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 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2课时--好山好水好风光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 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2课时--好山好水好风光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
(课时页)
课题 6 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2课时--好山好水好风光 总第17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多样的自然风光和自然遗产,学会保护自然资产,做到文明出行。 能力目标:能够自觉保护自然、文化遗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到祖国山水风光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保护我国的自然资产,做到文明出行。
重点落实的学 科学生核心素 养 国家认同——国家意识
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这里是中国》 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中国之美 1.说一说:你从视频中感受到中国的美了吗?你觉得中国最美的地方是哪里?你知道它是哪种地形吗? 评选:最美之地 我认为中国最美的地方是_______,它美在________,它是________地形。 总结:我国有不同的地形。 2.小小地理学家:阅读《中国地形》图: (1)找找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大江大河,看看它们都分布在哪里。 (2)我国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向大海,你能从地形图中找到原因吗? (3)我们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山脉、河流?说说它们的名字。 3.小拓展:大河向东流的原因。 4.中国小导游:祖国处处是美景,请你说一说,我国的美景当中,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你是否能用镜头展示给大家看? 祖国摄影师:展示中国美景。 小提示:祖国处处是美景,其中有些美景很独特,有些美景十分罕见,还有些美景对研究自然环境烟花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人类重要的世界自然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整个国际社会都有责任通过合作保护世界自然遗产。 活动二:世界自然遗产 1.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阅读课本第50《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图,说说: 图中这么多景区,它们为什么能入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呢? 去过其中某个地方的同学可以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感想,也可以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世界自然遗产,查阅资料后,与同学交流。 2.阅读角: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新闻:“真爽,我破坏了踩一脚要恢复60年的丹霞地貌!” 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这三名游客的做法的?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小提示:保护世界遗产,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我们身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同样需要保护。尊重自然、爱护生态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3.活动园:感受祖国山水之美、践行文明出游公约。 思考 分享 交流 阅读 思考 小组合作 畅所欲言 思考 分享 展示 阅读 思考 展示 阅读 讨论 感受 通过这个环节,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地形。 初步认识我国的大山大河。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之美。 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 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初步认识保护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河流了向东入海的原因,对中国的地形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了解世界自然遗产,并了解中国某些景区能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原因。 通过新闻和思考,懂得保护自然遗产的重要性并能够在生活中践行。 回顾总结,情感升华。 总结提升
课后作业 学唱《大中国》
板书设计 6好山好水好风光 处处是美景 保 护
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落实的对应《新课标》指导理念;本课时教学评价关注点;成功之处;存在的问题;改进思路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