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4.10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上册4.10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教案

资源简介

10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的第三个主题《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的第三个话题。本主题由三个板块组成,“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第三课时的教学围绕版块三的内容展开。
本课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我们的国家”第9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第三版块的话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这个版块选取了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方面的故事及相关传统美德格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个人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荣辱与共,进而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传统美德,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
教学目标
1.积累并理解爱国名言,进而明白爱国的意思。
2.通过搜集、整理、探究爱国的原因,说明人民和国家命运与共的关系,深入理解为什么要爱国,激发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3.举例说说中华传统美德在国家情怀中的具体表现,能够认同并愿意将爱国情怀落实到日常的爱国言行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自主合作、主动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个人和国家命运与共的关系,举例说说爱国的不同表现,树立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提高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意识;能够认同并愿意将爱国情怀落实到日常的爱国言行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一)关注校园文化
1.教师展示石码中心小学(锦江校区)外墙一整排的“古文”挂图,让学生学会留意显性的校园文化,再次感受浓厚的校园文化。
2.教师告诉学生积累古文、名言的好处,由“校园文化”过渡到“积累爱国名言”。
(二)爱国名言大比拼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游戏规则。
2.全班参与“爱国名言大比拼”的闯关游戏。
3.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进行不同形式的奖励。
4.上课时间到时,宣布今天的“爱国名言大比拼”结束。
揭示课题
1.教师引导学生读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教师追问:这句话是谁说的呢?学生回答:顾炎武。
3.那这句话到底在表达怎样的爱国情怀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的第三课时。(板贴:课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4.教师引导学生大声齐读课题。
教学新课
活动一、明爱国之意
(一)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89页“阅读角”内容,并从中找出答案:“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责任”。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责任。”
教师提问:谁有责任?我有责任吗?你呢?爸妈呢?国家领导人呢?门口的保安呢?分别有哪些责任?
小结:国家的兴旺与衰亡,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所有人、每个人都有责任。(板书:责任)
(二)理解“爱国”的意思。
1.教师提问学生:什么是爱国呢?说说你的理解。三四位同学回答,教师进行相应的评价。(老师可以提供回答的格式:我觉得_____是爱国)
2.教师引导学生从书本第89页中找出“爱国是什么”,并用横线“____”画出来。学生找出相应句子:“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四、解决问题
活动二、探爱国之因
(一)辨析两句格言
1.教师引导学生读两句格言,女生读第一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男生读第二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学生思考自己赞同哪一个观点,并说出理由。
教师请两三位同学回答,并给与学生相应的评价。
(二)了解爱国者爱国故事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9页阅读角《鲁女爱国》,并提出阅读要求:小声阅读,边读边思考,鲁女的哪句话可说明国家和人民的关系。
2.教师追问:鲁国国君年老,而太子年幼,国家和人民可能会面临什么危难?
(三)了解当今国家的富强
1.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疫情期间国家为百姓所做的贡献。
提问学生:你们从这个视频中知道了什么?
2.教师追问:14亿人口的大国啊,为何只有中国能做到?
3.小组活动
课前,老师布置你们去收集疫情期间,祖国在经济、医疗、科技、管控等方面中体现的强大。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对祖国的国:听完大家的汇报,我们再次感受祖国的强大,此时,你想对祖国说些什么
活动三、践爱国之行
(一)展示图片集
1.教师展示疫情期间,各行各业的爱国行动图片集。
2.追问:他们是谁,在做些什么?学生选择一两图说一说。
3.赞扬:他们都是有责任担当的人(板书:担当)
4.思考:通过所有人的努力,如今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为何现在每天上学还要体温测试,为何每周还要抽调一部分人进行常规核酸检测?为何离开漳州还要报备呢?为何高速路口还要进行落地检呢。
学生分析原因,教师引导得出这就是具备忧患意识。(板书:忧患意识)
(二)了解爱国的不同表现
1.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第90页的段落。(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维护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的利益,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在安定之时奉公守法。)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活动园——战争时代和和平时代的爱国的表现。
提出阅读要求:默读,思考旁边的问题,并完成预习单的练习(图文选择)。
学生汇报预习单的完成情况。谈谈对战争时代、和平时代爱国表现的理解。(板贴:爱心形状)
小结:看来不同时代对爱国的要求有所不同。
(三)拓展延伸
1.展示三幅图,学生说出自己能做的事情。
①图一(自己):学生感冒捂住口鼻图 。
教师拓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爱自己也是爱国的表现。
②图二(学校):学生打扫教室卫生图。
教师拓展:环境卫生靠大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③图二(社会):绿色出行图 。
教师拓展:遵纪守法显文明
2. 教师推荐“爱国行动践行表”,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践行表,学生分享自己的践行表内容。
3. 教师播放祖国强大的短视频。
总结课文
1.教师根据板书对今天的教学内容做总结。(知道了什么是爱国,知道了为什么要爱国,知道了怎么爱国)
2.师生共唱《我和我的祖国》。
作业
1.阅读“天下为公”。
2.丰富爱国行动践行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