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 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课件 (共30张PPT)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 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课件 (共30张PPT)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课标要求:知道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和国际联盟,了解战后战胜国建立的世界秩序及其局限性。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 《九国公约》
巴黎和会
德国民众抗议《凡尔赛条约》
华盛顿会议
素养目标
1.知道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掌握《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通过研读史料,了解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和影响。对比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认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凡尔赛一 华盛顿体系是在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的国际秩序,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坚定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家国情怀)
一、一战后的实力变化
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解体
出现一些新兴国家:波兰、芬兰、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立陶宛等。
美国战后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
英国在一战中损失严重,进一步衰落,但仍是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
法国是一战主战场,损失严重,但仍然是世界头号陆军强国。
日本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占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成为东亚霸主。
苏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意大利相对贫弱的资本主义国家,参战后又连吃败仗,损失不小。
一战使世界大国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展开新一轮争夺,只不过由战场转移到谈判桌上····
(摧毁四大帝国;削弱英法意三强;美日苏联力量壮大)
会议名称 巴黎和会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参会国
核心议题
主要成果 (文件、机构组织)
1919.1
巴黎凡尔赛宫
以英美法为代表的战胜国
处置德国问题
《凡尔赛条约》等系列条约
建立国际联盟
阅读课本43-44页,了解巴黎和会的基本信息。
二、《凡尔赛条约》—巴黎和会
1.概况:
二、《凡尔赛条约》
美国
1914-1917商品输出额净增2倍
战后最大债权国(1919年协约国欠其债务100亿美元)
掌握世界黄金储备40%)
发表“十四点原则”,要求构建“开放的世界”、裁减军备、调整殖民地等
英国
一战前协约国最强国家,一战后整体实力削弱
仍保持较顽固的传统财政金融体系
保持对欧洲的最大债权国地位
全球最强海军力量
法国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向英国、美国举借大量外债
在欧洲大陆占有军事战略优势,世界最强陆军,占领向东扩张的重要基地
美、英、法国的主要战略企图是什么?对待德国会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2.会议图谋:

劳合·乔治
英国首相
克里蒙梭
法国总理
威尔逊
美国总统
均衡政策不要法国独大
收拾德国独霸欧洲大陆
想维护本国的海洋霸权
英法联合 反对美国
英美联合 反对法国
法美联合 反对英国
世界领导权
图谋不轨
各怀鬼胎
劳合·乔治(1863-1945)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外号“狡猾的狐狸”,圆滑狡诈。
“打败他,但别消灭他,让他与法国相互牵制,以继续确保我的霸主地位”。
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继续维护世界霸权。
克里孟梭(1841—1929)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外号“老虎”,他是带着复仇者和胜利者的心态参会的。
“我恨透了他,我一定要宰了德国猪。”
最大限度削弱德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威尔逊(1856-1924)
美国总统威尔逊,外号“百灵鸟”,说得比唱得好听。
“我现在是世界首富,也将成为全世界的政治领袖。”
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3.目的和实质:
目的:重新瓜分世界,确立国际新秩序
实质: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材料:美、英、法、日、意五国各有5名全权代表,可以出席一切会议,其他国家只有1-3名全权代表,只能出席与他们有关的会议……其决策机构最初由五大国首领和外长组成,因而也叫“十人会议”,后来又缩小为美英法意四国首脑组成的“四人会议”,而实际起操作作用的是由威尔逊、劳合乔治和克里蒙梭组成的三巨头会议,他们有权决定一切重大会议……在长达五个多月的会期中,全体会议只召开七次,实际成为和会的一种点缀。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问题思考:会议的程序存在什么问题?
英美法操纵会议
任务三:阅读课本44页,了解《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
德国领土问题
德国军事处置
政治问题
德国赔偿问题
德国海外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西
奥地利
波兰
阿尔萨斯-洛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
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的人数。
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4.会议结果:
重分“阳光下的地盘”
1921年刊登在德国的漫画
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
------德国总理谢尔曼
①倒在地上的人代表谁?画中的怪兽代表什么? 这幅漫画
反映的史实是什么?
②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德国人怎样的感受?
德国
德国人认为此条约对德国过于苛刻,是强加的,十分不满,德国人的气愤和怨恨. 导致了德国复仇情绪的增长,为二战埋下了祸根。
美英法意日
巴黎和会上对战败国德国的苛刻勒索
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并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德国
《凡尔赛条约》
奥地利
《圣日耳曼条约》
匈牙利
《特里亚农条约》
奥斯曼土耳其
《色佛尔条约》
保加利亚
《纳伊条约》
凡尔赛体系
5.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从会议图谋、会议程序和会议结果来看,这次会议的性质是什么?
2、战胜国希望以什么方式重建世界秩序?
问题思考
会议性质:西方列强为争夺世界霸权的分赃会议
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法重建世界秩序
3、条约哪条内容最能体现会议性质?会议的哪些决定也体现了会议的性质?
4、综合以上,你有何启示?
问题思考
被瓜分的德国海外殖民地
最能体现会议性质
德国海外殖民地由列强瓜分
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全部转交给日本
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帝国主义时代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地位
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 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西亚
6.凡尔赛体系影响:
7.国际联盟的成立:
时间:
地点:
宗旨:
美国态度:
实质:
1920年1月
瑞士日内瓦
促进国际合作
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战败国和苏维埃俄国被排除在外,成为英、法操纵下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一战后组成的跨政府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任务的国际组织,但是终究未能阻止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1946年4月20日国联被联合国取代。
巴黎和会还决定建立国际联盟,美国总统威尔逊是国际联盟的发起人。
美国
1899年,提出对华实现“门户开放”政策。
英国
最早侵华国家,一战前在华拥有最大权益,但受到其他列强挑战;1902年与日本结成英日同盟,企图依靠日本照看自己在华利益。
日本
利用英日同盟极大扩大在华利益,一战期间攫取德国在山东特权,并于巴黎和会权益“合法化”,在华实力明显增强,呈现独占中国态势。
问题思考:一战后亚太地区英美日的力量变化会产生怎样的矛盾冲突?
一战后亚太地区列强力量对比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
美国
日本




继续分赃
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三、《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
1.概况:
时间
地点
与会国
操纵国
中心问题
目的
结果
1921年—1922年
美国华盛顿
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
美国
中国问题
遏制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
三、《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
2.《九国公约》: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
(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取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严重侵犯中国的主权
任何列强都不能独霸中国
列强确认并同意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
结合以下材料对《九国条约》内容进行分析。
3.影响:
①对美国: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
②对日本: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
③对中国: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条约》)
华盛顿体系
(《九国公约》)
战后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一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一: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将它的军队裁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数量,将它的海军降到五等国家的水平。这一切终归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劳合—乔治:《枫丹白露备忘录》,见劳合 —乔治:《和约真相》第1卷,第404—416 页。
在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成为二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题思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局限性
材料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英国在远东的势力受到削弱,拉开了英国从远东撤退的序幕。在以后的年代中英国力图保持该体系所确立的现状并维持、发展在华利益,因此必然同日本的继续扩张发生冲突,英日矛盾将不断激化。日本的扩张野心遭到美英的遏制和中国人民的坚决抵制,但其独霸东亚的既定国策不会改变,在以后的年代中它不断寻找机会准备最终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美国作为该体系的主要规划者和潜在的保证者,力求保持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新均势,因此美日矛盾终归不可调和。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列强矛盾冲突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问题思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局限性
材料三: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完成了列强之间关系的调整,但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资本主义列强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因此,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
——王榜,《浅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历史教学》1999年
列强对殖民地的剥削与压迫继续存在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问题思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局限性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体系
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产物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依靠《凡尔赛条约》来约束维系的整个世界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之上的 ——列宁
下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这不是和平,是20年的休战!” ——法国元帅福熙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积极:暂时缓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相对稳定。
消极: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二战爆发埋下隐患。
课堂小结
巴黎和会
1919年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



德国
欧洲
领导权
凡尔赛体系
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北非的秩序
《凡尔赛条约》
其他战败国条约




亚太地区
中国
华盛顿体系
确立了列强在
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秩序
《九国公约》
维护工具
国际联盟
形成战后国际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在电影《我的1919》里,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段话中的“和约”是指( )
A.《凡尔赛条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九国公约》 D.《开罗宣言》
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别调整和重建了战胜国在欧洲、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这种战后世界的新秩序通常被称为(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雅尔塔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
A
C
课堂小测
3.(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1921年11月,美国倡导召开国际会议,以遏制日本的扩张,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这个国际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
4(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1936年日本首相宣称: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应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那样要求打破现状,并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这表明日本试图( )
A.发展中日两国关系 B.维护国际和平秩序
C.突破华盛顿体系的遏制 D.拒绝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B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