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教学目标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科学精神: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公共参与:做文化交流的使者,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发展中华文化。核心素养 壹PART ONE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Supporting text here.When you copy & paste, choose "keep text only" option.议学任务:结合视频内容,谈一谈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界有哪两种错误观点?我们怎样对待外来文化?(1)文化复古主义(2)全盘西化论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彻底排斥外来文化。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康有为梁启超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盲目照搬西方文化。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胡适陈序经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危害:会导致中华文化停滞不前,倒退衰落。危害:丧失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华民族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1.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观点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日不屑一顾。儒家思想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应坚决抛弃。网络语言是对汉语的污染,应禁止使用。为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应抵制外国的文化产品。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封闭主义启示: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的错误倾向。(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2.如何对待外来文化态度: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内容: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目的: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109)什么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名词解释: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公共文化类产品。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产业:以盈利性为目的,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如:影视音像、图书出版、游戏动漫等产品。注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别 含义 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产品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 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产品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生产目的 生产公共产品,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 生产商品,以营利为目的。资本来源 国家或社会 企业机构性质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运营机制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 影视音像、图书出版、游戏动漫等产品。联系 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比较: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贰PART TWO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Supporting text here.When you copy & paste, choose "keep text only" option.1.交流互鉴的原因必要性(原因):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重要性: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应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p109)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探究任务:徐悲鸿在学画过程中,是如何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徐悲鸿一生致力于国画的创新实践,他认为革新中国绘画的要旨在于:“古法之佳者守之,不佳者改之,垂绝者继之,未足者增之。”徐悲鸿抵欧之初,目睹了大量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优秀作品。于是,他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并在坚守国画本色的基础上,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2.交流互鉴的原则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p110)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2.交流互鉴的原则“以我为主”:就是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吸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为我所用”:就是辨证取舍、择善而从,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知识归纳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推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角度)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对待外来文化的要求、原则)要克服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两种错误的倾向,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维导图www.islide.cc当堂达标1.宋明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借鉴了佛、道二教的思辨化哲学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回归儒家原典,从儒家文本中寻找阐发“形上之道”的经典依据,为儒家建立一个包含宇宙社会人生、贯通形上形下的庞大哲学体系,大大提升了中国哲学的理论思辨化程度。理学的产生过程表明( )①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②要吸收优秀外来文化,坚持为我所用③要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④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吸收一切外国文化成果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宋明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借鉴了佛、道二教的思辨化哲学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回归儒家原典。理学的产生过程表明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要吸收优秀外来文化,坚持为我所用,①②正确。③: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错误。④:我们要吸收优秀外国文化成果,④错误。故本题选A。当堂达标2.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启示我们( )①学习应用传统文化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②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能为解决当代中国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④要坚持文化复古主义,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①③:“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强调的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启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能为解决当代中国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学习应用传统文化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①③符合题意。②:“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但材料不涉及外来文化,②不符合题意。④: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作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文化复古主义,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的表述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C。当堂达标3.在杭州亚运会上,充分体现中国和杭州的特色的“潮涌”会徽,“江南忆”吉祥物、“湖山”奖牌、 “薪火”火炬以及颁奖所用的花束、托盘和领奖台等一系列极具识别度的“亚运设计”,受到中外参赛运动员的一致赞许。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要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交流互鉴③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④行为是文化的重要载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一系列极具识别度的“亚运设计”,受到中外参赛运动员的一致赞许,可见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①符合题意。②:杭州亚运会上,“亚运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和杭州的特色,这说明要立足中国国情,实现文化交流互鉴,②符合题意。③: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说法错误。④:材料中会徽、吉祥物、奖牌等是文化的物质载体,而不是行为载体,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当堂达标4.第十七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于2023年4月至7月举行。超过65个文化项目在中国上海、沈阳、武汉等20多座城市陆续展开,以此呈现中法两国在美术、音乐等领域的合作成果,推动中法两国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这有利于( )①促进中法文化相互借鉴,以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②推动中法文化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实现融合同一③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加深对法国文化的认同④保护各民族文化多样性,以民族文化丰富世界文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①④:举行“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推动中法两国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促进中法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①④说法正确。②:我们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能让中法文化实现同一,二者应保持自身文化特色,各具魅力,②说法错误。③:我们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当堂达标5.2023年6月7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要( )①立足国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主流文化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④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增强文化认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要立足国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①③符合题意。②:文化是民族的,中华文化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有益文化成果,而不是推动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主流文化,②说法错误。④: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④错误。故本题选B。当堂达标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2000多年前,中希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习近平给希腊学者的复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新时代我们如何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当堂达标【答案】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世界各国都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同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③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当堂达标7.2023年是中法建交59周年,也是中法文化年举办20周年。作为一场巡回之旅,2023夏至音乐日的"热情"于6月16日从武汉点燃,而后传递至北京、上海、成都、宁波、沈阳,打造一场燃爆夏日的全民音乐狂欢,多元化展示中法文化、艺术碰撞的魅力。神龙汽车及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在本次音乐节中,广寻"知音"一起探寻个性、时尚、优雅的品味生活。过去31年间,神龙汽车为加强中法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做出不懈努力,旗下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已为630多万的车主粉丝带来极具法式魅力的汽车产品、服务及用车体验。同时,也让更多车主朋友们感受到了充满个性、时尚、优雅法式魅力的品味生活。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中法文化的交流。当堂达标【答案】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我们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推进中法文化交流。②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中法经贸和政治发展的深度带动了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两国企业要坚持互利共赢,不断加强经贸往来,加强政治互信。③文化具有多样性。推动中法文化的交流,要坚持各民族平等,尊重差异、求同存异的原则,坚持多元化展示中法文化。④中法文化的交流,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借鉴法国文化中有益成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