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课标要求】
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解释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问题导学】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劳动法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二者是什么关系?
3.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签订劳动合同的意义是什么?
4.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是什么?
5.就业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分别是什么?
【体系构建】
【必备知识】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1.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1)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2)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3)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这些劳动法律、法规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有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2.劳动法与劳动者
(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
(2)劳动者
①含义:劳动者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
②条件:劳动者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3.劳动法的原则
(1)首要原则
①是什么: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意义: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③劳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
(2)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全社会应当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3)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除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外,劳动法还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1.劳动合同的含义及作用
(1)含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作用: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2.劳动合同的条款
(1)要求: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应当仔细阅读合同的各项条款,全面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内容:劳动合同的条款分为必备条款和可备条款两类。
①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
②劳动合同的可备条款是除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的条款,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条款。
3.订立劳动合同
(1)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①合法,是指劳动合同的主体、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②公平,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③平等自愿,是指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
④协商一致,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
⑤诚实信用,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诚实,恪守信用。
(2)生效
①有效: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产生法律效力。
②无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③生效: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则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框 心中有数上职场
(一)明明白白工作
1.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①含义:劳动报酬就是人们常说的工资,它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②权利: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
(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①休息权: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②年休假:我国还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①原因: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理应得到全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关心和保护。②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①原因: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会出现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现象,可能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②要求: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可以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这就是社会保险。
(5)劳动者还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2.劳动者应履行的义务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2)义务内容: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二)清清楚楚维权
1.协商途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非协商途径
(1)调解:当事人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2)仲裁
①含义:劳动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
②条件: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
③规定: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诉讼:①适用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适用二: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典型习题】
小张大学毕业后,偶然机会接触某演艺经纪公司并进入主播行业。双方约法三章,小张接收的网友“礼物打赏”在扣缴相应税费及直播平台收益后,双方按各50%的比例分成。可好景不长,该直播平台因倒闭拖欠演艺经纪公司费用,随后,演艺经纪公司拖欠主播小张收益15万余元。双方为此发生争议。
运用所学知识,试说明小张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答案】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易错剖析】
按劳分配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
劳动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
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
劳动者维权的途径有协商、调解、劳动仲裁、诉讼等,劳动者可以就自己的情况择机选择。(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所以它的裁决没有法律效力。(  )
【当堂达标】
1.(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甲公司与王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期限为2年,每周休息1天,若遇公司业务繁忙,须无条件接受安排,每2周休息1天。公司公布施行的《安全生产规程》要求员工注意安全,否则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害,公司概不负责。王某入职3个月后因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司遂解除其劳动合同。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②公司与王某关于休息时间的约定违法
③《安全生产规程》有关工伤的规定合法
④劳动合同既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2023年“五一”假期临近之际,甲矿泉水公司在未经知名厂商乙公司许可的情况下,仿冒其注册商标销售矿泉水,并要求员工加班加点销售。有顾客举报甲公司的销售行为,行政机关对此进行了查实,并作出相关行政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公司仿冒乙公司注册商标实施销售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②因加班加点发生劳动争议,甲公司员工有权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③乙公司有仅要求甲公司依法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④乙公司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解决与甲公司之间的侵权纠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甲公司与彭某的劳动合同约定“公司每月为彭某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由彭某向公司全额支付补偿,否则暂停发放下月工资”。后彭某不满到手的工资太少,遂又在乙公司兼职销售直播,每晚直播3小时,时段和专勤事宜由乙公司统一安排。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彭某有权主张与甲公司合同中的“全额支付补偿”条款无效
②甲公司只要发现彭某为乙公司直播,就有权直接解聘彭某
③彭某应与乙公司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双方劳动关系自合同生效之日起建立
④如果甲公司暂停向彭某发放工资,则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支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浙江·高考真题)某私立高中招聘的语文教师万河,出版《蓓蕾诗选》时采用了自己所教学生小童的两首诗歌。小童认为万老师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向人民法院起诉。学校因此解除与万河的劳动合同。万河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下列说法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①因两起案件相互牵连,法院应当将两案合并审理
②若小童与万河达成庭外和解,则学校不能仅以师生发生诉讼关系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③小童起诉万河属民事诉讼,若不能证明该两首诗歌为自己的作品,则承担败诉后果
④若万河在《蓓蕾诗选》中指明作者小童和作品出处,则构成作品的合理使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2·北京·高考真题)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回顾历史,劳模表彰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劳模表彰起步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经几十年探索与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得到发扬光大。开展劳模表彰( )
①旨在保障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②是有效的社会动员方法,也是国家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③能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
④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3·吉林长春·统考模拟预测)小陈于2018年6月7日入职某建设公司并持续工作到2020年12月28日。这家公司在两年半多的时间内与小陈先后签订了五份期限均在三年以上的劳动合同,五次约定了试用期并四次通知延长试用期,最终竟以他不能胜任岗位为由,向他发出试用期辞退通知书,双方发生纠纷。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司的做法严重违反了劳动合同法中试用期的规定
②这家公司应当向小陈支付违法约定试用期赔偿金
③小陈可以就试用期赔偿金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双方可以将其合同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3·山东德州·统考三模)即将大学毕业的王某22岁,进入到一家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工,该公司依据其工作业绩每月发放数额不等的报酬。但是与王某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亦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因社保等问题王某申请劳动仲裁,后诉至法院。该公司认为,王某尚未毕业到公司实习,公司付清了劳动报酬,双方之间未形成劳动关系。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王某接受公司管理并为其工作,与公司之间构成劳动关系
②王某还未毕业,不具备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的行为能力
③该公司侵犯了王某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应予以补偿
④由于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法院对王某的诉求不予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2022年1月,小王到某公司工作,但合同中有对员工的社会保险费用概不缴纳的条款。小王虽不情愿但还是签了合同。2022年6月,小王在公司公务时受伤,经鉴定为二级伤残。随后,小王要求公司给予其因工残疾的相关待遇,但公司拒绝给予赔偿。本案中( )
①小王可在仲裁与诉讼之间选择其一进行维权
②小王因工伤致残有权获得其因工残疾的相关待遇
③小王与公司签订的合同因违背劳动法而无效
④小王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3·安徽阜阳·安徽省临泉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一个“全民直播”的时代已经到来。然而,呈现井喷式爆发性增长之势的网络直播,也如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泥沙俱下难免鱼龙混杂。下列对由直播引发的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
①若主播与直播平台有明确劳动关系,产生薪资争议时应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②直播过程中公开小偷的盗窃行为,并对其进行言语侮辱的行为可能构成侵权
③在带货过程中主播之间相互恶意诋毁对方及其带货产品,并不属于不正当竞争
④尽管所在直播平台已经缴纳税款,主播在直播过程中获得的收益仍需依法纳税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大学毕业生张某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该公司要求张某三年内不能结婚,并写入合同,入职一年后张某结婚了,该公司以张某违反合同为由提出解约,遭到张某的拒绝,于是双方产生劳动纠纷。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张某自愿签订合同,违背合同内容应被解约
②合同内容违法,公司不能以此为理由提出解约
③张某可直接到法院进行起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此类劳动纠纷需先进行劳动仲裁,不可直接起诉至法院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3·山东泰安·新泰市第一中学校考三模)李某在某公司工作了十年,2023年3月1日,李某因生育要请产假128天,公司没有给李某购买生育保险,还以李某休产假影响公司的经营为由只发给李某最低标准的工资。李某不服,经协商无效后李某诉诸法律,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了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限制女职工晋职、晋级、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和职务,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关于本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公司降低李某的工资侵犯了李某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②用工单位不得侵犯法律赋予女职工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③该公司侵犯了李某休息休假的权利和劳动卫生保护的权利
④李某如果选择仲裁,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浙江温州·乐清市知临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丁某入职Q公司,双方签署了协议,约定丁某不得泄露公司不公开的财务状况、薪酬制度等。丁某签收的《员工手册》上也载明,员工违反保密制度的,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后来,丁某提供了自己的工资单给一已离职的同事,用作同事诉讼中的证据。Q公司得知后,向丁某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将其开除。丁某不服,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Q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对丁某诉求,相关裁决机关( )
A.不会支持,因为丁某违反了未经劳动争议仲裁,不得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规定
B.不会支持,因为丁某违反了所签协议的要求和公司相关规章制度
C.会支持,因为Q公司制度内容违反了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D.会支持,因为这是丁某对自己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没有违约
13.(2023·山东烟台·统考模拟预测)2023年3月31日,某公司对小王作出了调岗决定,将其工作岗位由客服部调至安保部,并要求其4月1日报到。小王明确表示不同意调岗,与经理发生言语冲突,并自4月1日起未再提供劳动。4月5日,公司向陈某邮寄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小王认为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应向其支付经济赔偿金。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小王可以直接通过诉讼获得经济赔偿金
②公司因小王旷工而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的,无需支付经济赔偿金
③小王可申请劳动仲裁,若对裁决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提请法院再审
④若通过诉讼解决纠纷,公司需对解雇的制度依据、违纪行为认定承担举证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3·江苏淮安·淮阴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常某系某公司职工。公司安排其每周上六天班,并以补贴形式发放单位加班工资。常某离职时,公司向其出具的离职证明存根内容为:“本人确认,在职期间的工资、奖金、加班费等均已结清;本人放弃向公司主张任何权利。”后常某要求公司支付其在职期间另一倍休息日加班费,公司以常某已在离职证明存根上签字、表明双方在加班费等方面无争议为由予以拒绝。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某与公司在自愿的基础上签署离职证明,具有法律效力
B.离职证明存根上的格式条款,不能排除劳动者相应权利
C.常某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直接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D.常某提出支付加班费的要求,是违反离职证明的失信行为
15.(2023·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模拟预测)S公司与员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若要辞职,必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王某是该公司的部门经理。2022年10月,王某向公司提交辞呈,并要求在两周内办完交接和离职手续。由于王某正负责新产品的制造,S公司不希望他离职,便没有给予回复。两周以后,王某未到该公司上班,导致新产品制造陷入停滞,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王某的行为违反合同约定,王某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②S公司没有回应王某的离职要求,应对公司损失承担责任
③S公司可直接向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
④若S公司不同意王某离职,则王某不能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3·湖南郴州·校联考模拟预测)2023年2月6日,梁某取得中式烹调师三级/高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并于2月28日在某招聘网站上看到某酒楼发布的招聘厨房学徒的广告。2月29日,梁某到指定地点应聘,并填写了入职申请表,但该酒楼以不招女性为由,拒绝了梁某的入职申请。在这一案例中( )
①该酒楼侵犯了梁某的平等就业权
②梁某可以直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③梁某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④该酒楼基于劳动性质不招女性无可厚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3·山东济宁·统考三模)孙某受雇于S县某建筑公司,中午休息时去附近张某承包的食堂义务帮工,从事打扫卫生、洗碗、抹桌子等劳务,张某免费提供午餐,未给付孙某工资。孙某帮工期间,因食堂地面湿滑摔倒造成骨折,花费医药费5万余元。据此,可以推断( )
①孙某与建筑公司存在劳务关系,建筑公司理应给予一定补偿
②张某未给付孙某工资,侵犯了孙某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③孙某帮工期间人格权受到损害,应由张某承担一定赔偿责任
④若诉讼解决,孙某可委托诉讼代理人并向S县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3·江苏徐州·徐州市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一理发店两名前员工与理发店老板有劳动争议,于是二人提起了劳动仲裁。在仲裁庭的调解下,理发店老板与这两名前员工达成和解,劳动争议以调解方式结案。但是理发店老板还是不服气,于是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含有这两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具体住址等信息的照片,并配以“这两个人,希望同行慎用”的文字。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理发店老板的行为侵害了两名前员工的隐私权
②调解书在双方签字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③两名前员工可强制将其纠纷再次提交仲裁庭进行裁决
④理发店老板的行为侵害了两名前员工的隐私权与姓名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3·河北·模拟预测)2023年1月5日,樊女士入职某物业公司,但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9天后,樊女士向该物业公司提出辞职,因当时人手短缺,该物业公司未同意。2月20日,樊女士发现自己怀孕,遂向公司请假,未被允准,反被通知不用再去上班。樊女士随后发起劳动仲裁,但对仲裁的结果不满意,于是向法院起诉,要求该物业公司赔偿并公开赔礼道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于未签订劳动合同,樊女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②该物业公司侵犯了樊女士休息休假及平等就业的权利
③樊女士应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再申请劳动仲裁
④若樊女士不服一审判决,应在15日内申请二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校考模拟预测)某公司(甲方)要求应聘人员(乙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这样的条款:甲方业务繁忙,乙方自愿同意遵守早上9:00上班、晚上9:00下班的工作制度。如果你是应聘人员,想就此与公司进行协商并提出自己的主张,下列合理的是( )
①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该合同条款违背法律要求,应加以修改
②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公司需劳动者加班,应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3倍工资
③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希望公司能修改该条款
④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若协商不成,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2023·安徽亳州·蒙城第一中学校考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事人乙,在入职当天与某外卖公司甲签订了一份《业务分包服务合作协议》,从此开始其全职外卖配送员生涯。某日,当事人乙在一次配送途中受伤,要求甲方配合申请工伤认定,给付工伤保险待遇。甲称其与乙签订的不是劳动关系合同,只是业务分包服务合作协议,因此甲乙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当事人乙遂向甲方展示公司入职须知、打卡考勤记录、工资条、微信工作群聊天记录、工资支付凭证业务分包服务合作协议多等证据,要求甲方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相关资料: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本案中的外卖公司侵害了劳动者乙的什么权利?当事人乙可以采取哪些途径来维权?维权中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22.(2023·湖南长沙·长沙一中校考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某于2022年6月入职某公司,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月工资为8000元,工作时间执行公司规章制度相关规定。公司规章制度规定,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2个月后,李某以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律规定上限为由拒绝超时加班安排,该公司即以李某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随后,李某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中请仲裁,请求裁决该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8000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李某的请求能否得到支持。
23.(2023·辽宁沈阳·沈阳市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就业是民生之本,依法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构建稳定的劳动关系,提升就业质量,助力经济发展。大学生小刘经面试、体检、培训合格后,于2023年2月17日收到某电子商贸公司的入职通知,职务为销售员,人事部门让他签署以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书甲方:某电子商贸公司 乙方:甲方聘用乙方为员工,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彼此同意约定下述条款以共同遵守。第一条:乙方被甲方录用后,需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遵纪守法,维护甲方的荣誉和利益,保守商业机密。第二条:乙方如违反公司纪律,甲方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第三条:工资薪酬方面,每月销售超过10单,则每单按照5%比例提成,且有3000元底薪;每月销售不足5单,则每单按照5%比例提成,且无底薪。第四条:福利待遇方面,享受社保、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特定节日福利礼品(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员工生日)。第五条:本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续订。如乙方违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给予甲方赔偿。第六条: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甲方(盖章)乙方(盖章)签订日期:年月日
为了更好维护自身权益,小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拟就上述合同内容进行合理修订,请帮他提出两条修订建议。
【易错剖析】
1.按劳分配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
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劳动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
宪法规定,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3.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
 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4.劳动者维权的途径有协商、调解、劳动仲裁、诉讼等,劳动者可以就自己的情况择机选择。(  )
劳动者维权先进行协商或者调解,协商或调解无效的,再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不受理或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能任意选择。劳动者还可通过劳动行政部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所以它的裁决没有法律效力。(  )
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
参考答案:
1.A
【详解】①②:王某入职3个月后因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与王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期限为2年,每周休息1天,若遇公司业务繁忙,须无条件接受安排,每2周休息1天,公司与王某关于休息时间的约定违法,侵犯了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①②符合题意。
③:劳动保护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公司要求员工注意安全,否则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害,公司概不负责”,这一规定不合法,③排除。
④: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B
【详解】①:甲公司仿冒乙公司注册商标属于典型的搭便车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①正确。
②:劳动争议需先经劳动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②错误。
③:乙公司作为被侵权方,有仅要求甲公司依法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③正确。
④:乙公司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解决与甲公司之间的侵权纠纷,④错误。
故本题选B。
3.B
【详解】①:依据《劳动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用人单位必须给职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彭某向公司全额支付社保和公积金的行为违法,因此彭某有权主张与甲公司合同中的“全额支付补偿”条款无效,①正确。
②:彭某不满到手的工资太少,遂在乙公司兼职销售直播。如果不影响彭某与甲公司的合同约定,甲公司无权直接解聘彭某,②排除。
③:双方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并非补签书面劳动合同生效之日起建立,③排除。
④:用人单位如果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因此,如果甲公司暂停向彭某发放工资,则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支付,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
4.C
【详解】①:这是两起不同的民事诉讼,适应的法律不同,法院不应当将两案合并审理,①错误。
②:若小童与万河达成庭外和解,则学校不能仅以师生发生诉讼关系为由解除劳动合同,②正确。
③:小童起诉万河属民事诉讼,若不能证明该两首诗歌为自己的作品,则承担败诉后果,③正确。
④:因万河在《蓓蕾诗选》中采用小童的两首诗歌属于商业性质,即使指明作者和出处,也不是合理使用,可以是法定许可使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C。
5.C
【详解】①:开展劳模表彰目的是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环境,这与保障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没有直接必然关系,①排除。
②③:开展劳模表彰意在发挥榜样引领示范激励作用,这是有效的社会动员方法,也是国家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能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②③正确。
④:“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夸大了开展劳模表彰活动的作用,④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
6.A
【详解】①②:根据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题中公司的做法严重违反了劳动合同法中试用期的规定,应当向小陈支付违法约定试用期赔偿金,①②正确。
③: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先经仲裁,对仲裁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起诉,③错误。
④:双方是因劳动争议引起的纠纷,适用劳动争议仲裁,而不是商事仲裁,④错误。
故本题选A。
7.B
【详解】①③:材料尚未毕业的王某到公司实习,该公司依据其工作业绩每月发放数额不等的报酬,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并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在本纠纷中,王某接受公司管理并为其工作,与公司之间构成劳动关系,公司侵犯了王某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应予以补偿,①③正确。
②:王某即将大学毕业,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工,这些表明王某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备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能力,②错误。
④:王某接受公司管理并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且公司依据其工作业绩每月发放数额不等的报酬,这些足以证明王某与公司之间构成劳动关系,该公司侵犯了王某的合法权益,法院对王某的诉求应予支持,④错误。
故本题选B。
8.D
【详解】①:出现劳动争议,劳动者维权途径可灵活运用,但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讼诉的必经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继续诉讼,①表述错误。
②: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②符合题意。
③: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小王虽签了社会保险费用概不缴纳的条款,但因违背劳动法而成为无效条款,小王所签合同部分无效而不是全部无效,③表述错误。
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执,可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9.C
【详解】①:若主播与直播平台有明确劳动关系,产生薪资争议时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①错误。
②:《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是否构成盗窃应由公安机关侦查确认,直播过程中公开小偷的盗窃行为,并对其进行言语侮辱,有可能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和名誉权,②正确。
③:在带货过程中主播之间相互恶意诋毁对方及其带货产品,属于商业诋毁行为,这是不正当竞争行为,③不选。
④:直播平台缴纳的税款属于企业所得税。如果主播和平台之间是雇佣关系,须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主播也可能以个人、个人工作室和公司的名义与平台合作进行直播带货,在此情况下,主播的收入主要包括坑位费和佣金,有时也会有部分打赏收入,这些收入主要涉及增值税和所得税两个税种。综上,直播平台和主播均应按照实际情况依法纳税,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0.B
【详解】①:虽然张某自愿签订合同,但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该合同的法律效力可能会受到限制,公司不能以此为理由提出解约,①说法错误。
②:该公司要求张某三年内不能结婚,这说明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公司不能以此为理由提出解约,②说法正确。
③:该争议属于劳动合同纠纷,张某可以先与单位进行协商或申请调解,协商调解不成再申请劳动仲裁,不经劳动仲裁程序不能直接起诉至法院,③说法错误。
④:劳动纠纷需先进行劳动仲裁,不可直接起诉至法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11.B
【详解】①:某公司以李某休产假影响公司的经营为由只发给李某最低标准的工资,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的规定,侵犯了李某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①入选。
②:女职工依法享有的权益是合法权益,而不是特殊权益,②表述不当。
③:由题干可知,某公司没有给李某购买生育保险,还以李某休产假影响公司的经营为由只发给李某最低标准的工资,这没有侵犯李某休息休假的权利,而是侵犯了李某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的权利。且本题不涉及劳动卫生保护的权利,③不选。
④: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仲裁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2.A
【详解】A:丁某不服,直接向法院起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除特殊情形外,劳动争议仲裁是必经程序,必须先经过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能提起诉讼,不能直接提起诉讼,因此裁决机关不会支持其诉求,A入选。
B:裁决机关不会受理该诉讼,原因是未经劳动争议仲裁,不得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是因为丁某违反了所签协议的要求和公司相关规章制度,B不选。
CD: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该裁决机关不会受理丁某的诉讼请求,CD不选。
故本题选A。
13.C
【详解】①: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小王可不以直接通过诉讼获得经济赔偿金,①排除。
②:《劳动合同法》规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材料中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小王擅自从4月1日起未再提供劳动,说明小王存在旷工行为,因此, 公司因小王旷工而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的,无需支付经济赔偿金,②正确。
③:小王可申请劳动仲裁,若对裁决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是提请法院再审,③排除。
④: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规章制度的,应就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规章制度的事实,以及企业规章制度是否经民主程序制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事实举证。可见,若通过诉讼解决纠纷,公司需对解雇的制度依据、违纪行为认定承担举证责任,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4.B
【详解】AD:及时向劳动者出具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向劳动者出具的证明,其功能是证明劳动者与原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情况,从而有利于劳动者与新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常某在离职证明存根上签字,仅代表其签收了离职证明,该离职证明存根并非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双方之间民事权利义务进行协商、处分的协议,不具有处分、放弃民事权利的功能,AD不选。
B: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该离职证明存根系某教育科技公司事先制作的格式文本,常某在不清楚加班费是否少发的情况下,在其上签字的行为应系重大误解,而企业将格式条款变成减轻或免除自身债务、对劳动者不利的手段,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B正确。
C: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C错误。
故本题选B。
15.A
【详解】①②:S公司与员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若要辞职,必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王某向公司提交辞呈,并要求在两周内办完交接和离职手续,显然王某的行为违反合同约定,王某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S公司不希望他离职,便没有给予回复,S公司没有回应王某的离职要求,也要对公司损失承担责任,①②符合题意。
③:说法错误,S公司不能直接向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必须经过劳动仲裁程序,③排除。
④:若王某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那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即使S公司不同意王某离职,王某也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6.B
【详解】①③:材料中酒楼因为梁某是女性拒绝了她的入职申请,侵犯了她平等就业的权利,梁某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劳动争议案件一般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经过劳动仲裁程序,故②表述错误。
④:厨房学徒不属于法律规定的不适合女性的工种或岗位,酒楼侵犯了梁某平等就业的权利,故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B。
17.D
【详解】①: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孙某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被帮工人张某应承担赔偿责任,而不是建筑公司理应给予一定补偿,①排除。
②:孙某是自愿到张某承包的食堂义务帮工,张某虽未给付孙某工资,但张某为孙某免费提供午餐,这并没有侵犯孙某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②排除。
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孙某帮工期间,因食堂地面湿滑摔倒造成骨折,花费医药费5万余元,这说明孙某帮工期间人格权受到损害,应由张某承担一定赔偿责任,③正确。
④:《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本案中,张某承包的食堂位于S县,若诉讼解决,孙某可委托诉讼代理人并向S县人民法院起诉,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8.A
【详解】①:理发店老板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含有这两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具体住址等信息的照片,并配以“这两个人,希望同行慎用”的文字,暴露了其个人私密信息,这侵犯了两名前员工的隐私权,①入选。
②:材料体现是仲裁庭的调解书,在双方签字后,该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②入选。
③:根据仲裁法规定,达成仲裁调解协议的,两名前员工不能以相同的事由再次提交仲裁庭进行裁决,③不选。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虽然理发店老板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含有这两人姓名等个人信息的照片,但是并没有侵犯其姓名权,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9.C
【详解】①:樊女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并不是未签订劳动合同引起的,①排除。
③: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是樊女士的必选项,樊女士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③排除。
②:樊女士在工作期间正当请假未被允准,反而因怀孕被公司辞退,依据所学知识,该物业公司侵犯了樊女士休息休假及平等就业的权利,②正确。
④:在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5日,因此,若樊女士不服一审判决,应在15日内申请二审,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0.B
【详解】①③: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该合同条款违背法律要求;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公司应和应聘人员协商一致修改该条款;①③说法正确。
②: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公司需劳动者加班加点,应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不一定都是3倍,②说法错误。
④: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但本题中应聘人员与公司还未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争议问题,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1.①外卖公司与乙构成劳动关系,侵害了乙享受工伤保险的权利。②当事人乙可以与外卖公司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基于“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当事人乙需要承担举证责任,收集证据来证明其主张,如提供公司入职须知、打卡考勤记录、工资条、微信工作群聊天记录,工资支付凭证、《业务分包服务合作协议》等材料。
【分析】背景素材:劳动纠纷案例
考点考查: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心中有数上职场和主张权利靠举证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当事人乙在一次配送途中受伤,要求甲方配合申请工伤认定,给付工伤保险待遇。甲称其与乙签订的不是劳动关系合同,及提供的资料《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可调用的法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本案中,外卖公司与乙构成劳动关系,外卖公司侵害了乙享受工伤保险的权利。
关键词②:当事人乙遂向甲方展示证据,要求甲方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可调用的法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本案双方可协商、协商不成的可申请调解、申请劳动仲裁,甚至起诉。
关键词③:当事人乙遂向甲方展示公司入职须知、打卡考勤记录、工资条、微信工作群聊天记录、工资支付凭证业务分包服务合作协议多等证据→可联系基于“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当事人乙需要承担举证责任,收集证据来证明其主张。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2.李某的主张能得到支持。本案中,该公司的规章制度中对工作时间的规定严重违反了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李某拒绝该公司违法超时加班的安排,维护了自身休息休假的权利,该公司不能以此认定其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应当支付赔偿金。
【分析】背景素材:劳动争议的解决
考点考查: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等
能力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设问有两个要求,一是判断仲裁委员会是否应该支持李某的请求,二是阐述所作判断的法理理由。在提炼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调用劳动者合法权利知识分析判断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马某以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律规定上限为由拒绝超时加班安排”→法理依据: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说明本案中,该公司的规章制度中对工作时间的规定严重违反了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李某拒绝该公司违法超时加班的安排,维护了自身休息休假的权利,该公司不能以此认定其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应当支付赔偿金。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角度加以分析说明。
23.修订示例:
可以补充的: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明确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时间;增加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可以修改的:
第二条:违纪处分要细化、明确。
第三条:必须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底薪。
第五条:若甲方违约,也需承担违约责任,给予乙方赔偿。
法理依据示例:①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或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②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时间;取得劳动报酬、获取劳动保护等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应依法写入合同,才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分析】背景素材:一纸劳动合同书
考点考查:劳动合同条款、订立劳动合同原则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可从知识指向提取材料关键词并对接教材知识思考作答。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人事部门让他签署以下劳动合同→可联系教材知识补充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关键词②:乙方如违反公司纪律,甲方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可联系教材知识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
关键词③:工资薪酬方面,且无底薪→可联系教材知识必须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底薪。
关键词④:本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续订。如乙方违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给予甲方赔偿→可联系教材知识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原则。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