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一)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妩媚(wǔ) 兴奋(xīnɡ ) 手绢(juàn) 虞美人(yú)
B.洗涤(dí) 矫健(jiǎo) 记载(zǎi) 好莱坞(wū)
C.炽热(chì) 发酵(jiào) 皂荚(jiá) 绿茵茵(yīn)
D.船舷(xián) 镌刻(juān) 杠杆(ɡànɡ) 白皑皑(ái)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平淡无味 沧海一粟 襟飘带舞 叱咤风云
B.技高一筹 别出新裁 硕大无朋 弄巧成拙
C.壮烈豪迈 炯然不同 做鸟兽散 念念有词
D.千钧一发 虎视眈眈 暴露无遗 排山到海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站在万寿山上居高临下,颐和园的景物尽收眼底。
B.看到我出色的表现,妈妈激动得心惊肉跳。
C.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斩钉截铁地说:“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
D.威风凛凛的兵马俑,谁能不惊叹呢?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B.微笑是笑之国度里的国王,微笑是笑之花海中的牡丹。
C.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D.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5.下列关于点面结合写法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B.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C.“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D.《开国大典》写阅兵式,写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是“点”的描写,写各个方阵的风采是“面”的描写。
6.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短篇小说。
B.《桥》巧妙设置悬念,最后点明了老支书和小伙子的父子关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C.《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都是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短篇小说
D.《金色的鱼钩》以“金色的鱼钩”为题,鱼钩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二、判断题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
8.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 )
9.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
三、填空题
10.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941年秋,rì kòu( )集中兵力,向我国晋察冀根据地大举jìn fàn( )。为掩护群众和连队 zhuǎn yí( ),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 dǐng fēng( ),英勇 fèn zhàn( ),最后从xuán yá( )边纵身跳下深谷。
11.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反义词。
(1)杨老师能用浅显的话说清楚( )的道理。
(2)我是少先队中普通的一员,不能搞( )。
(3)每个同学应该爱护公共财物,不应该( )它。
(4)遇到困难不能畏缩不前,要( )知难而上。
1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A.完;B.达到极端;C.全部用上;D.用力完成;E.全、所有的。
(1)三军过后尽开颜。( )
(2)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
(3)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13.先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屏( )以( ) 应( )不( ) ( )世( )目
如( )以( ) 斗( )星( ) ( )尽( )力
其中 是表示时间变化的,另外再写两个: 、 。
14.爱国是永恒的主题。
诸葛亮以“ ,死而后已”来表明自己的爱国心;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长征途中的两个大事件: , ;曹植用诗句 ,来表达自己以生命守护国土的决心;陆游则用“ ”来表达自己不管何时仍心系国家的赤胆忠心。
美文积累: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 ,天空是 ,使我总想 ,表示我 。天底下, ,而并不茫茫。
四、语言表达
15.按要求写句子。
(1)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优美动听的乐章。(缩句)
(2)天已经这么晚了,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了。(修改病句)
(3)你无意间伤害了别人。 你应该向人家说一声“对不起”。(加上适当的关联词,把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
16.口语交际。
成绩不是很好的王明同学参加了队干部竞选,“我想当小队长……”他话还没说完,下面就议论纷纷:“就他,还想当小队长?”“是呀,成绩又不好。”王明最终没能竞选成为小队长。他满脸通红,难过地低下了头。如果王明来向你倾诉烦恼,请你选择合适的方式安慰他,你准备说些什么呢?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桥》和《穷人》片段,完成题目。
片段一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片段二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7.你发现片段一中,三处划横线的句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8.片段一画线的句子主要写
片段二画线的句子主要写
19.两处画线的句子,都是 描写。
对塑造人物形象分别有什么作用?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藏羚羊的跪拜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 cáng)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他无名无姓,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 zhuàn)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眼泪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请求、乞求)饶命。但是,以打猎为生的他早已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坚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
从此,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20.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或读音,打“√”。
21.照样子,写词语。
冷冰冰: 肥肥壮壮:
22.第3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23.“从此,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4.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拟一条公益广告词,宣传这一主张。
六、书面表达
25.习作。
题目: 让生活更美好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适当的词语,如“微笑”、“诚信”、“梦想”等等,把题目补充完整。(2)注意围绕中心把原因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3)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C、D选项正确;
B.有误,好莱坞,读音hǎo lái wù。
2.A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 正确。
B 有误。别出新裁,应为:别出心裁。
C 有误。 炯然不同,应为:迥然不同。做鸟兽散,应为:作鸟兽散。
D 有误。排山到海,应为:排山倒海。
3.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C、D正确。B.有误,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用在此处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不一致。
4.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A、B、C选项正确;
D.有误,“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是并列关系。并列词语作谓语,中间有较大的停顿,多用逗号分隔。即: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5.D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点面结合写法的掌握。
《开国大典》是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创作的一篇记叙文。这篇文章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文章先写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交代了举行大典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人数,然后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接着作者按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升起、宣读公告的顺序介绍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接着作者写了阅兵式的盛况;最后作者写了群众游行的盛况和大典结束后的情况。全文段落之间过度自然,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先整体写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的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这是“面”的描写,接着写各个方阵的情景,是“点”的描写。
故D项有误。
6.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和名著的理解记忆能力。
《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
C项错误。
7.× 8.√ 9.√
【分析】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体裁是词,不是诗。
8.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9.句子出自课文《生命宇宙之谜》,原句是“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10. 日寇 进犯 转移 顶峰 奋战 悬崖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寇、峰、悬崖”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1. 深刻 特殊 损坏 奋不顾身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浅显:(形)简单明白,通俗易懂。反义词有:深刻、难解、畅通、深奥、艰深、古奥
普通:基本释义:平常;一般。反义词有:突出、别致、可贵、珍贵、特等、非凡、独特、稀奇、古怪、新颖、飘逸
畏缩不前:意思是畏惧退缩,不敢前进。反义词有:自告奋勇、马不停蹄、奋不顾身、昂首阔步、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挺身而出
12. E C A
【解析】略
13. 息 待 接 暇 举 瞩 愿 偿 转 移
竭 全 斗转星移
春去秋来 日月如梭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屏息以待,意思是比喻形容市场、情况、局势还不明朗,不清晰,所以等待情况明朗、局势清晰以后,再做决定。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举世瞩目,意思是指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
如愿以偿,指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愿望实现。
斗转星移,意思是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自东向西转的规律,我国古代的星象学家把它形象地叫做“斗转星移”,而通过“斗转星移”的规律,人们能够判断季节和节气时间。
竭尽全力,意为用尽全部的力量,形容做出最大努力。
表示时间变化的是斗转星移,此类词语还有:一日三秋、一叶知秋、一刻千金等。
14. 鞠躬尽瘁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位卑未敢忘忧国 清鲜 明朗 高歌一曲 满心的愉快 一碧千里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以及课文内容的识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意思是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概括了长征途中的两个大事件: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曹植的《白马篇》,意思就是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表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
“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
课文《草原》语段为: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5. 读书生活似画页,也似乐章。 天已经这么晚了,我估计他今天不会来了。 如果你无意间伤害了别人,就应该向人家说一声“对不起”。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型变化,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变化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缩句,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所以本句话可以缩写为读书生活似画页,也似乐章。
(2)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本句话中问题在于词语矛盾,“估计”和“一定”项矛盾,去掉一个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加上关联词语合并两句话,本句话中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是假设关系,用如果……就……连接。
16.王明同学,请不要气馁。学习成绩并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的唯一条件,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后,只管努力去达到,不要因为其他人的议论而动摇。只要你不断努力,相信下次你一定会竞选成功的。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根据题干给出的语境以及人物的身份。结合语境写出合适的安慰的话即可。注意语言要得体,合情合理不要有错别字。
17.这三处句子运用了夸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之大、洪水凶猛可怕,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18. 洪水的凶猛、可怕 渔夫外出打鱼时的环境和渔夫家里温暖的环境 19. 环境 片段一:渲染洪水暴发时极度危急的气氛,衬托出老支书的临危不乱,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风亮节。
片段二:“外面又黑又冷”和“屋内温暖舒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明桑娜的勤劳能干,也从侧面反映了渔夫的善良和一家人生活得温馨幸福。
【分析】17.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像泼,像倒”,把雨下得很大的特点夸大。不仅描写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现出雨水的来势凶猛。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咆哮的山洪比作受惊的野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洪来势凶猛、不可阻挡的气势。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狞笑声”把洪水拟人化,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洪水的汹涌澎湃,也能衬托出死亡的危险即将降临,如同洪水一样可怕,势不可当。
18.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片段一画线的句子主要写写出了雨之大、洪水凶猛可怕,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片段二画线的句子“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写了渔夫外出打鱼时的环境。“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写了渔夫家里温暖的环境。
19.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
两处画线的句子,都是环境描写。片段一中作者大量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雨的大、急,洪水的疯狂肆虐,这是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洪水暴发时极度危急的气氛,衬托出老支书的临危不乱,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风亮节。
片段二中写了渔夫外出打鱼时的环境,这样恶劣的环境还要出海打鱼,体现渔夫一家生活的贫苦;还写了屋内温暖干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明桑娜的勤劳能干,也从侧面反映了渔夫的善良和一家人生活得温馨幸福。
20.zàng zhuǎn 乞求 请求 保持 21. 例:红扑扑(绿油油、光秃秃) 漂漂亮亮(整整齐齐、平平安安) 22.解释说明 23.那头母藏羚羊的行为撼动了老猎人那颗善良的心,杀害它们使老猎人感到深深的忏悔,为了不伤害更多的小生灵,他选择了离开藏北草原。 24.示例:请不要让动物的今天,变成人类的明天。
【解析】20.略
21.略
22.略
23.略
24.略
25.范文:
诚信让生活更美好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要做到诚实守信。诚信是一种美德,是每一个人都要做好的事情。
在一个大冬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小区楼下散步,刚好看见了隔壁的刘奶奶。刘奶奶的职业是小区楼下的自行车看管员,她儿子和女儿说带她去城里享福,可刘奶奶却说:“我身体还健康着呢,还可以做事呢!”说完,有一个青年骑着自行车过来说:“大妈,我现在有一些事情,等会儿过来取自行车。”说完后,那个青年转身撒腿就跑。
过了两个多小时,我们正准备回家,这时,刘奶奶还在那儿坐着等那个青年回来。我说了一句:“刘奶奶,我们上楼吧,在这里会着凉!”刘奶奶摸了摸我头,笑着说:“孩子,每一个人都要做到诚实守信,既然刘奶奶说了要帮那位叔叔看着就必须要做到。”我听了刘奶奶这一番话,就陪着她一起等那位青年。
又过了大概半个钟头,那位青年急匆匆的跑过来说:“不好意思,我来晚了。”刘奶奶说:“没事,没事。”这时,刘奶奶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串钥匙递给了那位青年,原来是那位青年走的太急了,忘记拔钥匙了,如果刘奶奶不诚实守信的话,自行车早就被偷走了。
从这件事情中,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诚实守信的人是最美最快乐的人,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诚实守信,这个世界必将更好美好、和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题目要求写半命题作文,要认真审题,理清文章重点和主题,语句要流畅通顺。选择让自己生活更美好的一件事情、一样事物或一种品质写下来,比如旅行、运动、阅读、种花等。开头段点题,写清楚自己的观点。中间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清楚它是怎样影响自己生活的,把它让生活变美好的原因写具体,把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能中心明确,行文流畅,巧用描写、巧用修辞、巧用标点符号,将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结尾段谈谈自己的感受,以及它对于生活的影响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