儿沟山村、台儿沟姑娘、台儿沟的香雪和香雪的铅笔盒既的多重又单一的形象。
②从台儿沟的眼光看外面的世界,从外人的眼光看台儿沟,这两种视界或两种叙述角度给小说增添了意趣,给读者创造了更广阔的审美空间。
【学习任务二】人物美
【学习任务三】文本美
【活动1】比较《百合花》和《哦,香雪》在叙事视角选择上的共性——在解放战争和改革开放等宏大主题背景下的诗化表达。
明确: 《百合花》的诗化表达:
1.弱化战争背景,专注情感描写
2.以女性体验为本位,疏离主流叙事倾向
3.用细腻化的细节描写,弘扬人性的美好
《哦,香雪》的诗化表达:
1.回避重大社会矛盾,切入女性人物的情感世界
2.通过诗情画意的语言,塑造青春之美
3.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淳朴的心灵
3、改编故事,体会人称和视角
要求:请仔细阅读示例并从不同视角用第一人称重新叙述该故事,可以适当增加细节和增删词语。
示例:我是师傅在门口捡来的,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这是我对自己身世的全部所知。师傅身体不好,总是咳嗽,却不舍得买药,我想,我要为师傅做点什么才好啊,于是我每次从功德箱里拿出一枚铜钱,存够了就给师傅买药,但我不敢让师傅知道。终于存够了钱,给师傅买了药师傅应该会开心的,想去和在庙里寄宿的书生分享我的快乐,却发现师傅正在和书生商量,想让书生带我下山,启程前我连夜下山给师傅买了药,放在禅房里,并随书生下了山。我不想下山历练,我也不想去找我的父母,是不是师傅不喜欢我了,要让我走,那我听话一点,是不是师傅就会让我回来呢 我不想要父母,我只想陪伴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