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42张PPT+教学设计+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42张PPT+教学设计+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第一节 促进民族团结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
新知导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法治观念: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责任意识:
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
教学重点 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的基本方针;
教学难点 国家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所采取的措施。
01
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
02
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
03
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04
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目录
CONTENTS
自学导航
05
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采取的措施?
06
青少年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一、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唱起来
运用经验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国各民族人民结成了什么样的兄弟情谊?
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相关链接
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未间断,最终形成了今天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我国民族分布格局
知识探究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省就有52个。
我国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
知识探究
①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将民族区域治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①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现
相关链接
☆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
☆民族平等≠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照顾≠违背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视频探究
抗英史诗:江孜保卫战
(1)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①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②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近代以来各族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院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2)你还知道哪些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侮的故事
(3)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表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都表现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精神追求。
①甲午战争中回族将领左宝贵率军同日军激战,最后战死沙场;
②抗日战争时期回族英雄马本斋组织回民支队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
探究分享
各族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玉树抗震救灾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②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③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③我国各民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知识归纳

二、家和万事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视频探究
①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宣示我们党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坚定决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
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知识探究
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链接
探究分享
两地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彝族山村依靠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依托得天独厚的草场优势,发展蓄牧业,旅游业,走上了致富路。
②新疆地区依托当地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依靠当地的优势资源—阿克苏苹果,与时俱进、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行电商销售新模式。
积极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争取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因地制宜,依据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发展电商经济,拓展销售渠道。
这些措施对于其他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有什么借鉴意义
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1)经济
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知识探究
①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民族优惠政策的扶持和兄弟省市的全力支援下,西藏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社会环境不断改善,逐步摆脱了教育落后的局面。
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西藏教育与全国同步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相关链接
①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知识探究
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2)民生
相关链接
①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②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知识探究
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3)文化
怎样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知识归纳
视频探究
习近平时间|这个大家庭,像“石榴籽”抱在一起
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石榴有吉祥的寓意,象征多子多福。习近平总书记巧妙运用石榴“千房同蒂,千子如一”,来比喻我国56个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喻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我们可以为促进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①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平等和团结意识;
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③同各种破环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④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多说有利于民族因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⑤积极为维护民族团结献计献策,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贡献。
知识探究

三、课堂总结训练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4、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5、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6、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7、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核心金句
知识总结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党中央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要求( )
①每个公民都要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各族人民都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各族人民始终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④我们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2、过去5年,云南省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年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得益于( )
①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②我国坚持了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
③各族人民守望相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3、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率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实施“民族团结+”融合发展行动,建设社区“石榴籽家园”,推动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今天的青海,各族群众团结友爱、亲如一家。这得益于( )
①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③贯彻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④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4、近十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地区的巨变得益于( )
①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载入了宪法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筑牢了民族共同体意识
①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形成了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民族大家庭
我国民族分布的格局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家和万事兴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
促进民族团结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材料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原因。
材料二 近年来,云南省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基本实现一县一示范,实施培训就业工程,对民族地区贫困群众100%提供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709个,扶持培养100名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带头人。
(2)云南省的做法对我国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有什么启示
(3)作为青少年,你能为促进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1)①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②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需要。
(2)①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②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3)①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平等和团结意识;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③同各种破环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④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多说有利于民族因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⑤积极为维护民族团结献计献策,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贡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7.1《促进民族团结》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校九年级(1)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制作一期板报,下面这些材料可供选用的是( )
①内蒙古师范大学“石榴籽”培根铸魂工程互动课堂上,学生展示各民族风俗、文化,并分享民族团结进步的感人故事 ②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蒙古族第二幼儿园师生表演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 ③呼和浩特市大学路小学通过歌舞及朗诵等形式启蒙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一家亲” ④通辽市蒙古族幼儿园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主题的行为养成教育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作为民族地区要( )
①主动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 ②发挥好资源富集、科技领先等优势 ③加快形成发展新格局
④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丁真自拍关于家乡的视频走红网络,引发更多的人们关注他的家乡——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2020年恰逢甘孜州成立70周年,70年来,甘孜人民用实干绘就了一幅从封闭到开放、从贫穷到小康、从落后到进步的壮美画卷。甘孜藏族自治州发展进步的原因是( )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②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的艰苦奋斗 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实现了民族平等,消灭了民族差别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石榴籽密心里红,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②公民应担负起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法定权利 ③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方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23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2周年。70多年来,西藏社会面貌日新月异、西藏各族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取得了亘古未有的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①坚持一国两制,维护祖国统一 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制度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④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为帮助西藏、新疆整体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教育部会同相关部委联合实施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建立西藏、新疆与内地学校合作机制,每年从内地学校选择一批优秀教师赴西藏、新疆支教。这一举措( )
①体现了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表明发展教育是维系各民族关系的纽带 ③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发展 ④有利于提升各民族人民的教育获得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加快消除高速公路"孤岛",进一步改善抵达地区、牧区交通条件,打通西藏运输通道。这有利于( )
A.促进西藏地区共同繁荣,增西藏地区民生福祉
B.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西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C.西藏地区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同步富裕
D.扩大西藏地区民族区域自治权,巩固民族团结
8.2022年6月16日,新疆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它与现有格库铁路、南疆铁路连通,“环抱”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极大方便了沿线各族群众出行和货物运输。修建和若铁路有利于( )
①践行共享理念,消除民族差异 ②发展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③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④协同区域发展,贯彻“一国两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2年4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1名代表。这充分说明( )
A.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C.人民可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D.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
10.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特色活动,不同民族的家庭“一对一”结对子、走亲戚。新疆各族干部通过这一特色活动,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和所思所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惠民措施。这有助于( )
①全社会形成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 ②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新疆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行使自治权 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70年来,金秀瑶族自治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全县40个贫困村、近4.2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这得益于( )
①我国坚持了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方针 ②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的艰苦奋斗 ③我国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我国坚持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西双版纳拥有傣、哈尼、布朗、基诺和汉族等13个世居民族。1953年1月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宣告成立。70年来,曾经一穷二白、封闭落后的西双版纳,正以澎湃活力和开放姿态朝着新征程阔步向前。由此可知( )
①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实行高度自治 ②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③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能够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2年,西藏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2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3%和14%。这( )
①有利于消除西藏与其他民族发展的差异 ②彰显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③说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说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2022年热播电视剧《那山那海》,讲述的是畲族人民在多方支持和帮助下开山下海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扶贫历程里,各个民族守望相助,中国人民的携手扶贫情。这体现了( )
①“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②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③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同步富裕 ④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新华社南宁2023年3月12日电“世界那么大,只有广西在放假”“广西将启山歌模式,云上邀你来对山歌”。从2014年开始,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地方性法定节日,每年放假两天,举办各种民族文化活动。这( )
①说明广西区政府具有自治权 ②体现广西享有民族高度自治 ③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 ④说明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二、综合探究题
16.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可以为促进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17.关注家乡发展,建设美好江西。
江西某大学一群“90后”学生,走出江西,宣传江西,展现江西风貌。以下是其中两名同学宣传的内容,请你完成相关问题。
张铭:2021年7月22日,江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口支援工作考察调研会在阿克陶县举行。近年来,江西省援疆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显著,有力促进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特别是阿克陶县各项事业发展。
(1)请说说张铭宣传的内容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所学的哪些观点。
郭小亮:2022年1月11日,江西省抚州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第139个、江西省第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消息传开后,抚州人无不欢呼雀跃。这不仅是因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带来的荣誉,更是因为溶于血液的文化认同和属于“才乡”特色的文化自信终于有了一个好的载体。
(2)抚州市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C 6.B 7.A 8.C 9.B 10.C
11.B 12.D 13.B 14.B 15.B
16.①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平等和团结意识;
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③同各种破环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④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多说有利于民族因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⑤积极为维护民族团结献计献策,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贡献。
17.(1)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②践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③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④说明党和政府致力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⑤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①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人们的幸福感。②有利于提升该省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增强赣鄱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有利于发展抚州文化,打造文化强省,促进我省经济生活的协调发展。 ④该荣誉的获得有利于保持民族特点,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9.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课题 9.7.1《促进民族团结》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观念: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责任意识: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
重点 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的基本方针;
难点 国家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所采取的措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第一节 促进民族团结 思考问题 导入本节内容,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90-97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2、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3、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4、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5、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采取的措施?6、青少年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三、师生合作探究(一) 民族大家庭探究一:播放视频《中华民族唱起来》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探究二:相关链接我国各民族人民结成了什么样的兄弟情谊?点拨: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探究三:知识探究探究四:知识探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点拨:①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②将民族区域治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正成了国家的主人;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探究五:相关链接探究六:播放视频《抗英史诗:江孜保卫战》(1)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侮的故事 (3)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表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点拨:(1)①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②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近代以来各族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院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2)①甲午战争中回族将领左宝贵率军同日军激战,最后战死沙场; ②抗日战争时期回族英雄马本斋组织回民支队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 (3)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都表现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精神追求。探究七:探究分享各族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玉树抗震救灾说明了什么?点拨:①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②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③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探究八:知识归纳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点拨: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③我国各民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二) 家和万事兴 探究一:播放视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点拨:①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宣示我们党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坚定决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探究二:知识探究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点拨: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探究三:相关链接探究四:探究分享(1)两地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 (2)这些措施对于其他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有什么借鉴意义 点拨:(1)①彝族山村依靠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依托得天独厚的草场优势,发展蓄牧业,旅游业,走上了致富路。②新疆地区依托当地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依靠当地的优势资源—阿克苏苹果,与时俱进、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行电商销售新模式。(2)积极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争取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因地制宜,依据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发展电商经济,拓展销售渠道。探究五:知识探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1)经济点拨: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探究六:相关链接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探究七:知识探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2)民生点拨:①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探究八:相关链接探究九:知识探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3)文化点拨:①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②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探究十:知识归纳怎样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点拨: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探究十一:播放视频《习近平时间|这个大家庭,像“石榴籽”抱在一起》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石榴有吉祥的寓意,象征多子多福。习近平总书记巧妙运用石榴“千房同蒂,千子如一”,来比喻我国56个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喻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探究十二:知识探究我们可以为促进民族团结做些什么?点拨:①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平等和团结意识;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③同各种破环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④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多说有利于民族因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⑤积极为维护民族团结献计献策,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贡献。 学生读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当堂达标 见课时训练 认真做题,同桌互改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民族分布的格局,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措施,为促进民族团结做贡献。 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 归纳知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