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幼儿的情绪 教案 - 《幼儿心理学》同步教学(人大版·202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 幼儿的情绪 教案 - 《幼儿心理学》同步教学(人大版·2021)

资源简介

第七章 幼儿的情绪、情感与意志
一、教学内容:
节次 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第一节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4 1.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和特点? 2.如何调节幼儿的负面情绪和情感。
第二节幼儿的意志 4 1.什么是意志? 2.意志分别具有哪些品质? 3.幼儿意志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幼儿意志的发展特点
2.掌握培养幼儿情绪情感的方法,通过情境角色表演,能灵活运用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和培养方法。
3.掌握意志的分类
4.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三、教学重点
1.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2.幼儿意志的发展特点
四、教学难点
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直观呈现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讲授新课】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由某种外在的刺激或内在的身体状况作用所引起的体验。
(一)情绪和情感的特点
情绪和情感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活动、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
主观体验是情绪和情感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是个体对不同事物的自我感受与体验,它涉及人的认知活动以及对认知结果所进行的评价。
2.具有明显的机体变化和生理唤醒状态
表情是明显的情绪和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它通过面部肌肉、身体姿势和语言、语调等方面的变化表现出来,在情绪和情感中具有传递自身体验的独特作用。
3.具有独特的生理机制
在情绪和情感活动过程中,大脑皮层以及大脑皮层以下的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网状系统等起着特定的作用。
(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情绪和情绪是个体适应环境、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工具。
2.组织功能
人在知觉和记忆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情绪和情感则对心理过程进行监督,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3.信息功能
情绪和情感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并实现其信号功能。
4.动机功能
人的需要是行为动机产生的基础和主要来源,情绪和情感作为个体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主观体验,可激励个体去从事某些活动和行为,有助于提高活动效率。
(三)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从幼儿情绪的发生和发展看,最初更多的是情绪的表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整个心理活动的发展,情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通常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情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通常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情绪是反应性和活动性过程,即个体随着情境的变化以及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受情境影响较大。
(3)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的特点。
(4)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
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是相对的,虽然它们所表达的主观体验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情绪和情感又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情感离不开情绪,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是通过情绪反应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的表现强度,情感的性质决定了在一定情境下情绪表现的形式。情绪发生的过程往往深含情感因素。总之,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两者紧密联系。
二、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不需要教就会发怒、害怕、高兴,这些情绪是自然表露的,是人类遗传的一部分。
(一)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进程看
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进程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情绪和情感不稳定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变化,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如“破涕为笑”。
2.情感比较外露
幼儿往往“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或者受一点委屈就在父母面前大哭,企图寻求父母的安慰。
3.情绪极易冲动
情绪的易冲动性在幼儿初期表现得特别明显,他们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
(二)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
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绪和情感不断丰富。
第二,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绪和情感所表达的含义日益深刻。
(三)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
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
美感和理智感三个方面,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道德感
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
验,它是在掌握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
2.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德评价而产生的。
3.理智感
理智感又称为智慧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三、幼儿积极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形成较稳定的情绪,带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首先,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温湿适宜、采光照明良好、有充分活动空间、无噪声干扰、到处充满绿色植物的环境。其次,教室的环境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最后,幼儿可在教师设计好的角色游戏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二)使用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
1.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良好的自我服务意识
3.加强体能锻炼
5.利用榜样表率法
4.巧用游戏法
(三)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1.肯定为主,正确指导
2.耐心倾听幼儿说话
3.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四、调节幼儿负面情绪和情感的策略
(一)为幼儿创造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二)培养幼儿认识自身情绪和情感的能力
(三)教会幼儿正确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1.运用适宜的方法控制情绪和情感
(1)转移法。
(2)冷却法。
(3)活动参与法。
(4)情绪宣泄法。
(5)绘本故事教育法。
2.以适当的方式调节情绪和情感
(1)反思法。
(2)自我说服法。
(3)想象法。
(四)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
第二节幼儿的意志
一、意志概述
(一)意志的概念
(二)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品质是指构成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和坚持性。
1.自觉性
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且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自觉确定的目的。
2.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在紧急情况下,能判明情况,从而能迅速且合理地采取对策和执行决
定。
3.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的目的,这是最能体现人的意志的一种品质。
二、幼儿意志的发展
(一)幼儿行为目的和动机的发展
首先,自觉的行为目的逐渐形成。
其次,逐渐出现间接动机。
最后,各种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开始形成,优势动机的性质逐渐发生变化。
(二)幼儿坚持性的发展
(二)幼儿坚持性的发展
(三)幼儿自制力的发展
三、幼儿意志的培养
(一)关注幼儿的兴趣,提高其坚持性
(二)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习惯
(三)引导幼儿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耐心引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