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 宪法是根本法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宪法,了解宪法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宪法的责任意识。2.明白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3.理解公民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维护宪法权威。教学重难点1.感受宪法与生活息息相关,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2.学习宪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3.了解宪法日,自觉学法、知法、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导语:我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规矩,否则什么事也做不成。班级有班规,学校有制度,那么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这规矩就是法,而最根本的法就是宪法。板书:宪法二、认识宪法。1.出示什么是《宪法》视频师问:通过观看视频,你们了解了宪法的哪些知识?2.看,老师手里拿着的就是我国的宪法。3.看似这一本薄薄的书本,它的力量可大了!我们不用急着来,需要慢慢读懂它,先来认识一下。出示宪法定义。4.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你知道我国的哪几种法律?三、了解宪法制定的历程。1.分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份小资料。阅读后讨论完成任务单。课件出示题目:(1)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共多少条内容?(2)我国现行的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翻看一下,共多少条内容?(3)我国现行的宪法经过了几次修订,最近的一次是什么时候?2.出示图片这就是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第宪法修正案,这是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的第五次修改。这次宪法修改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2.师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四、宪法知识抢答1、师课件出示宪法知识及其相关内容(宪法的地位,作用,颁布时间以及国家宪法日的颁布日期等等)2、分小组,通过抢答的方式展现个人的想法和见解。3、回答错误率低的小组予以奖励及鼓励五、让我们一起懂法,守法师:我相信大家也了解了许多知识,接下来,让我们听两个小故事,希望大家有所警觉。课件出示:故事一: 16岁的小兴,自打接触网络游戏CS后,就着了迷,经常往网吧里钻。苦于家里管得严,小兴就想出这么一招:每天一大早打着上学的旗号,背着书包直奔网吧,差不多到放学点儿了再回家。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小兴不仅把父亲给的学费等都送进了网吧,还因为钱不够,不断向父亲索要周末补习费等各种费用。后来到期末,小兴拿不回成绩单,父亲起疑找到学校,才知道儿子竟然已经半年没有上学,学校也没有和家长沟通!而就在小兴父亲深受打击的时候,又传来另一个噩耗:小兴因为上网缺钱,从家里拿了水果刀去打劫了一名女中学生身上的20元零花钱,结果被少年法庭判处缓刑。师总结:法律像眼睛时刻伴我行,安全像耳朵把我来提醒,让我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法律常识承记心窝。六、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宪法,了解宪法日。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让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尊重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让宪法的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2.布置延伸:进一步阅读宪法原文,了解宪法内容,并把今天的学习内容带给家人和朋友,做一个积极的宪法小宣传员。同时,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做懂规矩的好孩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