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专项练习—句子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专项练习—句子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句子练习
我们说话、造句或作文,要把句子写得完整通顺,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为了使我们的句子更生动、形象,使语言更富有变化,使感情更真切,就要选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
复习要点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5.进行句式变换。
一.语言表达(共11小题)
1.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句话中的“横贯”能否改成“通向”?为什么?
   
(2)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①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    、   、   和    等在月光照耀下的迷人景色。
②我会补充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3)“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中的“偷渡”写出了太阳    地落山,说明时间    。作者之所以有这种感受,是因为    。
(4)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来描述一个事物或一个场景。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2.按要求写句子
(1)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缩句)
   
(2)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仿写句子)
   
(3)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用加横线词语写句子)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填写正确的关联词语,然后再写一句话。
   是倦了,   驮着斜阳回去。
   。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运用的    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芦苇被夕阳映照后,由    色变成    色的景象,给诗平添了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再写一句拟人句:   。
(3)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①“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的意思是    ,说明花牛十分悠闲,陶醉其中,忘记了时间。
②花牛还会在草地上做些什么?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4.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1)例: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水墙。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2)当时中华不振。中国人备受帝国主义的欺凌。(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3)课堂上,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修改病句)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2)小水塘里有一个月亮。(运用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3)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4)续写句子。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
6.任选下列一个事物,并用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述它,再写下来。
潮水 火烧云 花牛 雪花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好久 一会儿工夫 慢慢
   
7.按要求写词语(各写两个),并灵活运用。
写城市生活的词语:      
写农村生活的词语:      
国庆节,我到乡下亲戚家去了。我想写写我在乡下看到的情景,并用上“   ”“   ”这两个词语。
   
8.读一读下列词语,按要求完成练习。
繁华 麦浪 车水马龙 依山傍水 高楼林立
肥沃 璀璨 炊烟袅袅 大街小巷 鸡犬相闻
(1)描写城市生活的词语:   。
描写乡下生活的词语:   。
(2)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城市里   ,街道上   。熙来攘往的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向四面八方。晚上的广场,灯火   。人们有的跳广场舞,有的练太极拳,最高兴的是小朋友们,手拿荧光棒、玩具枪跑来跑去,玩的不亦乐乎……
②我的家乡是个   的小村庄,这里有   的土地。春天,那绿油油的麦苗,在微风的吹拂下翻成一道道   ,仿佛向我招手致意。
(3)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写一段话。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
   
(2)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仿写句子)
   
(3)平静的江面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缩句)
   
(4)用下面任意两个词语描写一下放烟花的情景。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1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用上带点词语仿写比喻句)
   
(3)溪水流着香味。(把句子写具体)
   
(4)雨雾霎时顿时忽然(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述它并写下来)。
   
(5)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照样子用带点的词仿写排比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表达(共11小题)
1.【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想象写话,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1)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横贯”能够说明大潮充满气势,“通向”则没有这样的效果。因此“横贯”不能改成“通向”。
(2)①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点苍山、大青树、大道、小路等在月光照耀下的迷人景色。②仿照前面的句子补充“照亮了什么”即可。
(3)“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中的“偷渡”写出了太阳悄悄地落山,说明时间过得很快。作者之所以有这种感受,是因为生活太快乐了,太美好了,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4)想象写话,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来描述一个事物或一个场景即可。
故答案为:
(1)不能。因为“横贯”能够说明大潮充满气势,“通向”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2)点苍山 大青树 大道 小路;
照亮了村头的果园。
(3)悄悄 过得很快 生活太快乐了,太美好了,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4)忽然,天空中的云彩随风变换起来,一会儿工夫就变了好多样子,又是像绵羊,有时像小狗……
2.【分析】本题考查了缩句、仿句、造句等改写句子的能力。改写句子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方法是句子的意思一定要保持不变。做题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要求改写的句子,明确其内容结构及改写要求,然后改写。
【解答】(1)考查缩句。缩句练习时要保持句子完整,注意主语;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不改变句子原意。其他的修饰成分应去掉。其形式有“什么怎么样”。故缩句为:阿妈走着。
(2)考查了句子的仿写。这是一个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说成与人相同,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故可仿写为:每一朵小花都露出了一张笑脸。
(3)考查用给定的词语造句。这是一个感叹句,要求用“多么……啊”来造句。故造句为:多么漂亮的雪花啊,同学们在操场上欢快地玩耍着。
故答案为:
(1)阿妈走着。
(2)每一朵小花都露出了一张笑脸。
(3)多么漂亮的雪花啊,同学们在操场上欢快地玩耍着。
3.【分析】本题考查关联词、仿写句子、修辞、理解句子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解答】(1)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尽管……还……”相连。仿写是写出转折关系的句子即可。答案不唯一。
(2)这句话把“芦苇”赋予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由“白色”变成“红色”的景象。仿写时写出拟人句即可。答案不唯一。
(3)①“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的意思是太阳从西边落下了。②拓展想象,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
(1)尽管 还;
尽管今天下着大雨,同学们还是坚持着上学。
(2)拟人 白 红;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①太阳从西边落下了;
②花牛在草地里叫,夕阳露出红红的笑脸。
4.【分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关联词、修改病句,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解答】(1)补充表示时间的状语,把句子写具体。
(2)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两个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可用“因为……所以……”连接,把第一个句号变为逗号。
(3)“积极”“踊跃”词语使用重复,删去一个。
故答案为:
(1)江潮还没有来,
(2)因为当时中华不振,所以中国人备受帝国主义的欺凌。
(3)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地回答问题。
5.【分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造句、扩句,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解答】(1)例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据此仿写即可。
(2)可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例:小水塘抱着一个月亮。
(3)用“是……是……还是……”仿写句子,例:森林里传来了阵阵叫声,是小鸟,是松鼠,还是猴子?
(4)续写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句式一致即可,例:走进月光满满的小院,走进月影斑斓的小屋
故答案为:
(1)鸟儿们在枝头开心地唱歌;
(2)小水塘抱着一个月亮
(3)森林里传来了阵阵叫声,是小鸟,是松鼠,还是猴子?
(4)走进月光满满的小院,走进月影斑斓的小屋。
6.【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想象写话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分析题目中所给材料,明确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组织语言写话。
【解答】根据题干要求,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
故答案为:
忽然雪花飘起来了,纷纷扬扬落在山坡上,一会儿工夫就为本就秀美的山坡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
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归类、理解运用能力及语言组织、表述能力。根据积累填写合适的词语,并按要求造句,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
【解答】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一般。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
高楼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
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炊烟袅袅:指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
故答案为:
车水马龙 高楼林立
依山傍水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炊烟袅袅 炊烟袅袅的傍晚,我走在乡间小路上,这里依山傍水,民风淳朴,人们脸上都绽放着丰收的喜悦。
8.【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分类的能力、选字词填空,词语的分类,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结构、感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分类。
【解答】(1)描写城市生活的词语:繁华、璀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大街小巷;
描写乡下生活的词语:肥沃、麦浪、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
(2)
①高楼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高楼大厦非常多,城市发达程度高。车水马龙:意思是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一般。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璀璨:意思是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也用于人或事物;
②依山傍水:意思是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肥沃:(土地)含有较多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麦浪:指风吹麦田,麦子像波浪般起伏的样子。
(3)结合词语意思写一段话即可。例如:我们生活的城市里高楼林立,一到晚上,大街小巷的灯都亮了,璀璨夺目,漂亮极了。白天的时候,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片繁华。城市远郊的小村庄依山傍水。这里的田野,土地肥沃,一阵风吹过,绿油油的麦浪翻滚。傍晚时分,一缕缕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是村庄最美的时候。
故答案为:
(1)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大街小巷
肥沃 麦浪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2)
①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璀璨;
②依山傍水 肥沃 麦浪。
(3)我们生活的城市里高楼林立,一到晚上,大街小巷的灯都亮了,璀璨夺目,漂亮极了。白天的时候,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片繁华。城市远郊的小村庄依山傍水。这里的田野,土地肥沃,一阵风吹过,绿油油的麦浪翻滚。傍晚时分,一缕缕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是村庄最美的时候。
9.【分析】考查了改写句子、连词成句、仿写句子和扩句缩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解答】(1)改为反问句,添加“难道……不……吗”,结尾用问号。
(2)仿写句子,原句是拟人句,仿写时注意。
(3)缩写句子,去掉修饰语“平静的、在雨后的阳光下、一层蒙蒙的”。
(4)用词语描写放烟花的情景,用上两个所给的词语即可。
故答案为:
(1)钱塘江大潮,难道自古以来不被称为天下奇观吗?
(2)鸟儿唱着歌,小草向我们招手。
(3)江面笼罩着薄雾。
(4)哥哥点燃烟花后,顿时,听见“嗖嗖”的声音,烟花带着红红的火苗蹿上天空,过了一会儿,夜空中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
10.【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遣词造句、句子仿写和扩句的能力,造句时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意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平时的语言实践造句。
【解答】(1)可爱:令人喜爱的,讨人喜欢的。
拥抱:搂抱。表示喜欢。
(2)犹如:好像、如同。
(3)考查了扩句,可以添加修饰语“细细的”“山草和野花的”
(4)霎时:表示时间很短。顿时:表示时间短,一刹那。
(5)“是……是……是……”表示并列关系,仿写时注意写出并列关系的排比句。
故答案为:
(1)对面走过来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抱着一个布娃娃,看起来很开心!
(2)厚厚的积雪犹如给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3)细细的流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4)霎时,一道闪电划过天空,顿时雨从天上落下来。
(5)这儿是花的海洋,是歌的世界,是孩子们的乐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