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第三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上册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第三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教案
教材分析
我国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史,丰厚的历史文化值得每一位中国人为之自豪。为了让学生习得民族文化知识的同时,能感悟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我选择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为教学内容,以博物馆为落脚点,探索开展体验延伸课,设计分层次、多形式的作业,帮助学生探索生活,热爱祖国。
本单元以“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为题,由美丽文字、古代科技、传统美德三课组成,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古代科技和文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探究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其中,第九课内容涵盖众多,包含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古代技术创造和四大发明四部分。道法课有别于科学课和历史课,本课教学重在挖掘科技发明过程中的璀璨精神,以及传承给世人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我计划以三课时开展本课教学:
第一课时——认识古代科技巨人 了解特色古代科学
第二课时——认识古代技术创造 了解中国四大发明
第三课时——走进博物馆 探索科技文化
其中,前两课时为常规教学课,第三课时为体验延伸课,进行复习回顾与自我展示。
学情分析
(1)能力水平:五年级学生步入小学高段,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相较以往有所提高,但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比较直接和浅显,从历史人物或故事中逐步领悟民族精神和优秀品德对他们而言有一定难度,在进行探究活动时缺乏科学的方法。因此,本课培养学生用合适方法进行探究,发现古代历史长河中的闪光点。
(2)知识储备:学生对本课中大量提及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和科学家了解不多,最熟悉四大发明这部分内容,其余大多处于“听过但不清楚”的程度。教材中的拓展资料多而杂,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所取舍、分清主次,通过活动让学生没有畏难情绪,主动了解而非被动听。
(3)学习兴趣:五年级学生在道法课堂上大多非常活跃,对课本知识充满兴趣,抱有好奇心,因此在课上应当引入生活材料,鼓励小组合作,为学生创造充足的空间自我表达和相互评价。
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①政治认同: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科技成果,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感到自豪,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
②道德修养:认识到博物馆给公民生活带来的意义,自觉遵守参观秩序。
③法治观念:知道破坏文物要承担责任,形成守法意识。
④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持之以恒、勇往直前、敢于创新的能力
⑤责任意识:理解文物的珍贵性,自觉保护文物。
(2)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科技人物和成果。
(3)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持之以恒、敢于创新,增强对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第二课时结束后,布置课后作业,利用国庆假期选做拓展性作业。
2.导入
(1)师:中国古有四大发明,分别为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有谁知道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是什么吗?(生自由回答)
(2)视频:《新四大发明科普小动画》
(3)师:从古代到现代,勤劳的中华民族因为坚持不懈、因为勇于创新,取得了无数的科技成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寻中华文明的科技历史吧。
3.活动一:细读书中史 悟科技巨人之精神
(1)展示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画像,猜一猜。
(2)师:光辉的业绩背后离不开伟大的科技巨人,哪些科学家曾给你带来深刻印象?
(3)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基础性作业。(5分钟左右)
(4)说一说:这些科技巨人都有怎样的成就,对你有何启示?
张衡、祖冲之、李时珍、华佗、孙思邈、屠呦呦。
(5)小结:这些了不起的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献身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帮助了无数处于危难之中的人们。
4.活动二:走进博物馆 绘新时代科技画卷
(1)师:其实中国的科技发明远不止于此。博物馆的存在让历史文物的生命不断延长,走进博物馆,我们或许能了解到更多中华历史文化和科技成就。
(2)学生展示拓展性作业,教师评价。
提示:参观过程,印象深刻的科技元素对中华文明的收获和感悟。
(3)小结:博物馆就像一部立体的百科全书,它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之门,探寻更精彩的世界,同学们的所看所听所得,正是在一笔笔绘制新时代的科技画卷。
5.活动三:展望未来日 记创新者梦想计划
(1)师:中国人民有着无穷的创造力,从古代到现代,我们拥有许多让大家自豪的发明创造,它们改变了中国,影响着世界,未来也会继续创造更多,而在座的同学们就是这创造的关键。你有什么样的科技梦想呢?你将会为此付出怎样的努力?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下自己的创新科技梦想,互相分享。
(3)本课总结:中国古代优秀科技成果沿用至今,科技巨人们的创新精神与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样延续在中华儿女的骨子里,只要有梦并不断践行,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实现自己人生的“发明创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