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萍水相逢 舸舰迷津 高鹏满座 时矫首而暇观
B.逸兴遄飞 躬逢胜饯 投笔从戎 川泽纡其骇瞩
C.义愤填赝 天高地炯 钟鸣顶食 恨晨光之曦微
D.俊采星弛 藕断丝联 穷且益艰 饮壶觞以自酌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在描写初到家中的情景时,选取了几个典型的生活场景,行文继续保持前文急促的节奏,有力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B.《滕王阁序》是序文,也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语辞华美,作者行文主旨明确——抒发对祖国壮美河山与人文景观的热爱之情。
C.《逍遥游》浪漫气息浓厚,突出体现了《庄子》富于想像力,诗意与哲理交融的特点。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展开了奇思遐想,运用高度夸张的手法,创造了奇幻的艺术境界。
D.《陈情表》采用了融情于事、融理于情的艺术手法。其中事是基础,理是媒介,情是目的,且三者水乳交融,表现了作者高明的陈说技巧。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②眷然有归欤之情 ③家叔以余贫苦 ④农人告余以春及
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C.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D.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悦亲戚之情话 B.将有事于西畴
C.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D.善万物之得时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眷然有归欤之情 ②知来者之可追
B.①家叔以余贫苦 ②木欣欣以向荣
C.①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
D.①觉今是而昨非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
A.足以极视听之娱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C.感吾生之行休
D.悦亲戚之情话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_____出的空中阁楼。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桃花源”。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_____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______地搞改革,结果却引来了各种麻烦。陶渊明因不愿向督邮“折腰”,当天即辞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种地、读书、思考,终于在他57岁时写成_______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让人们在乱世中看到一束光。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 心灵。( )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虚构 参加 大张旗鼓 脍炙人口
B.幻化 参与 大刀阔斧 脍炙人口
C.幻化 参加 大张旗鼓 喜闻乐见
D.虚构 参与 大刀阔斧 喜闻乐见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把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B.人们从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中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C.不同的“桃花源”,反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D.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种山水布景、一个社会模式、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B.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个从来没有的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C.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种从来没有的山水布景、社会模式、人生哲学,在后人心中深深地植根。
D.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载:一边。
B.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盈:满溢。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命:安排。
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期:约定。
11.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开篇破空而来,喊出久郁心中的志向:“归去来兮!”再回首在官时日,作者用“心为形役”的痛苦自责之词,做了精辟的总结。
B.小舟漂摇,衣袂飘飘,写尽归田的欢愉,与“惆怅而独悲”的做官心境形成 鲜明对比,一“问”一“恨”,显归意之坚,归心之切。
C.“松菊犹存”似说坚贞芬芳的节操仍在,“出岫”之云,“倦飞”之鸟,犹言做官本来无心,“流憩”“遐观”“盘桓”,其实是作者遗世独立生活的写照。
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作者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得到皇帝的器重赏识,而是回归田园,乐天安命享余生。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奚惆怅而独悲 B.善万物之得时
C.僮仆欢迎 D.悦亲戚之情话
13.将以下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四、情景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倦鸟回还的句子是 , 。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达即便困厄难通,都应保持远大崇高的志向的句子是 , 。
(3)《陈情表》中总写自己命运坎坷,早年不幸的句子是 , 。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之成理,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15.两位作者的观点有何不同?
16.对二人的观点作一简明评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7.前四句诗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18.这首诗的关键词是哪个?联系《归园田居》,说说这首诗景物描写的含义。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D
6.C
7.B 8.D 9.D
10.D 11.D 12.D 13.(1)我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2)(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
14.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15.杜诗:兵家胜败是不能预期的,项羽虽然兵败,但江东子弟还有不少人才,卷土重来,说不定还可以转败为胜。王诗:项羽兵败势难挽回,虽然江东还有很多子弟,但也没有人肯跟他再干了。 16.杜诗主张百折不挠、败不气馁的精神,这点值得肯定。王诗指出项羽兵败在于失去民心,警世作用更为深刻。
17.(1)前四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2)“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18.关键词是“心远”二字,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诗人的思想超凡脱俗才能感受到的。从《归园田居》可以看出陶渊明摆脱污浊的官场,过上田园生活的愉快心情。《饮酒》正是写在欣赏农村自然景物中所领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采菊,南山,山气,夕阳,飞鸟,这些景物描写都寄托着诗人超凡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快的心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