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九下检测系列——第五单元 冷战时期的世界(A)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九下检测系列——第五单元 冷战时期的世界(A)

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九下检测系列
第五单元 冷战时期的世界(A)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的两大集团是( )
A.以英国为首的北约和以中国为首的华约
B.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
C.以中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英国为首的华约
D.以法国为首的北约和以美国为首的华约
2.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
A.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D.雅尔塔协定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下列属于非洲人民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B.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C.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和管辖权
4.在战后经济发展中,世界上最重要的投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下图中第二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发展速度放慢,出现经济危机
B.经济开始复苏,逐渐成为世界强国
C.经济实力膨胀,成为超级大国
D.科技飞速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6.右图为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在1947年创作的时事漫画,该漫画旨在说明( )
A.美苏冷战开始,世界局势紧张
B.美国援助西欧,欧洲和平发展
C.欧洲经济复苏,政治受控美国
D.两极对峙形成,共产主义被遏制
7.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我们)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个欧盟军队、一种统一货币……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盟歌《欢乐颂》曲调,歌词的意思其实是‘永别了,不列颠’。”这一评论的矛头指向(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欧洲一体化 B.经济全球化 C.政治多极化 D.贸易自由化
8.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 B.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C.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巩固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化强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化强国是在20世纪( )
A.50年初 B.60年代初 C.70年代初 D.80年代初
10.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根据材料可知,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21*cnjy*com
A.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B.美国的经济援助
C.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D.大量进口原料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对美国的态度不断变化:在朝鲜战争中,西欧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1973年,西欧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2003年,西欧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动武。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欧洲中心论,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12.小明从“西欧的复兴与联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殖民体系的瓦解”中提炼出下列四个学习主题,其中最恰当的是( )
A.亚非拉地区的崛起 B.殖民地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D.欧洲一体化进程
13.社会福利的过度发展,也使福利国家不同程度地患上“福利病”,下列属于“福利病”的有( )21·cn·jy·com
①出现国家财政赤字扩大 ②企业负担重
③部分民众工作积极性下降 ④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
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15.引发“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等现象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华约建立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美苏争霸
16.斯大林逝世后,纠正了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政策错误并推行一系列改革的是( )
A.赫鲁晓夫 B.戈尔巴乔夫 C.叶利钦 D.普京
17.好莱坞电影被称为“铁盒里的大使”,它产生于( )
A.英国 B.加拿大 C.美国 D.印度
18.下列关于中东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欧、亚、非三洲各民族迁移的通道
②曾是世界上古老的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文明的发祥地
③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④历史上,许多民族都曾在此繁衍生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各国加强了政府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英国实行国有化改革首先从何处着手( )【来源:21cnj*y.co*m】
A.交通业 B.银行业 C.保险业 D.汽车公司
20.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本缩小了与美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并在下列哪些生产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①钢铁 ②汽车 ③家用电器 ④原子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题,共60分)
21.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1)古巴导弹危机为什么没有导致战争爆发?(4分)
(2)美国国内对战争的态度怎样?说明了什么?(4分)
(3)上述图片反映了冷战时期的哪些特点?(2分)
(4)冷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哪些影响?(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
材料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示意图(见下图)。
材料三: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向世界其他国家蔓延扩散,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月下滑,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2008年l1月4日,在严重金融危机背景下,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执政百日,奥巴马对内大力推行各项“新政”,包括促使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等一系列救市措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执政后的政策在当时的美国有何效果?(2分)
(2)从材料二的图中可看出1974年美国经济开始呈现负增长,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为什么当前这次金融危机会出现“美国次贷危饥引发的金融危机向世界其他国家蔓延扩散”的现象?你认为奥巴马与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新政”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4分)
(4)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应对措施。根据所学知识,请你给我同政府提两条建议。(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总统罗斯福针对当时的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剧烈社会动荡,制定和颁布了《社会保险法》,美国开始实行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到1939年,全国性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的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摘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欧洲国家的福利制度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2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曾说:“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在面临威胁时,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www.21-cn-jy.com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登纳认为“欧洲必须联合起来”的原因。“超级大国”的哪些举措让他担心欧洲会沦为“附庸”?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的“第三种力量”是什么?(5分)  21*cnjy*com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
(2)依据上图,指出欧洲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这种发展状况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21cnjy.com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30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3)根据材料三,说明欧洲联合的历程呈现出什么趋势?(2分)
(4)综合三则材料,你认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1分)
25.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2012年秋季开始,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汉字听写和书法大赛频频举行。除书法外,如果你有机会再学习一项传统文化,你会选择什么?(2分)
(2)无论是书法还是你选择的一项传统文化,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试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4分)www-2-1-cnjy-com
(3)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古诗或名言,常常是书法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它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传递着文化建设的正能量。请你依据下列古诗或名言的内涵,写出自己的做法。(4分)
古诗或名言
做法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6.以下是有关中东地区的两幅漫画,请你观察后回答问题。(9分)
(1)图一向我们传递的信息表明中东地区的局势如何?造成“中东闹钟”闹个不停的原因是什么?(3分)
(2)图二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对于如何解决图片反映的问题,请你以中国学生的身份写一封致巴以两国领导人或两国人民的公开信,来表达你的想法。(字数不要超过100字)(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B
D
A
B
A
C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D
C
B
A
C
C
B
D
二、非选择题:
21.
(1)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两国都具备相当的军事实力,拥有足以毁灭地球的核武器,当时也确实出现了剑拔弩张的局面。但也正因为如此,双方互相威慑,彼此牵制,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另外,苏联军事实力稍逊于美国,苏联妥协,最终没有发生军事冲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国内民众的反对越来越强烈。这反映出入民不想再遭受战争之苦,祈盼和平。民众的呼声和反战行动最终起到了有利作用。21教育网
(3)古巴导弹危机反映出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大搞军备竞赛,争夺霸权。美国民众的反战示威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4)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争霸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威胁着世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1)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2)1973年中东国家大幅提高石油价格。
(3)美国是世界金融的中心,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加强国家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加强政府的诚信,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等。2·1·c·n·j·y
23.
(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克服经济危机,恢复经济发展。特点:普及化、全民化。
(2)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降低,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等等21·世纪*教育网
(3)示例:社会福利措施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没;生产力的发展是实施社会福利措施的前提,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施社会福利措施有利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调动全社会的福利意识,拓宽资金渠道,适度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对社会福利政策要不断完善,防止培养惰性思想;等等。(任答两点即可)2-1-c-n-j-y
24.
(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实力,欧洲各国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举措:为控制西欧,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第三种力量:欧洲共同体(或欧洲联盟)。
(2)状况: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 影响: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3)趋势:从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努力实现区域性政治经济一体化。
(4)主题:和平与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