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7张PPT。巩固新生政权资料一:由于中国幅员辽阔,革命发展极不平衡,当时还有大片国土没有解放。这些地区包括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康、西藏的全部,华东的福建、浙江两省的一部分,中南的广东、广西的全部和湖北、湖南两省的一部分及西北的陕西、甘肃两省南部的部分地区。资料二:经济上,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民生困苦,农民没有土地。特别是国民党统治下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造成物价飞涨、市场混乱的局面,给国民经济的恢复带来极大的困难。资料三:从国际环境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得到苏联、东欧以及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和一些西欧国家的承认和支持,这是建设新中国的有利外部条件。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则对新中国采取不承认和敌视的态度,并实行封锁和威胁。有些周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对新中国还不了解,存有各种疑虑。根据教材第一自然段和上述资料,说说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困难?1、国民党残余势力的负隅顽抗和土匪的为非作歹;2、大片国土还没有解放;3、很多农民没有土地;4、经济困难;5、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和威胁;……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土匪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抗美援朝一、和平解放西藏 -----政治1、西藏的历史: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元、明、清) 13世纪中叶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2、西藏和平解放的经过:1950年解放昌都1951年4月,西藏派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 抵达北京。1951年5月23日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和平解 放西藏地方政府的协议》同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抵拉萨,进驻西藏各地。3、西藏和平解放的伟大意义: 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 西藏的和平解放,粉碎了帝国主义妄图分裂西藏的企图,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二、土地改革---- 经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尝试从教材的描述中提取信息,初步归纳土地改革的概况,完成下表:1950——1952年底新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放手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经过复查,发给农民土地证;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鼓励其自食其力。三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约七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牲畜、房屋等;农民不用向地主交纳地租;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获得很大发展;农民购买力提高,生活得到了改善。想一想:离这次土地改革最近的一次土地改革是什么时候、在哪一地区开展的? 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普遍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等。土地改革的意义1 、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2 、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3、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1、背景:三、抗美援朝-----军事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军于1950年9月15日在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10月1日,所谓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无条件投降。”美国把战火烧到我国边境,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的城市,还派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2、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抗美援朝? 这是由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周边形势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新中国采取“遏制”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军就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如果让美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压到鸭绿江边,新中国势将难以安定地从事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国际国内的反动势力的气焰必将嚣张。因此,抗美援朝不仅与新中国的国家安危密切相关,也与全体中国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相关。3、过程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1950年10月入朝五 战 五 捷4、战争的结果如何? 中朝军队取得了胜利。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 巩固了新生政权 对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著名大片:上甘岭 战役 黄继光、邱少云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宪法规定: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政治上:肃清国民党残余;通过谈判和平解放西藏,实现国家主权完整和领土统一;建立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济上: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实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军事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新生政权。根据已学知识,综合运用资料,说明新中国为巩固新生政权采取的措施和成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