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 贯彻新发展理念 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框 贯彻新发展理念 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第一框 贯彻新发展理念 练习
一、单选题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了真挚的人民情怀。下列符合这一情怀的是( )
①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②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③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④把创新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绿色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关于“绿色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绿色发展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②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
③绿色发展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取向
④绿色发展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在高铁飞驰的年代,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仍亏本运行着81对绿皮“慢火车”。在湘西,很多农副产品通过“慢火车”被输送到了城市;在大凉山,很多人借着“慢火车”找到了自己的“致富经”……保留“慢火车”( )
①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真实写照
②是实现偏远山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③旨在发挥人民群众变革社会的主体作用
④表明了国有企业勇担社会责任的决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老旧小区普遍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据此,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实施。这一举措( )
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作为实现发展的力量源泉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归宿
③践行协调发展理念,旨在加速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④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努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阶段,先后来到河北雄安新区、沧州市、石家庄市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奋力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进程中,五大发展理念在雄安新区进行着生动实践。以下雄安新区建设规划与新发展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共享发展理念
②探索数字城市建设,促进区块链、大数据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理念
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协调发展理念
④推进森林生态价值转化,推动已备案的碳汇产品实现交易——绿色发展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习近平主席2020年11月4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经过3年发展,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不仅助力中国经济发展,也助力世界经济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应该( )
①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立足全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②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坚持互利融通,构建内外联动格局
③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包容互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④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坚持持续发展,确保人与自然和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脱贫攻坚的浩荡春风吹遍了山河万里,一架架稳稳当当“飞”入云霄的钢梯搭建起悬崖村与外界的坚实联系,也让习近平从“揪心”到“放心”。如今,村民们注册了“悬崖村”农产品系列品牌,还吸引更多客人到这个高悬空中的“世外桃源”,成为了“网红村”。这表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②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③是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北京市某中学生设计了一款“闲置物品公益转让”APP(手机应用软件),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前提下,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提供自己的闲置物品,或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过期杂志和学习用品等。这一做法体现的理念是( )
①节约资源,变废为宝
②低碳生活,环保选购
③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④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在2023(第十四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相关人士指出,中国钢铁行业发展逐步进入深度调整期,需要持续重点关注下游行业转型升级新需求、新变化,加大创新力度,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不断提升钢铁材料保障能力,确保行业供需始终保持动态平衡。由此可见,钢铁行业的深度调整期需要( )
①以市场为导向,关注钢铁行业上游的新需求
②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破解发展难题
③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供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3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的通知》,决定在2022年试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推进,联合开展2023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线上线下活动,加快节能低碳、安全性好、性价比高的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此举的预期影响是( )
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②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③引导建材行业转型发展
④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改善的重中之重,是改善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某市政府印发《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革方案》,围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统筹协调、改造项目推进、适老化改造、市政专业管线改造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改革举措。这些举措( )
①在实践中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②体现了政府具有的市场监管职能
③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④破解了城市管理中的难点和堵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列体现共享发展理念的是( )
A.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发展网络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C.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竞争新优势 D.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3.三代塞罕坝人用了55年时间,将昔日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成为守卫京津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塞罕坝人几十年如一日开垦荒漠、植树造林、打造生态屏障的故事,生动显现出中华民族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人定胜天豪迈气概。材料体现了( )
A.绿色新发展理念
B.共享新发展理念
C.开放的发展理念
D.协调的发展理念
14.H区是传统工业区,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等曾是其主导产业,但如今,高耗能、高污染式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该区淘汰压减过剩产能,开展国土绿化、全域水系治理,成功打造占地4000余亩的园博园、16千米长的沿河郊野公园、2万亩的生态文明示范区等景点,森林覆盖率从21%提升到50%以上。昔日垃圾遍布的工业污染区变身游人如织的城市后花园。材料表明该区( )
①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②转变发展思路,推动可持续发展
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④限制传统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习主席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下列对这一目标解释合理的是( )
①这是解决我国发展动力的必然要求
②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④遵循绿色发展理念,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3年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运城盐湖考察时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了( )
A.坚持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B.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C.坚持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D.坚持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17.南京市集聚机器人研发和生产的企业近百家,工业机器年产量突破一万台套;全市共有5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24家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南京市实现了从“工业重镇”到“智造名城”的转变。发展智能制造有利于( )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进一步淘汰传统产业
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深化需求侧结构性改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22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是“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为响应这一号召,中学生应坚持( )
①绿色消费: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②保护环境: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
③低碳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④节能减排:降低生产过程能源消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河南不再把自己束缚在“把农业搞好”的思维定式中,坚持工业、农业两篇文章联起做,战略目标从提出“一高一低”到强调“两个较高”,从实施“三大战略”到实现“两大跨越”,产业结构从“二一三”转变到“二三一”,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这表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
①促进了河南的高质量发展
②激发了河南人民的创造性
③使河南人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④彻底变革了河南的经济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党的十九大以来,为了破解发展难题,我国各级政府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了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稳步推进节能降碳。据此可知,各级政府( )
①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解决公平正义问题
②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③重视协调经济与环境,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④坚持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简答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以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催生强大内生增长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依托中老铁路等大通道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步伐;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着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云南省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7月20日,记者从“中国这十年.安徽”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安徽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十年间,安徽布局建设12个大科学装置,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并跑领跑。制造业持续提质扩量增效,产值超千亿元的工业行业达到14个,制造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均超过1万亿元。
安徽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和优势互补。十年间,安徽经济总量占长三角三省一市比重从14.4%提高到15.6%,去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接近1万亿元。
与此同时,安徽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十年间,484万人口摆脱绝对贫困,农民收入增长1.6倍,全省人均预期寿命增长2岁多。
安徽把好山好水保护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如今,安徽空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构筑四大生态廊道,环巢湖建设总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十大湿地”。
结合材料,分析这十年安徽省是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2.B3.B4.D5.C6.C7.C8.B9.C10.C
11.D12.D13.A14.A15.D16.C17.A18.A19.A20.D
21.①坚持创新发展,以创新创业创造催生强大内生增长动力。②坚持协调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③坚持开放发展,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步伐。④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着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和水平。⑤坚持共享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22.①安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新理念,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年间,人们收入增长,绝对贫困人数下降,人均预期寿命增长。②安徽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在内的各方面创新,12个大科学装置建设成效明显,制造业持续提质增效,数字经济不断发展。③安徽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安徽积极实现与沪苏浙等地区的良性互动,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④安徽坚持绿色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把好山好水保护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