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我国的社会保障温故知新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2.按劳分配地位形式、意义是什么 3.按要生产素分配形式,意义 4.我国居民收入途径有哪种?5.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新课讲授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二框 我国的社会保障课程标准1.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政策。2.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重点:1.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2.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难点:社会保障的作用和意义教学重难点课前预习:阅读课本,找出下面的答案1.了解社会保障的作用2.阐释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及其含义。3.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01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相 关 链 接 P49以上对话涉及哪些社会保障形式?这些社会保障发挥了什么作用?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体系 。责任主体建立主体建立依据1、社会保障的原因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2、社会保障的地位(1)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作用。(3)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通过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作用(2)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发挥收入分配调节器作用,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调节功能稳定功能互助功能补充性社会保障基本保障(1)社会保险(核心)(2)社会救助(历史最悠久)(3)社会福利(最高层次)(4)社会优抚(特殊形式)4.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5)其他社会保障形式企业年金社区服务(1)地位: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2)内容: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3)含义:它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1)社会保险资金来源保障对象一、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性质 自愿的市场行为 具有强制性和福利性质经营目标 追求利润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经营方式 保险公司经营 由国家经办费用来源 全部由个人承担 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摊保障对象 签订保险合同并按照约定缴费的人 法律规定有权利享受社会保险的人保障水平 满足被保险人的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相 关 链 接 P51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有着明显的区别。(2)社会救助(1)含义:它是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2)地位: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3)作用: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4)内容: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相关链接)“4最”保障对象资金来源(1)含义:社会福利是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2)作用: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3)地位: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3)社会福利(学生证优惠、助学金、奖学金等)资金来源保障对象(弱势群体)(4)社会优抚(1)含义: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2)地位:特殊社会保障。保障对象资金来源社会保障 地位特点 资金来源 保障对象 作用 内容(形式)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当堂训练: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核心政府、单位、个人共同等集资金公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最后一道防线,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保障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最高层次政府和社会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福利津贴特殊的社会保障,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国家和社会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使其得到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练一练判断下列各项属于哪一类社会保障?(1)失业期间可从政府处领取失业金。(2)消防战士家属获得抚恤金。(3)国有企业职工的取暖补贴。(4)云南地震灾区得到政府救助。(5)65岁以上老人发放公交免费乘车卡。(6)对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社会保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①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其直接目的是激励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客观上会提高劳动者的退休养老金水平。②社区服务:是在政府指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在城乡一定层次的社区内以全体社区居民为对象,以特殊群体为重点,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向他们提供福利性服务的一种社会化保障机制。(5)社会保障的其他形式0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 关 链 接 P49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如何不断完善,实现社会公平的?1、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2)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材料一 二战后,一些欧洲国家进入经济高增长阶段,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公民享有免费的医疗、悠长的假期、长期的失业救济等,这被称为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 “与其去做1欧元1小时的体力活,不如躺在家里拿救济金”成为一些人的心态写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些国家的高福利政策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思考:社会保障是不是越高越好?材料二 部分群众不顾我国当前刚刚脱贫的现实状况,要求效仿北欧的高福利,实行更大力度的社会保障。[探究与分享]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符合国情)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社会保障即使建立起来也无法维持。郝妈妈说:我每月要缴纳好几百块的养老保险费,要到五六十岁才能领。我还要缴好多年,太影响当前的生活质量了,也不划算!我都想去退保!我们老板也说过:“给员工缴纳社保,导致我们企业的压力也很大,这个应该由政府做。”3、权责统一原则: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原因:①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②同时,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民:就是要把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都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不分城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一个都不能少。统筹城乡:实现城乡各类群体的全覆盖,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更好地适应人员跨城乡、跨地区、跨就业形态流动的形势,稳步提高各险种的统筹层次,整合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办法。公平统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关系均衡、平等、公正和透明,基础养老金实行全国统筹,城乡医保制度与管理的整合等可持续:则是强调制度要着眼长远,安全,可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等途径,夯实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4、总要求思维导图我国的社会保障功能形式完善措施社会福利(最高)社会保险(核心)社会救助(最低)社会优抚(特殊)1、保障基本社会权利(稳定功能)2、调节不同社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调节功能)3、发挥社会互助功能,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互助功能)1、确保每个公民公平享受相应社会保障权益2、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3、做到权责清晰4、全面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1.2023·湖南岳阳模拟)近年,G市全面实现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全面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深入开展“救急难”工作,进一步织牢织密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这表明( )①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的最后防线②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③社会保障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生存危机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当堂检测2. (2023·重庆高三质检)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我国已建立起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险,以利于社会正常运转。以下对“适度”理解正确的是( )①与企业经营状况相适应②与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相适应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④与社会成员的当前生活水平相适应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当堂检测C3. (2023·河北省沧州市高三摸底)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山东省不断健全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成了包括12个部门48类1 900余万条信息的山东社会救助对象主题库。2022年已下发重点人员信息44.8万条,新纳入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6.4万人。山东省健全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旨在( )①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②综合运用国民收入三次分配以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③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发挥“最后一道防线”作用.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当堂检测D2023祝您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