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道德修养通过对法律案例的分析体验,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核心素养),树立法治信仰。2.法制观念:通过分析相关法律案例的资料,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3.健全人格及责任意识通过思考、讨论法律部门的职能、法律案例的材料,了解法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法律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白依法办事的要求,理解树立法治信仰的重要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教学难点: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手机了解各个法律部门的职能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中国法律的历史进程;了解法律在各个方面的执行与运用,并制作 PPT。学生准备:查阅法律案例的相关资料。导入新课【课堂小调查】分析以上三种情形,我该怎么做?(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调查让学生运用自身经验初步解决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动一:看图片,谈感想【教师提问】从四副图片中你能看到什么画面?这些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法律部门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更有针对性。)【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立法机关制定了法律,我们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机关只有做到执法必严,才能保障法律的顺利实施。司法机关做到违法必究,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树立法律的权威。作为公民,我们只有自觉守法,依法办事,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分组讨论小宇的案例,分析他办事的依据及原因。讲授新课环节一:树立法治意识【教师过渡】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没有法律的保障我们将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只有我们在内心认可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才能真正让法律发挥作用。我们内心对法律的认可、遵守、服从,就是我们的法治意识。活动二:看视频,谈感想【播放视频】【教师提问】看到习近平主席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1、法律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更应该是刻在人们心里的。2、法律的遵守,不能只是形式上的遵守,更应该是内心真正的遵守。3、只有法律真正的植根人们的心中,人们才能遇到侵害就想起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教师总结】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意图:通过习主席宪法宣誓,让学生感受法律只有真正被人们认可、遵守、崇尚、服从,才能充分体现法律的价值,发挥法律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社会、工作人员对法律的尊崇和服从,体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意义。)小武的故事一:看课件,知原因【教师提问】小武在课堂上学习这些法律规定,怎样才能更好地遵守?【学生交流】(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法律与学习并不冲突,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不忘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是新时代中学生的责任与使命。有助于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总结】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中学生更应该,自觉遵守法律,合理运用法律,维护国家法治文化的形成,为国家和人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环节二:学会依法办事观看“依法治国”宣传片,你有什么感想?(设计意图:通过宣传片,让学生感受法律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直观地感受到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小武的故事二:读示例,谈启示【学生交流】面对家庭纠纷,讨论小如何处理父亲的问题。他的依据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这种典型的家庭事件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学生对有关家庭生活的法律案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增强学法,用法的意识,加深学生尊法,守法的自觉性。)【教师总结】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下面请同学来谈一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小武的故事三:探问题,觅原因“静音模式”的广场舞受到居民的赞赏的事例【学生分享】依法办事,还要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倡导做的积极去做。(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相互探讨,明晰自己的行为界限,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学法,懂法。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教师过渡】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事,学会依法办事。下面请同学们探讨,中学生小武的案例,分析小武的做法,讨论小武应该怎样依法办事。小武的故事四:学生表演,明析事理【学生情景表演】中学生小武在放学路上,遭遇几名男生堵截,勒索钱财。【教师提问】面对威胁和勒索,如果你是小武,会怎么做?【学生回答】1、奋起反抗,打得他们头破血流。2、示弱,稳住他们,避免自己受到伤害,钱财是身外之物,就当是破财免灾。3、冷静分析自己的情况,一个人肯定打不过三个人。先示弱,将钱财给他们,然后脱困,报告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4、脱困后报警,让警察将他们绳之以法,避免其他人再受到伤害。......【教师总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先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然后运用法治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设计意图:通过同龄人的案例,让学生们感同身受。体会遇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时,应该怎样依法办事。学会依法办事的同时,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学生齐读--应对不法侵害的六点方法课堂小结我们与法律同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树立法治意识;二是学会依法办事。板书设计体验感悟“我为法治中国作贡献”环节,学生纷纷发言,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寄语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什么是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的意义依法办事的原因法治与道德并不冲突学会依法办事我们与法律同行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我们与法律相伴同行,让我们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教学反思本课设计1、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上呈现展示,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形成对问题的认识。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对法律部门的职能,法律部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的意义等方面有了全面的认识,从而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与法律同行。2、通过具体实际的案例,使学生明白: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生更应该,自觉遵守法律,合理运用法律,维护国家法治文化的形成,为国家和人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3、由于个人能力的限制,在材料的呈现及活动的设计上还有欠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