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我们是未成年人》,明确“我们”是未成年人,教育学生既要有权利意识,也要有义务观念。其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知道,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首先,通过以“活动园”中家长关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的看法为引子,引导学生讨论“与成人相比较,未成年人具有的特殊之处”。其次通过“知识窗”的学习,明确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最后,通过“活动园”中王阿姨与邻居刘律师的聊天,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教学目标】1、分析比较,了解未成年人的含义与特殊性;情景探究,指导成年之前不同年龄节点在法律上的意义,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护的意义;-----教学重点2、尝试收集与处理信息,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逐步提升法治意识。-----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遵循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学习一一交流合作一一深度探究一一联系实际,情感升华”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采用的学法主要是自主探究、大胆质疑,合作交流。【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发思考,明确探知的目标。1、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一课《我们受特殊保护》,本课共安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我们是未成年人”,第二部分是“专门法律来保护”,第三部分是“特殊关爱 助我成长”,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容-----我们是未成年人和专门法律来保护。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从本课学习中探知哪些问题呢?预设:什么未成年人?我们是未成年人吗?哪些人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有哪些特殊保护?未成年人为什么要特殊保护?教师评价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1)什么是未成年人?我们小孩子是未成年人吗?(2)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受到特殊保护?(3)未成年人都有哪些特殊的保护?今天我们就带着你们这些心中的疑问,共同来学习《我们是未成年人》这一课内容,来解决我们提出的这3个问题。二、学生自由自主学习探知:1、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72---P75的内容,尝试自己寻找解决以上提出的3个问题。边阅读边圈画批注一些重点的知识点。2、问题竞答的形式检测学生的阅读认知情况:检测题:一、分析判断,并说出相关的法律依据:1、世界各个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年龄规定都是一样的,法律统一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2、小强今年12岁了,因为是未成年人,所以可以不做家务,小强的饮食起居应该完全由父母来负责。3、我今年12月份马上就12周岁了,这个周末我准备约几个朋友一起骑车去郊游。4、李凯哥哥对他弟弟说:“你今年才15岁,属于未成年人,打架是不犯法的。”5、晓梅今年14岁,上八年级,家里有弟弟妹妹,非常淘气,经常影响她学习,她很烦,想让爸爸给她租一个房子,方便自己学习。6、王海涛今年不满8周岁,因为打架,把同学的头打破住院了,花去了近2000元的医疗费,因为王海涛属于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所以不承担任何责任。(教师再次讲解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内涵及区别) 7、安徽山区的李龙逸今年6岁半了,但是由于家里孩子多,负担重,爸爸让李龙逸在家看管2岁的妹妹,就没让他去上学。8、张毅今年17岁了,准备和全家人一起乘飞机去北京旅游,但是因为张毅未满18岁,没有居民身份证无法办理飞机票而放弃了这次外出旅行。9、龚佳成17岁,学习成绩不好,想退学参军,爸爸同意了儿子的请求。二、思考解答:1.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受特殊保护呢?(课前同学们采访爸妈,已经了解了未成年人的特殊性,现在我们共同交流一下)预设: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尝试一下。社会经验少,是非观正在形成中自制力差,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等身体心理,发育不成熟,做事容易冲动。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弱,容易上当受骗思考问题,不周全2.教师深入引导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的原因。点拨引导学生再次阅读P74及P77活动园内容,更深入寻找其中的原因。出示国家统计数据:近几年统计未成年人受伤害或犯罪的数据及相关视频。P74及P77活动园内容3、未成年人受到国家哪些法律保护?预设:《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三、拓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部分法律知识,从而树立法治意识。1、拓展了解有关具体的法律知识:①课件出示:有关法律条文,学生初步了解部分法律知识。如:第十一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校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九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②播放视频:补充学习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知识。四、情景探究,学法用法,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1.案例分析,解决问题:视频播放:13岁打人事件,该怎么处理是合法的?2、学生发表各自观点,重点说出有关法律依据。3、教师点拨引导并总结。五、总结升华: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我国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因为身体、心理、思想、知识贮备、生活技能等方面的不健全不完备,而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侵害和误导,让未成年人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所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所以,作为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未成年人,一定要学习法律、懂得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工具来保护好我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愉快幸福。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我们国家不仅仅在法律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而且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探究“社会方面”为保护未成人都有那些具体的政策要求和做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