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早期教育概述 教案 - 《幼儿心理学》同步教学(人大版·202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二章 早期教育概述 教案 - 《幼儿心理学》同步教学(人大版·2021)

资源简介

第十二章 早期教育概述
一、教学内容:
节次 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第一节什么是早期教育 第二节早期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早期教育活动指导 2 实操题 假设你是某托幼机构的照护者,请运用彩虹伞为13~15个月宝宝班设计一节粗大动作领域活动并展示。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早期教育的内涵、特点
2.掌握早期教育的内容
3.根据幼儿发展特点,初步学会撰写早期教育活动方案
4.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三、教学重点
1.掌握早期教育的内容
2.根据幼儿发展特点,初步学会撰写早期教育活动方案
四、教学难点
1.掌握早期教育的内容
2.根据幼儿发展特点,初步学会撰写早期教育活动方案
五、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举例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什么是早期教育
一、早期教育的内涵
(一)早期教育对象年龄的界定
本书把早期教育对象的年龄界定在0~3岁。这种界定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国内外早教专家的认可。
第二,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及各大院校的早期教育专业都把3岁以下婴幼儿作为早期教育对象。
(二)早期教育中的“教”与“养”
二、早期教育的内容
婴幼儿早期教育包括保育和教育两个方面。保育方面重在身心健康的照护,教育方面重在心智成长的培养。
(一)保育方面
保育包括对婴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生理发展情况的关注、营养获得及膳食平衡的了解、科学喂养、日常生活如睡眠和大小便的照顾及规律的培养、衣饰的选择、日常卫生保健、疾病的护理、心理发展的关注与调节等。
(二)教育方面
教育的内容根据3岁以下婴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而定。但基本包括认知、精细动作、大运动、社交行为、语言、艺术六大方面。
三、早期教育的理论基础及意义
(一)早期教育的理论基础
1.婴幼儿期大脑的迅速发育是进行早期教育的物质基础
人体由许多器官、系统组成,它们可以完成语言交流、身体运动、空间感知、情感表达等各种机体活动,而这些活动都是在大脑的控制下得以完成的
2.婴幼儿期大脑的可塑性是进行早期教育的前提
3.儿童发展关键期的理论促使早期教育势在必行
4.3岁之前是人类性格形成最佳时期的理论为开展早期教育提供了支撑
(二)早期教育的意义
1.培养良好习惯
习惯深深根植于人的潜意识之中,是人们的显意识几乎无法改变的,好习惯使人一生受益。人生之初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2.发掘潜能
3.养育健康的身体
“以养为主,教养融合”是对0~3岁婴幼儿进行教养的原则。健康是养育的核心目标。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促进婴幼儿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发展是开展一切早期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早期教育最基本的意义。
4.培养良好的性格
第二节 早期教育的发展
一、国外早期教育的发展
(一)国外早期教育的发展概况
1.美国的“早期开端教育计划”
2.英国的“确保开端计划”和“早期教育纲要”
3.新西兰的普鲁凯特计划
(二)国外早期教育的发展特点
1.面向全体婴幼儿
2.家长广泛参与
3.服务综合化、多元化
二、国内早期教育的发展
(一)国内早期教育的发展状况
1.早期教育在我国一些城市的发展
2.国家关于早期教育的相关政策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要“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2010年,全国妇联等单位印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将0~3岁儿童早期发展的推进工作逐步纳入公共服务的范畴。
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3.蓬勃发展的早教机构
(二)国内早期教育发展的特点
1.示范引领,实践与研究相促进
早在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发起了关于0~3岁婴幼儿
保育与教育的跟踪指导、潜能开发等活动。这些活动多有专家参与,边实践,边研究,
最终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对我国早期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政策引导,转变早期教育观念
3.政府行动,促进早期教育公平化
4.跨部门合作与资源整合正在探索中
5.市场主导,增加入学机会
第三节早期教育活动指导
一、早期教育活动概述
(一)早期教育活动的特点
了解了早期教育活动的特点,指导教师和家长便能够使所设计和实施的教养活动更有有效。
1.针对性
2.整合性
3.生活化
4.趣味性
5.互动性
6.指导性
(二)早期教育活动的目标
1.以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
2.以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为目标
(三)早期教育活动的分类
1.早期教育机构中开展的早期教育活动
2.家庭中开展的早期教育活动
3.社区开展的早期教育活动
二、早期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一)早期教育机构中的早期教育活动
1.幼儿活动开展的原则
2.幼儿活动开展的环境要求
3.幼儿活动的实施
活动一般分为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语言、社会五个领域,包括准备、主体和整理三个阶段,主要有走线活动(或者健康律动)、自我介绍和问好、蒙氏操作、音乐律动、大运动训练、总结评价、家庭延伸、唱再见歌等环节。每次活动时间为40至60分钟,不少于7个环节,前3个环节的顺序不变,其他环节的顺序可以根据现场活动情况进行调整。
(1)活动准备阶段
1)走线活动。
2)健康律动。
(2)活动主体部分
1)自我介绍和问好。
2)蒙氏操作。
3)音乐律动。
4)大运动训练。
大运动训练可以通过钻、爬、站、走、跳、滚等运动形式锻炼脚部、小腿、大腿、幼儿手臂、手腕、腰部、下肢、上肢、头部和颈部等身体各部位的力量,增强身体控制力平衡能力及灵活性,促进感觉统合;同时,此活动对宝宝的认知、语言、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活动流程:教师导入→示范活动步骤→幼儿活动→收教具。
(3)活动整理阶段。
1)总结评价。就活动目标整体达成情况以及个体表现予以简单总结和指导。幼儿
2)家庭延伸。活动的家庭延伸依据当次亲子课的训练目标进行设计,是对课上所学技能的巩固。
3)唱再见歌。教师带领大家分别唱出每个幼儿的名字,逐一和大家再见。
(二)家庭中的早期教育活动
1.活动的设计
2.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熟悉指导方案的内容及操作方法,明确活动各个环节实施的意义
准备教学过程中必备的玩教具。
注意个人仪表,要整洁、干净,言谈举止亲切、自信、大方得体。
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等候幼儿及家长的到来;如果是入户指导,则要在约定时间准时到达。约定的时间应避开幼儿的睡觉时间。
(5)要有礼貌地接待幼儿和家长;如果是入户指导,进门后则要主动换鞋、洗手。
(6)以活动方案为依据进行指导,可根据情况灵活处理。但需要注意,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以直接进行训练和对家长进行指导,如为月龄大的幼儿,则需要先与家长、幼儿沟通,了解幼儿最近的情况,与幼儿熟悉后再开展活动。
(7)做好活动实施的记录。
(三)社区组织专家开展的讲座与咨询活动
1.做好活动规划
2.确定人选
3.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