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

资源简介

6.2共筑生命家园
---保护嘉陵江 我们在行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嘉陵江现状探索,理解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紧密关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措施,明确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3. 在探讨保护嘉陵江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理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明确实现中华民族赓续发展的路径是绿色发展,提升学生公共参与的实际能力,把绿色发展的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老师:1.教学课件;2.有关嘉陵江的多媒体材料。
学生:关于保护嘉陵江,共筑生命家园的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请欣赏图片(PPT展示嘉陵江美景),千百年前诗人李商隐经停此处,注目脚下江水,不禁留下了这样的感慨“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这么美的地方,同学们知道是哪里吗?
生:嘉陵江
师:嘉陵江水,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这美丽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乡!
师过渡:昔日美丽的家乡,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家乡,如今已经“伤痕累累”,我们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让我们的家乡“不堪重负”!
活动一:思往昔---谋改革发展之道
1.问题放大镜(调研现状分享)
根据课前调研,请小组讨论汇报嘉陵江鱼类遭到破坏的原因:(学习单)(学生小组合作,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归纳整理,填写学习单并汇报)
蓝天组:渔民们见利忘义,在禁渔期仍然放不下手中的“利器”,无视法律的存在。
白云组:捕鱼人疯狂捕捞,用极细的渔网,对小鱼赶尽杀绝。
师补充过渡:大家课前调研的很充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加速了鱼类的灭亡。还有补充吗?
江河组:工业乱排乱放,污染了水源,大批的水生动植物死亡,惨不忍睹。
大地组:人类乱丢乱扔,江面的漂浮物遮蔽了鱼类的天空。
师小结
2.鱼儿的自述(情景剧再现鱼类遭迫害)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听嘉陵江的鱼儿听了我们的讨论也想加入我们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鱼大哥:唉,我的妻子死于中毒,可怜了我的孩子,它还那么小就被人类捕捞走了,我也是死里逃生,才保住了一条生命,可是家人都离我远去了......
鱼小妹:鱼大哥,我的妈妈也因为工厂的排放得肺结核走了,今天中午我正在睡觉时,忽然一大团垃圾重重地砸在我头上,现在我的头还晕乎乎的呢!
鱼小弟:我的家没了,呜呜呜......前不久,河里来了一个背大机器的人,那机器发出呜呜的响声,所到之处,伙伴们纷纷泛起白肚皮,幸好我发现得早,一溜烟地逃跑了,我好害怕啊!
师:看完情景剧,我看到同学们的表情都严肃了起来,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学生谈感悟。
师过渡:是啊,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就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看来保护鱼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筑生命家园,已经迫在眉睫了!
活动二:观今时---持和谐共生之道(怎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师过渡:牵一发而动全身,嘉陵江的不和谐因素远不止于此,接下来请大家当小医生来诊断一下嘉陵江的“病情”,一起来看下病历信息。
采砂采矿方面
嘉陵江上游陕甘两地是我国主要的铅锌矿产区之一, 30余年开发形成大量尾矿库。沿江、沿线、沿城的产业布局,造成原油管道泄漏、尾矿库环境安全、危险化学品企业环境安全、交通事故引发次生环境污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五大类环境风险。2013—2018年,嘉陵江上游接连发生柴油泄漏、铊污染、锑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跨区域流域环境污染事件,多次造成嘉陵江上游城市饮用水污染,对沿江居民饮用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
近年来,随着人口快速增长,沿江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嘉陵江流域湿地大面积萎缩,部分流域重要生态功能缺失,滑坡泥石流多发,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查阅文献获知,2015年嘉陵江中游湿地面积仅为5000hm2左右,与1996年相比减少了60%。湿地面积萎缩导致生态环境功能退化,湿地植被群落结构改变、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明显下降。
(3)水资源过渡开发
嘉陵江水利设施众多,全江渠化682.8km,广元至重庆段建设16级梯级航电枢纽,平均间隔43km。嘉陵江经全江渠化后,上游蓄水水位升高,浸没地形成沼泽带,大坝下游则形成约10km的“脱水段”,水流速度变低、河流连续性被阻断。由于梯级航电工程的实施和人类活动,嘉陵江水域环境受到破坏,下游河段生态流量不足,其水生植物体系、生物种群结构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鱼类生境破坏严重,珍稀保护鱼类存活状况差,鱼类种类减少。
(4)水污染防治联动机制不完善
嘉陵江流域跨省、市、县/区较多,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参差不齐,治理力度及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的整体性、关联性和要素多元性等属性决定了治理过程中必然涉及多区域、多部门、多主体统筹协调,流域生态环境的系统保护和治理需要流域上下游协作联动。尽管全流域基本建成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机制,但左右岸、干支流的系统谋划不足,城市在流域综合治理方面的沟通机制需进一步完善,跨省域、跨界协调监管措施与智慧决策手段欠缺,环境风险趋高与流域管理创新不足的矛盾突出,联防联控制度需落地落实。
生:根据“病例”信息各抒己见,谈看法观点。
师小结:面对如此多的不和谐因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制作的宣传海报(各小组分别模拟不同类群的人,应该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师过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1)渔民代表
严格要求自身,严禁 “电、毒、炸”鱼和非法网具等非法捕捞行为,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工厂代表
强化市场主体责任意识,严禁乱排乱放,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并进一步巩固禁渔成效。
(3)执法部门代表
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树牢高质量发展理念,把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做到立说立行抓整改、聚焦聚力抓整改、保质保量抓整改,用实际行动修复生态之痛。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协同联动压实责任,推动齐抓共管,跟踪督办严肃问责,推动整改到位。
师小结: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活动三:望未来---走绿色发展大道
师过渡: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1. 近日,在嘉陵江边展开了一场“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激烈辩论,正反双方各执一词,让我们一起走进新闻.......(制作小视频播放)看着同学们若有所思的样子....理不辩则不明,让我们为观点寻找...... 寻找证据,走绿色发展道路,完成辩论!
生1论点: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2论点: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生3论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师小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华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吕氏春秋》中就有“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质朴睿智的自然观,给人以深刻的警醒和启迪!
2.签订《全人类共筑生命家园倡议书》
师小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共筑生命家园!
作业布置
课下带着我们的宣传海报带到各类人群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并与之签订《全人类共筑生命家园倡议书》。
板书设计
共筑生命家园
---保护嘉陵江 我们在行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板贴)
双手捧地球(图片)
建设生态文明(板贴) 走绿色发展道路(板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