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2课时) 权力运行受监督一、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 1.了解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受监督的原因、途径与方式,认识国家机关要主动接受监督,公民要依法积极参与监督。 2.知道公民负有监督的责任,培养学生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意识和责任感。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受监督的原因、途径与方式,认识国家机关要主动接受监督,公民要依法积极参与监督。 难点:知道公民负有监督的责任,培养学生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意识和责任感。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四、评价任务 1、答疑解惑 评价量表1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能在角色扮演中有所收获。积极参与课堂得1星; 问题和答案准备无误得2星;( )☆监督方式 评价量表2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能准备判断出监督方式。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得1星; 能准确判断出监督方式得2星;( )☆观点争锋 评价量表3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能判断正确观点并说出理由。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得1星; 能判断正确并有合理理由得2星;(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导入新课 根据图片,编写一个小故事吧~ 权力是把双刃剑,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如何监督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吧~ 通过编写小故事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讲授新课 环节一:答疑解惑 在区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场外,学生小记者围着人大代表,纷纷提问。 你有同样的困惑吗? 知识拓展1:我是小小记者 小组活动探究: 1、组内合理分工,角色扮演【人大代表、多名小记者等】 2、小记者提出问题,人大代表作好相应回答。 3、问题和回答的内容需组内共同讨论。 小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倾听意见,接受监督,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 环节二:社会新闻 播放视频《城管故意遮挡车牌号,小哥发现拍下视频,城管:你不要多管闲事》 1、视频中外卖小哥行使了什么权利? 2、你觉得他这样做有意义吗? 3、他是通过什么途径行使的权利?你还知道哪些途径? 小结: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阅读角: 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 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知识拓展2:查找资料,判断下列事例属于何种监督方式。 1.写举报信,实名举报某国家工作人员收取他人巨额钱财。 2.撰文在报纸上发表,直接指出某机关工作中的问题。 小结: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环节三:一探究竟 视频中提到政府要建立一个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诉机制,你知道有哪些吗? 我知道的有人民监督员参观检察院,了解检察机关的工作;还有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政务公开....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方式吗? 播放视频《政府信息公开》 小结:我国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要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报刊等合法的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包括与公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需要公民广泛知道或参与的信息,各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信息,以便更好地接受监督,监督行政机关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 师: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机关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 环节四:依法监督 据了解,有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城管执法的视频,显示几名城管执法人员在街头对违规摆摊的商贩进行执法时,态度粗暴,言语不当,引起了商贩和路人的不满,事发后,该房主对执法人员进行谩骂并以信访方式威胁执法人员,执法人员对其释法说理、效果甚微。该视频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该房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播放视频《城管局回应》 知识拓展3:在课堂上,同学们就“小学生能否监督、怎样监督”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我们有权监督,但一定要依法监督。 2、我们有监督的权利,可小学生年龄小,还做不到对权力的监督。 你同意这些观点吗?说一说你的看法。 小结: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 环节一:通过同学们的疑问为知识拓展做好铺垫。 知识拓展1: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灵活解决同学们的疑惑。 环节二:通过视频直观感受行使监督权的意义。 知识拓展2:通过事例判断出监督方式。 环节三:通过对前面视频的一探究竟,使学生感受案例的连贯性。 环节四:通过延续“城管”的案例,侧面指出并非所有的负面评论都是真实的。 知识拓展3:通过观点的争锋,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环节一: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估对行政权力的认识。 知识拓展1: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1. 环节二:观察学生的回答并做好适当引导。 知识拓展2: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2. 环节三:观察学生的回答作出适当引导。 环节四:观察学生的回答作出适当引导。 知识拓展3: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3课堂总结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造福于民,用得不好,则会滋生腐败。主动监督,共建法治中国。 结合今天所学知识,编写一首顺口溜~ 组内分享哦~ 让学生组内分享的方式灵活生动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 教师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及时给予评价。作业布置 小小监督员:结合今天所学,利用某一种监督方式对当地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并完成下表。 监督方式对象感悟通过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给出对应评价。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 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大概念设计主题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主题为《我们的国家机构》,聚焦法治主体。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法治观念”中“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为依据,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知晓国家机构,做国家小主人”。二、单元内容、学段学科关联 有了第一、二单元对宪法和法律的了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以儿童立场对本单元进行再度开发与整体设计。 单元内容一览表我们的国家机构课题栏目目的与要求5.国家机构有哪些身边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关的职权 国家机关的产生了解我们国家的国家机构的产生、种类及职权,知道人大代表的责任及权力行使受到监督,从而更加认同国家。6.人大代表为人民人民选出的代表 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 我们是场外“代表”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权力行使有边界 权力运行受监督 权力违法必追责本单元链接法治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关联性较强,具体联系如下图。三、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在本单元中,从认识国家机构到人大代表,最后上升到权力行使有界限,层层递进,让学生由浅入深认识到国家机构并非离我们太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提供多种服务。本单元以“我是小记者”为主线串联,重点在于让树立参与国家生活的意识,基于此,设置“新闻播报”为本单元的主情境。按照“小记者新闻播报”的逻辑设置“参观国家机关”、“采访人大代表”、“聚焦社会新闻”三个分情境,形成整个单元设计的情境链。 “参观国家机关”情境的具体内容是作为小记者的身份,参观不同的国家机关,从而了解国家机关的产生、职权和类别,初步感知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如何保障人民的生活。 “采访人大代表”情境的具体内容是作为小记者采访人大代表,从而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及职责,从采访中加深自身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责任感,主动参与国家生活。 “聚焦社会新闻”情境的具体内容是以社会中的多种关于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多种新闻材料,让学生感知社会活动,加深对国家权力的认识。 表1《我们的国家机构》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主题学习目标课前探究任务课中实践任务课后拓展任务参观国家机关知道国家机关的类别产生及职权学校部门知多少参观国家机关实地参观国家机关采访人大代表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提高自身责任感班干部怎么选采访人大代表写一封提案聚焦社会新闻知道国家权力行使有边界且受到监督城管温情执法各种社会新闻观察身边执法行为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针对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的小学生,六年级学生在第一二单元接触了宪法和法律,对权利义务有基本的了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国家机关有一定的认识,可能知道政府、警察、法院等,停留在最肤浅的层面,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系统地开展有关国家机构的学习。 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及资料搜集能力,能借助书籍、网络开展课外的拓展活动,能有效拓宽教学的途径和时空。当然,小学生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要认知形式,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典型生动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得到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五、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1.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知道国家机关的产生职权,增强国家认同。 2.通过采访等形式,引导学生对人大代表的认识,同时增强主人翁意识。 3.懂得权力行使有界限,关注社会,以此培养公民意识。六、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第三单元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了解国家机关的类别、产生及职权。能通过采访等活动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增强主人翁意识。在实际生活中关注社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7.2权力运行受监督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内容总览单元学习内容01单元教学情境02教学目标03新知导入04新知讲解05课堂总结06目录作业布置07板书设计08单元学习内容单元内容一览表 我们的国家机构 课题 栏目 目的与要求5.国家机构有哪些 身边的国家机构国家机关的职权国家机关的产生 了解我们国家的国家机构的产生、种类及职权,知道人大代表的责任及权力行使受到监督,从而更加认同国家。6.人大代表为人民 人民选出的代表责任在肩人民在心我们是场外“代表” 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权力行使有边界权力运行受监督权力违法必追责 单元教学情境表1《我们的国家机构》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 主题 学习目标 课前探究任务 课中实践任务 课后拓展任务参观国家机关 知道国家机关的类别产生及职权 学校部门知多少 参观国家机关 实地参观国家机关采访人大代表 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提高自身责任感 班干部怎么选 采访人大代表 写一封提案聚焦社会新闻 知道国家权力行使有边界且受到监督 城管温情执法 各种社会新闻 观察身边执法行为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1.了解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受监督的原因、途径与方式,认识国家机关要主动接受监督,公民要依法积极参与监督。2.知道公民负有监督的责任,培养学生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意识和责任感。新知导入根据图片,编写一个小故事吧~权力是把双刃剑,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如何监督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吧~新知讲解环节一:答疑解惑在区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场外,学生小记者围着人大代表,纷纷提问。行政机关的权力都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所以他们怎么行使权力不用人管,是这样吗?如果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是不是要受到惩罚?人大代表审议政府的工作报告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吗?你有同样的困惑吗?我是小小记者小组活动探究:1、组内合理分工,角色扮演【人大代表、多名小记者等】2、小记者提出问题,人大代表做好相应回答。3、问题和回答的内容需组内共同讨论。新知讲解归纳总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倾听意见,接受监督,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新知讲解环节二:社会新闻1、视频中外卖小哥行使了什么权利?2、你觉得他这样做有意义吗?3、他是通过什么途径行使的权利?你还知道哪些途径?归纳总结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一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 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事例 监督方式写举报信,实名举报某国家工作人员收取他人巨额钱财。撰文在报纸上发表,直接指出某机关工作中的问题。查找资料,判断下列事例属于何种监督方式。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书信报刊新知讲解新知讲解环节三:一探究竟视频中提到政府要建立一个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诉机制,你知道有哪些吗?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方式吗?我知道的有人民监督员参观检察院,了解检察机关的工作;还有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政务公开....相关链接我国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要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报刊等合法的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包括与公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需要公民广泛知道或参与的信息,各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信息,以便更好地接受监督,监督行政机关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归纳总结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机关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新知讲解据了解,有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城管执法的视频,显示几名城管执法人员在街头对违规摆摊的商贩进行执法时,态度粗暴,言语不当,引起了商贩和路人的不满,事发后,该房主对执法人员进行谩骂并以信访方式威胁执法人员,执法人员对其释法说理、效果甚微。该视频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环节四:依法监督该房主的行为对吗?为什么?我们有权监督,但一定要依法监督。我们有监督的权利,可小学生年龄小,还做不到对权力的监督。你同意这些观点吗?说一说你的看法。在课堂上,同学们就“小学生能否监督、怎样监督”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知讲解归纳总结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归纳总结1.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3.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起作用了,制度不是稻草人,效果就出来了。——习近平2.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邓小平课堂总结结合今天所学知识,编写一首顺口溜~组内分享哦~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造福于民,用得不好,则会滋生腐败。主动监督,共建法治中国。作业布置小小监督员:结合今天所学,利用某一种监督方式对当地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并完成下表。监督方式 对象 感悟板书设计7.2 权力运行受监督监督途径多,主动参与中,要尊重事实,切记诬陷害。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7.2权力运行受监督 课时教案.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7.2权力运行受监督 课时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单元整体分析.docx 城管局回应.mp4 城管故意遮挡车牌号,小哥发现拍下视频,城管你不要多管闲事.mp4 政府信息公开.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