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观看视频:视听新时代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珍爱地球,从你我做起。共筑生命家园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目标导学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3.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4.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5.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什么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汤加火山爆发非洲猴痘扩散蔓延全球极端高温天气东北洪涝灾害重庆森林火灾巴基斯坦洪涝四川泸定地震川渝地区缺水、断电、热射病问题思考结合教材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2年这些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道理?人与自然的关系: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2022年国际发生的自然灾害2022年国内发生的自然灾害树木制作纸张水稻制作大米水是生命之源呼吸的氧气丰富的矿产自然新鲜的水果蔬菜结合图片思考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滥砍乱伐土地沙漠化过度开采,山体塌陷垃圾污染工业排放,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生物多样性减少空气污染严重结合以上图片说一说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思考③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人类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自然为人类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命共同体。④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①②③④课堂笔记:白鲟灭绝和《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对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什么启示?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2022年8月份,鄱阳湖湖底出现“大地之树”景观。主要原因是由于极端的高温干旱天气,导致鄱阳湖水位快速下落,提前100天左右进入枯水期,在湖泊湖床裸露的过程中,不均衡的流水侵蚀作用,在湖床上留下了类似“潮汐树”的景观。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或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或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①要以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战略)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基本国策)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理念)重点笔记: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或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3-84①②③坚持绿色发展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第一次的致富道路余村境内多山,有着优质的石灰岩资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余村人靠山吃山,开矿、建水泥厂,成为全县有名的“首富村”。但是很快尝到了苦头,水泥厂污染空气到处是灰;山林破坏,水土流失;炸山开矿导致伤亡事故不断。鼓了“钱袋子”伤了“居住环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活动一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探究与分享P84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第二次的致富道路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既获得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活动一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3.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或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指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金山银山”指经济发展01④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或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太阳能光热电站碳排放交易城市森林公园海绵城市智能工厂三北防护林低碳生活 绿色发展⑤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02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或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行动在个人垃圾分类低碳出行光盘行动节水行动上述图片启示我们该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 ⑥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03退耕还林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或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李某等7人犯滥伐林木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各并处罚金7万元;同时判决7名被告人补种造林面积63.12亩。杨某犯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判处管制4个月。并判令其采购鱼苗2340尾,进行放流。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⑦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04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或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台州市一企业因医疗废弃物污染,被判罚金110万元,企业法人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8个月。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企业和个人会有什么后果?这说明了什么?⑦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④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⑤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⑥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发展方式,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怎样走坚持绿色发展道路?)P83-87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战略)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基本国策)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4.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低碳微生活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④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⑤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等。5.低碳生活,青少年怎么做?①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高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②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少用不用一次性产品、绿色出行、节约纸张、随手关灯等。以实际行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③坚决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知识拓展:宣传口号(或主题):共建绿色家园,同享碧水蓝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6、面对资源、环境问题青少年怎么做?基本国策:新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战略:“两型”社会:科学理念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知识整合面对严峻的人口、环境、资源形势,国家举措战略:1.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健康中国战略5.乡村振兴战略6.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拓展空间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它又从“沙地荒原”变回“林海绿洲”给我们什么启示?历史上20世纪50年代现在活动探究:聚焦塞罕坝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共筑生命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什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2022·甘肃金昌)陇陇出门携带水杯,外出就餐打包剩余菜品,购买电器留意能源标识,循环使用物品包装……陇陇的做法( )①是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表现②表明公民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③能够彻底解决我国生态和环境危机④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课堂练习2.(2022·山东聊城) 2022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第53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我们'减塑’,给地球'减负’·绿色节俭好生活”系列宣传海报。下列宣传口号中符合海报主题的是( )①践行垃圾分类,环保从我做起②放下塑料袋,拿起环保袋③禁用自然资源,建设美丽中国④少用一次性,减塑在行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课堂练习3. (2022·湖北恩施)2022年1月6日,恩施州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夏锡瑞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全力打造生态文明样板,加强生态突出问题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为把恩施建设成为美丽湖北绿色崛起的重要一极不懈奋斗。全州人民应( )A.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B.促进乡村振兴,走绿色发展道路,可以先污染后治理C.坚持绿色惠民,将生杰环境作为唯-普惠的民生福补D.增强环保意识,倡导节能、环保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D4.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漓江时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这要求我们( )①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②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经济高速度发展③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禁止开发自然资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5.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要实现上述目标,我国需要继续A.坚持以保护环境为中心 B.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C.停止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D6.《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①是中国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底线②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③有利于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④有利于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D课堂练习7.“无废城市”是我国的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城市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和处置安全。下列行为有助于建设“无废城市”的是( )①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②全面扩大社区绿化面积③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④防止污水、废水进人河流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共筑生命家园.pptx 地球之歌.mp4 塞罕坝:美丽高岭上的绿色奇迹.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