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课标要求】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问题导学】第一框: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阅读课本P42—46,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为什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发展成就与影响4.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地位、主要内容、核心理念5.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框 全面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课本P47—50 ,回答下列问题: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及重要意义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要求4.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体系构建】【必备知识】必备知识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基本内容(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3)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2.习近平外交思想(1)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2)作用: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3)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仅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而且将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4)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4.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必备知识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2.我们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同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难点突破】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表现或原因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基本 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必要性 ①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②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重大意义 ①这一理念弘扬了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②这一理念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③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着眼于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提示:但并非所有国家都赞同这一主张,一些霸权主义国家力图控制世界)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内涵 五个坚持(课本47页)4、具体措施 (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本48页)5、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也是积极践行者和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①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 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②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当堂达标】1.(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主旨讲话,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向各方发出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的全球文明倡议。这一讲话意味着( )①政党通常有明确的思想主张 ②人类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③政党有崇高的政治目标 ④人类找到了应对各种挑战的策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长安复携手,丝路启新程。”中吉乌公路、中塔公路、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今天的“丝路”,货运列车和直飞航班是当代的“驼队”……从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到2023年召开中国一中亚峰会,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进入一个崭新时代。这是因为,中国与中亚国家( )①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②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③同为发展中国家,有结盟的利益诉求④共同建立起了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当前,碳中和共识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形成,碳中和将重构产业和地区竞争规则,“零碳竞争力”由此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大零碳产业投资,围绕能源转型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展开技术革新。国内一些大型企业积极转型,“零碳工厂”“零碳标准”持续涌现。提升“零碳竞争力”( )①助推能源行业结构性变革 ②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能够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④重塑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1993年至2023年1月,中国累计派出援助圭亚那医疗队18期263人次,在当地乔治敦公立医院、林登地区医院等开展医疗援助。为了帮助更多圭亚那民众,医疗队多次组织对偏远地区或弱势群体的义诊活动,向孤儿院捐赠物资、赠送玩具和文具,为福利院儿童进行全面健康体检。开展对圭亚那的医疗援助( )①增进了中圭两国的文化交流 ②有助于改善圭亚那民生状况③强化了中圭两国的同盟关系 ④创新了南南国家的合作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17·浙江·高考真题)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终极目标的“一带一路”,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为最受欢迎、最有前途的国际公共产品。这表明( )①我国对外活动的落脚点已超越自身的国家利益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③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④我国是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建设者和推动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2·湖南·高考真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多个国际机制青年领域合作文件的制定过程中,积极贡献智慧、提出主张:在全球20多个国家,开展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经济管理等志愿服务;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超越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搭建起“一起向未来”的桥梁。一系列行动展示出中国青年( )①立足各国国家利益,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②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具有全球视野,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④不负未来之托,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使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广西南宁·校联考一模)2023年4月6日,沙特外交大臣和伊朗外交部长在北京举行会晤,这是两国外长7年多来的首次正式会晤。在中国积极斡旋下,中国、沙特和伊朗三国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双边协议,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互派大使。这说明( )①沙特和伊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③国际关系正由全面对抗走向全面合作④中国承担大国责任,是世界和平的推动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4·湖南永州·统考一模)我国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公平正义,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继续践行多边主义,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体现( )①我国在国际重大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②我国倡导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的全球治理观③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3·四川南充·模拟预测)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这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也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本次峰会为加深双方各领域互利合作和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劲动能。这表明中国( )①立足各国国家利益,践行共商共建共享治理原则②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具有全球视野,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④不负未来之托,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3·广东·模拟预测)2022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上,分别提出中方对加强合作的构想,包括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未来三到五年中海合作五大重点领域,得到与会各方响应。这表明( )①建立国际新秩序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②加强合作是各国具有共同利益的基础和前提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汇聚起广泛的力量④中国是致力于推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3·山东青岛·统考三模)某班同学开展以“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为议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资料。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国际局的变化,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要推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新兴领域、周边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新机制新规则,加强国际社会应对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全球性挑战的能力。下列与此议题相符合的观点是( )①增强包容性,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与规则制定权②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是践行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也是全球治理的主体③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推动完善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治理机制④国际经济金融、新兴领域等既是合作新空间,也必将是“零和”博弈的竞技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3·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校考模拟预测)2023年5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高级别官员会议上呼吁苏丹冲突各方展开对话,尽快实现停火。古特雷斯表示,苏丹局势正在恶化,联合国对此深表关切,冲突各方应将苏丹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回到谈判桌前,尽快达成停火协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促进世界发展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②联合国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以及挑战的有效平台③当今世界局部动荡频繁发生,各国应维护人类共同利益④联合国大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3·江苏徐州·徐州市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2022年12月1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就乌克兰危机交换意见时,习近平主席强调,通过政治方式解决乌克兰危机,最符合欧洲利益,最符合亚欧大陆各国共同利益。当前形势下,要避免危机升级扩大,坚持劝和促谈,管控危机外溢影响,警惕阵营对抗风险。中方支持欧盟加大斡旋调解,引领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发挥建设性作用。这表明( )①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②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③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任重道远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3·河北·模拟预测)2023年2月24日,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一周年之际,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以客观公正的立场,提出了标本兼治的危机解决方案。这一方案敦促冲突各方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场,并转向寻求外交解决的途径。材料体现了我国( )①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能在国际事务发挥主导作用 ②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 ③为破解地缘冲突提供了符合冲突各方利益的方案 ④始终立足是非曲直,以和平为目标展现大国担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3·辽宁沈阳·沈阳市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2023年2月21日,中国外交部举办“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蓝厅论坛,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系统阐述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明确了重点合作方向和平台机制。概念文件的发布将有助于进一步凝聚国际共识,推动倡议框架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帮助各国更加有效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各种挑战。全球安全倡议( )①回应和平安全呼唤,展现大国责任担当②说明维护全球安全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③倡导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全球安全④呼吁各国以全球安全作为对外活动的落脚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2022年联合国海洋大会上,为响应大会号召,中国政府提出多项承诺,包括逐步增加海洋卫星遥感公共产品供给,提供多种海洋灾害预警服务等。这表明( )①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与和平②中国在人类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③联合国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平台④中国是联合国改革发展的倡导者和支持者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材料分析题17.(2023秋·江苏南京·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月22日至24日,2023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这也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金砖国家举行的首场线下峰会。本次会晤聚焦金砖机制与非洲大陆更紧密的结合、聚焦发展议题、聚焦包容性的多边主义,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金砖方案”,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能。“中国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在这场对话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戮力同心 携手同行迈向发展共同体》的讲话,提出全球发展倡议。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中国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18.(2023秋·云南昆明·高三云南师大附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截至2023年9月,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多国及多个国际组织在数字经济、标准化建设、知识产权探护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下表展示了中国与某些西方国家在不同合作领域中的表现。公众号:高中试卷君领域 中国 某些西方国家基础设施 我国在沿线国家打造多个铁路国际合作旗舰项目,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雅万高铁全线轨道铺通、中泰铁路建造稳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已顺利完工并移交通车… 往往不会选择耗时耗力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更青睐于投资金融服务等容易赚快钱的领域贷款援助 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追加任何意图干涉他国的强制性条款 往往附加强制性政治条款,干涉东道主国的国内政治经济事务项目合作 高度重视开放合作,我国已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80多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23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与包括发达经济体在内的第三方开展了大量合作 在项目建设中具有明显的排他性特征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发展中展示了“某些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风格。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对此加以阐释。19.(2023秋·山西大同·高三统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联合国大会于2010年7月28日通过决议,确认“享有安全和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的权利是一项人权”。到2030年,将有16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28亿人将缺乏水卫生设施。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将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纳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向所有人提供安全、清洁、容易获得和负担得起的饮水和卫生设施。2017年5月,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正式成立。致力于披露水污染、遏制污染蔓延;为农村孩子送去安全水,让孩子们有水可用、有安全水可用;强有力配合支持国家治理污染行动,配合社会提高水安全意识,共同捍卫生态底线。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2023年3月22日至3月24日,联合国水事会议在美国纽约召开,向全球征集水安全治理建议。请写出你的建议要点。参考答案:1.A【详解】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向各方发出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的全球文明倡议,表明政党通常有明确的思想主张,①正确。②: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这一倡议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②正确。③:政党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但并不是所有的政党都有崇高的政治目标,③错误。④:中国共产党发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旨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不是找到了人类应对各种挑战的策略,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点睛】2.A【详解】①②: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到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有历史渊源,同时存在共同的国家利益,中国同中亚合作能够促进双方的发展,①②符合题意。③:我国外交活动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我国坚持不结盟原则,③表述错误。④:目前新的全球治理体系尚未建立,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3.B【详解】①③:根据材料中,“碳中和将重构产业和地区竞争规则”,“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大零碳产业投资,国内一些大型企业积极转型”等,可知提升“零碳竞争力”有利于助推能源行业结构性变革;根据材料中,“零碳竞争力”由此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可知提升“零碳竞争力”能够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①③正确。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提升“零碳竞争力”的目的,②排除。④:提升“零碳竞争力”并不能重塑世界经济发展格局,该选项夸大了其作用,④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4.A【详解】①②:中国派出医疗队开展医疗援助,组织义诊活动,捐赠物资、赠送玩具和文具以及健康体检等,有利于增进中圭两国的文化交流,改善圭亚那民生状况,①②正确。③: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结盟,中圭两国不属于同盟关系,③排除。④:中国与圭亚那同属发展中国家,属于南南合作,但材料表明并没有创新合作形式,④排除。故本题选A。5.D【详解】①:维护国家利益始终是我国对外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①排除。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材料不体现,材料也无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否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②排除。③④:由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坚持互利合作共赢,契合和平发展主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而得到国际社会的点赞与认可,这表明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我国是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建设者和推动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D【详解】①:中国青年应立足我国国家利益,维护我国国家利益,而不是立足各国国家利益,故①错误。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青年,故②错误。③④: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多个国际机制青年领域合作文件的制定过程中,积极贡献智慧、提出主张,说明了中国青年积极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勇于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使命,故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7.C【详解】①:世界各个国家在根本利益上是不一致的,沙特、伊朗只是存在共同利益,①说法错误。②: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是“沙伊”复交的重要原因,②符合题意。③: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由全面对抗走向全面合作”说法错误,③排除。④:积极促进“沙伊”复交,说明中国承担大国责任,是世界和平的推动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8.B【详解】①③:我国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继续践行多边主义,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体现我国在国际重大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故①③正确。②:我国倡导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故②错误。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9.D【详解】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应该立足本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立足各国国家利益,①错误。②国家之间的合作,未涉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②不符合题意。③:本次峰会为加深双方各领域互利合作和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劲动能,体现了中国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全球视野,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③正确。④:本次峰会为加深双方各领域互利合作和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劲动能,体现了中国不负未来之托,坚持合作共赢,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④正确。故本题选D。10.D【详解】①:材料强调中阿合作和中海合作,我们努力构建国际新秩序,但是“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的说法不符合现实,①不符合题意。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错误。③④:习主席提出的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未来三到五年中海合作五大重点领域,得到与会各方响应。这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汇聚起广泛的力量;中国是致力于推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为世界的稳定繁荣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1.B【详解】①: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要推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新兴领域、周边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新机制新规则,①符合题意。②: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的核心机制和最佳场所,而不是国际组织,②说法错误。③: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体现了积极推动完善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治理机制,③符合题意。④:材料体现的是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不涉及“零和”博弈的理念,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2.C【详解】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高级别官员会议上呼吁苏丹冲突各方展开对话,尽快实现停火,体现了联合国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以及挑战的有效平台,②符合题意。③:苏丹发生冲突,人道主义危机严重,这说明当今世界局部动荡频繁发生,各国应维护人类共同利益,③符合题意。①:材料讲的是和平问题,未涉及世界发展问题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①不符合题意。④:联合国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3.C【详解】①:材料未体现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①不符合题意。②④: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发挥建设性作用。说明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④正确。③:材料强调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任重道远,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4.D【详解】①: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能在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①排除。②:材料没有涉及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②排除。③④: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以客观公正的立场,提出了标本兼治的危机解决方案。这一方案敦促冲突各方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场,并转向寻求外交解决的途径。材料体现了我国为破解地缘冲突提供了符合冲突各方利益的方案,始终立足是非曲直,以和平为目标展现大国担当,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5.B【详解】①③:蓝厅论坛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系统阐述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帮助各国更加有效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各种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这坚持了真正的多边主义,回应和平安全呼唤,展现大国责任担当,有利于维护全球安全,①③入选。②:世界的和平因素超过战争因素,绝大多数国家追求世界和平,但是并不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②不选。④:维护本国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不选。故本题选B。16.C【详解】②③:2022年联合国海洋大会上,为响应大会号召,中国政府提出多项承诺,这表明联合国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平台;中国政府的提出的包括逐步增加海洋卫星遥感公共产品供给,提供多种海洋灾害预警服务等承诺,说明中国在人类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②③符合题意。①:联合国海洋大会是海洋可持续发展领域最重要的国际会议,材料并不涉及“实现共同安全与和平”,①不符合题意。④:材料并没有涉及到联合国改革,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7.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的体现。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求合作、谋发展是时代潮流,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不得人心。“中国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加强发展中国家合作,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联合自强,成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中国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有利于完善全球治理,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发展愿望,“中国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通过合作能够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符合各自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分析】背景素材: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考点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等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知识限定为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获取材料关键词,对应相应知识点进行具体分析原因。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国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可联系我国外交政策及其宗旨、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关键词②:聚焦发展议题、聚焦包容性的多边主义→可联系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8.①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中国与某些西方国家的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追求、对外政策也不同。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发展中高度重视与其他国家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而某些西方国家则一味追求“本国利益优先”。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发展中,对很多国家进行贷款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而某些西方国家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他国内政,这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发展中,以实际行动推进“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展现了我国的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为新的国际秩序的构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分析】背景素材:中国推进“一带一路”考点考查:世界多极化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高度重视开放合作,我国已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80多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23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可联系教材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关键词②:我国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追加任何意图干涉他国的强制性条款,某些西方国际往往附加强制性政治条款,干涉东道主国的国内政治经济事务→可联系教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发展中,对很多国家进行贷款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而某些西方国家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他国内政,这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关键词③:我国在沿线国家打造多个铁路国际合作旗舰项目,而某些西方国家往往不会选择耗时耗力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更青睐于投资金融服务等容易赚快钱的领域。→可联系教材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发展中,以实际行动推进“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展现了我国的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为新的国际秩序的构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9.①国际社会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推动建立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更好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②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际和平事业发展,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③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由各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参与全球事务,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分析】背景素材:全球水安全治理考点考查: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就全球水安全治理写出自己的建议要点,知识角度限定为我国政治制度,可用的知识要点是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答时,获取材料信息,多角度结合知识要点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承诺向所有人提供安全、清洁、容易获得和负担得起的饮水和卫生设施→可联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社会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推动建立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更好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关键词②:中国成立水安全公益基金,致力于披露水污染、遏制污染蔓延;为农村孩子送去安全水,让孩子们有水可用、有安全水可用;强有力配合支持国家治理污染行动,配合社会提高水安全意识,共同捍卫生态底线→可联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关键词③:强有力配合支持国家治理污染行动,配合社会提高水安全意识,共同捍卫生态底线→可联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要求: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由各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参与全球事务,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的结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