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课时页)课题 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1课时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总第27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领悟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3.培养学生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典故,了解“明志”“气节”等中国传统美德含义并能进行分辨,知道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重要性。重点落实的学 科学生核心素 养 国家认同——文化自信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 提问:你从视频中得到哪些信息? 观看视频 思考 通过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中华传统美德重视人格修养的特点。 阅读教材第82页第一段内容,思考: (1)一个民族,为什么要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2)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 (3)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小结:课堂活动 活动二:中华传统美德重视人格修养的具体特点阐释。 1.注重明志的传统美德。 (1)什么是明志 (2)明志有什么作用? (3)“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演变成哪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4)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中有“明志”的含义? (5)阅读角:注重明智 2.崇尚气节的传统美德。 (1)什么是气节? (2)气节和廉耻有什么关系? (3)阅读角:崇尚气节 “苏武牧羊”的故事中,苏武表现出了怎样的气节? 你能说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吗 你知道“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意思吗? 与“气节”有关的成语还有哪些 (4)分享文天祥的故事。 3.讲究诚信的传统美德 (1)诚信有什么重要性? (2)古人讲究诚信的故事。 (3)做诚信的人。 启示:启示: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填空、判断) 4.求新不可或缺。 播放“胡服骑射”视频 (1)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2)求新、创新有怎样重要的作用? 启示: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与时俱进。(填空)没有求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能进步。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 相关链接: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日新之谓盛德 活动三: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 1.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填空)请你对照格言,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说说自己获得的启示。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3.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浸润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大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的路标。 阅读教材 思考 小组合作 畅所欲言 阅读 思考 分享 交流 阅读 领会 谈启示 观看视频思考 分享 合作交流 通过阅读教材,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初步了解中华传统美德重视人格修养的具体特点阐释,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加深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树立起不断提升人格修养的习惯。 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养成高尚的人格修养。课堂小结 活动园:请将下列格言与它们的大意连线,并说说这些格言对你的启示。 回顾总结,情感升华。 总结提升课后作业 将高尚人格修养落实到行动中。板书设计 10.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注重明志 崇尚气节 讲究诚信 勇于求新 学习实践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落实的对应《新课标》指导理念;本课时教学评价关注点;成功之处;存在的问题;改进思路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