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五环四互”教学模式生物导学案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1节 生命的起源【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2、能力目标:能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的大体过程。【学习重点】 ①雷迪实验和巴斯德的实验。 ②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学习难点】 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学法指导】 自学讨论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自学互助】 学生自学教材P2-6页完成下表:1、比较生命起源观点并完成下表生命起源观点 神创论 自然发生论 生生论 宇宙生命论 化学进化论地球生命来源生命发生条件2、右图是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 实验装置,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这个实验装置时美国科学家 设计的。(2)实验装置中的气体有______、_____、 ____、_____等气体,该混合气体中绝不会含有_______,相当于___;设置电极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 。(3)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 ,经过一周后,对B装置的产物进行检测, 发现有 生成。(4)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从生成 是完全可能的。【展示互导】1、小组问题展示:2、我的疑惑:【质疑互究】探究一:雷迪的实验:P3①雷迪是如何通过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蛆”和“蛆来自于苍蝇的卵”的?②雷迪实验中的新鲜或煮熟的肉块为什么会变成腐肉?③雷迪为什么没有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④谁通过实验证明“腐肉中的微生物也不是来自肉块本身而是来自微生物”?探究二:巴斯德的实验:P41、生生论:巴斯德的“ ”实验的结果使人坚信:“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的产生新生命。”即生生论,推翻了 论。2、讨论:①为什么说(巴斯德)生生论没有解决生命起源的问题?② 论:地球上的生物来源于其他星球。其以陨石表面发现有机小分子为证据。探究三:米勒实验:P5-6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 、 、 、水蒸气等。但没有 。2、米勒实验表明:在类似于 的条件下, 可以生成 。3、 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4、美国科学家米勒的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请对他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 。(2)米勒提出的问题是 。(3)米勒作出的假设是 。(4)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 。(5)米勒得出的结论是 。5、在原始地球条件下, 小分子的形成是原始生命发生的开端。【检测互评】1、下列哪一位科学家用“鹅颈烧瓶”实验证实了“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A.米勒 B.巴斯德 C.雷迪 D.达尔文2、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支持的生命起源观点是( )A. 自然发生论 B.生生论 C.宇宙生命论 D.化学进化论。3、原始大气经宇宙射线、紫外线等的作用,形成的物质是( )A.简单的无机物 B.简单的有机物 C.复杂的无机物 D.复杂的有机物4、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A.水蒸气 B.甲烷 C.氨 D.氧气5、适于原始生命起源的原始地球条件不包括( )A.宇宙射线 B.原始大气 C.高山、岩石 D.原始海洋6、以下生命起源的观点符合化学进化论的一项是( )A.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发生的。B.生命可以自然发生。C.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 D.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总结提升】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能力目标:能说出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重点】 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学习难点】 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学法指导】 自学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自学互助】 学生自学教材P6-10页完成以下内容1、生物的进化: 与 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即生物的进化。2、化石: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遗物和遗迹。 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3、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 ,结构 ,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 ,结构 ,这表明地球生物总的进化趋势是:4、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 起源于古代的 。5、地质年代主要包括: 。6、自然发生说认为:生命是由 随时自发发生的,法国学者 进行了著名的 实验,推翻了这学说。化学发生说认为:生命是在 条件下,由 经过 逐渐进化而来。7、填表格。地质年代 前寒武纪时期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早期 中期 晚期生物种类【展示互导】1、小组问题展示:2、我的疑惑:【质疑互究】(阅读教材P11—13的内容,先小组讨论,后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探究一:各个地质年代生物进化情况是:前寒武纪时期 生物进化历史古生代时期 早期中期后期中生代时期新生代时期探究二:你能化石中了解到什么?【检测互评】1、下列地质年代中,哪一项被称为“三叶虫时代”( )A.前寒武纪 B.寒武纪 C.侏罗纪 D.泥盆纪2、根据始祖鸟的身体结构与爬行类、鸟类都有相似之处,经逻辑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 )A.爬行类进化成鸟类 B.鸟类进化成爬行类C.不能得出什么结论 D.生命起源于无机物3、到目前为止,从人类所了解的事实可以推测出,人类最早可能出现在(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美洲4、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进化速度最快的是( )A.鱼类 B.鸟类 C.哺乳类 D.爬行类5、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的是( )A.古生代 B.太古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6、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下列表述中,不合理的是( )A.单细胞→多细胞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C.结构由简单→复杂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7、恐龙蛋化石属于( )A.遗体化石 B.遗物化石 C.遗迹化石 D、活化石8、下列哪项不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A.氢 B. 氨 C. 氧气 D. 甲烷9、首先在实验室里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形成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是A. 达尔文 B. 米勒 C. 巴斯德 D. 奥巴林10、生物进化过程中最直接可靠的证据是( ) 新课 标第 一 网 ( http: / / www.xkb1.com / )A.地层 B.化石 C.火山 D.喷发岩浆11、关于地层中生物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______。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B.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C.在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有时也可以找到一些高等生物的化石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总结提升】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能记住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②能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2、能力目标:会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常见生物进化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生物进化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无神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习重点】 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学习难点】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学法指导】 讨论法、观察法、交流与协作法,阅读、观察、对图文资料分析归纳法。【自学互助】 学生自学教材P14-19页完成以下内容1、人工选择: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不断选择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选择因素是 ;选择结果是 ;选择速度 (填快或慢).2、自然选择: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生存竞争中, 生存, 被淘汰的过程.选择因素是 ;选择结果是 ;选择速度 (填快或慢).3、 是自然选择的基础和内因; 是自然选择的前提; 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过程,也是生物进化的动力。4、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生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结果。______________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5、 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6、达尔文发表的巨著《 》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他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有 的现象,通过 ,具有 变异的个体能够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通过 不断积累,从而进化成新的物种。生物的 和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展示互导】1.小组问题展示:2.我的疑惑:【质疑互究】探究一:达尔文是怎样提出科学的进化理论的?(根据学生读过的阅读材料进行讨论)探究二:达尔文根据自己在环球日记中的材料、动植物标本和化石标本,先后写出了几卷地质学著作和一些有关生物进化的论文,并于1859年发表 ,提出了以 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探究三: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2、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 。3、 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材料。4、变异一般是 ,而自然选择是 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不定向或定向)探究四:1、桦尺蛾种群中个体体色变化的原因?2、昆虫的抗药性是怎样形成的?【检测互评】1、自然界中生物不断进化和发展是( )A.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 D.环境改变的结果2、在远离大陆、风暴频繁的某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原有类型繁衍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C.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基因突变的结果3、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可遗传的变异 D.自然选择4、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个,而现在的许多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出现这种现象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C.生存环境不同的结果 D.食物不同的结果5、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B.桦尺蛾黑化现象是煤烟熏黑的结果C.在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6、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内容是( )A.生存竞争 B.自然选择 C.人工选择 D.遗传变异7、达尔文的一部巨著,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A.《进化论》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物种起源》8、自然选择能正确解释生物的 ( )A.生长和发育 B.遗传和变异 C.多样性和适应性 D.新陈代谢【总结提升】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3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列举出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能力目标:能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认同现代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学习重点】 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学习难点】 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猿分界的标志。【学法指导】 讨论法、观察法、交流与协作法。【自学互助】 学生自学教材P20-23页完成以下内容1、现代类人猿包括 。2、人类与类人猿较为相似的特征表现在 方面。3、人类与类人猿较为相似的原因是 。4、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5、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6、远古时候,森林减少了,一些下到地面上来的那部分森林古猿逐渐变成了 ;而那些一直生活在森林中的森林古猿,就逐渐进化成了 。【展示互导】小组问题展示:2、我的疑惑:【质疑互究】探究一: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并完成下表:P21页项 目 实 例外部形态身体结构面部表情行为表现其 它探究二:人类起源:(树栖) 类人猿森林古猿(树栖)(地面) 人 类探究三:现代人类中,偶尔会出现身披长毛的毛人和有尾的人,这种现象称为“返祖”现象,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检测互评】1、在下列动物中,属于类人猿的是( )A.猕猴 B.黑猩猩 C.狒狒 D.金丝猴2、与人类最相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猴 B.大猩猩 C.黑猩猩 D.长臂猿3、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是( )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 D.大脑发达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长臂猿 B.森林古猿 C.猩猩 D.黑猩猩5、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A.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B.人和猿有共同原始祖先C.人比猿高等 D.现代猿也能进化成人6、人类和黑猩猩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A.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C.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D.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7、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A.恐龙蛋变成恐龙 B.海洋变成陆地C.古猿变成人 D.蝌蚪变成青蛙8、下列对进化顺序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鱼类→节肢动物 B.类人猿→人类C.森林古猿→类人猿 D.鸟类→哺乳类9、人类与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A.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C.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D.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10、森林古猿从树上到地上生活的原因是( )A.为了换环境 B.由于流星撞击C.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D.为了扩张领地11、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历程中,最关键的是A.制造工具 B.使用火论 C.产生语言 D.使用工具【拓展延伸】思考: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为什么?【总结提升】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3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2、能力目标:能认出现代人的4个人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学习重点】 人类进化经历的主要阶段的特点。【学习难点】 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学法指导】 指导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自学互助】 学生自学教材P24-26页,并完成以下内容1、人类的诞生地可能在_________,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脑容量逐渐_____。2、人类进化到下列哪个阶段开始会用火了?(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3、在生物学上,现代人类都属于_______。.根据和鼻形等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划分为4个人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是________人。4、_______创造了人类本身,也_______了人类本身。5、 是唯一现存的人种。【展示互导】1、小组问题展示:2、我的疑惑:【质疑互究】探究一: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原始类人猿化石,其依据是?探究二: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探究三:人类的进化阶段历 程项 目 南方古猿 能人(早期猿人) 直立人(晚期猿人) 智人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主要代表 爪哇直立人元谋直立人和县直立人北京直立人 尼安德特人金牛山人丁村人特 征 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会用火和使用更先进的工具脑容量 700ml 1088ml文化遗物 砾石工具 骨器 石器、骨器狩猎、捕鱼绘画、雕刻等【检测互评】1、中国人属于下列人种的哪一种( )A.高加索人 B.蒙古利亚人 C.澳大利亚人 D.尼格罗人2、下列哪一项是智人时代的特征( )A.各国交流发达 B.产生了语言 C.脑容量和现代人相当 D.两足直立行走3、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是( )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 D.大脑发达4、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属于( )A.智人 B.直立人 C.能人 D.南方古猿5、从人类进化的历程看,下列哪一项是唯一现存的人种?(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6、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C.为了扩大领地 D.为了躲避敌害7、距今300万年前的“露西”时代的古人类( )A.能使用工具 B.能制造简单的工具C.能用火来烧烤食物 D.产生了语言8、请将下面的原始人与对应的脑容量连线。古人类 脑容量南方古猿 1088m能人 与现代人相当直立人 与现代类人猿相当智人 700mL【总结提升】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第1节 生物的分类【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分类原则、等级和基本单位;练习编写检索表;说明对生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会运用生物的分类等级,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观察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展示等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学习重点】 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命名的方法;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学习难点】 活动“编制检索表”。【学法指导】 指导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自学互助】 阅读课本P28-35页完成以下内容:1、生物分类是根据特征将生物 别类。分类依据:生物的 和 。2、生物分7个等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3、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研究、交流、和开发利用,瑞典科学家________创立了_________法。每一种生物只能有一个科学名称,即_______。由两个词构成,第一个词是_____,第二个词是_________。4、生物学家们将地球上的生物分为五大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菌界、动物界。1、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 ,亲缘关系 。同理,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 ,亲缘关系 。5、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种类 ,反之分类单位越大所含生物种类 。6、根据下表番茄、小麦、马铃薯的分类地位,分析回答下列问题: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纲 双子叶纲 单子叶纲 双子叶纲目 茄目 禾本目 茄目科 茄科 禾本科 茄科属 番茄属 小麦属 茄属种 番茄 小麦 马铃薯番茄与小麦同 不同 ;番茄与马铃薯同 不同 ;小麦与马铃薯同 不同 。所以 与 的共同特征多些; 与 ,以及 与 的共同特征少些。【展示互导】1、小组问题展示:阅读教材,编写检索表(教材P31---33),小组讨论统一看法,班内展示。2、我的疑惑:【质疑互究】探究一:尝试对生物分类: P28--29:探究二:编制生物检索表的原则、方法。探究三:生物的命名:P33-34林奈的 。属 名+ (拉丁词)。 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检测互评】1、根据生物的某些 将生物分门别类,就是 。2、为了尽量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有利于研究、交流和开发利用,瑞典科学家 于1753年创立了 。3、在检索表中,将某一性状特征分为对立的两类,具有 的生物归为一类,与该性状特征相异的生物归为另一类,特征相反的两类性状 排列。4、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就 ,表明它们亲缘关系就 。5、在植物园或公园里,经常可看到各种植物的标牌,如图同,标牌上“Helichrysum bracteatum ”是 文, Helichrysum是此植物的 名,bracteatum是 名,这种命名方法是由瑞典植物学家 提出的双名法。6、如果增加“亚科”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地位应处于( )A.界与纲之间 B.门与目之间 C.科与属之间 D.属与种之间7、同一目的生物,它们一定是( )A.同一属 B.同一纲 C.同一种 D.同一科8、分类中最大的分类单位和最基本单位分别是( )A.门和纲 B.纲和目 C.界和种 D.科和种9、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分类的原则( )A.个体差异 B.性状差异 C.特征差异 D.亲缘关系10、世界上最早的细胞生命形式是( )A.病毒 B.细菌 C.植物 D.动物11、下列有关双名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门名加种名 B.目名加门名 C.种名加科名 D.属名加种名12、在生物分类上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单位是( )A、种 B、门 C、属 D、目13、生物学家将生物分类的单位依次分为( )A.界、门、目、科、纲、属 B.纲、目、科、属、种C.界、门、纲、目、科、属、种 D.门、纲、目、科、属、种【总结提升】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第2节 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认识原生生物是自然界的一大生物类群。2、能力目标:能描述原生动物是能摄取食物的原生生物,藻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生生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说出原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学习重点】 原生动物是能摄取食物的原生生物、藻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生生物【学习难点】 认识原生动物不是动物,藻类不是植物,认识多细胞藻类【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思考获取新知识;引导学生交流与合作,认知新知识;鼓励学生想象、创新应用新知识【自学互助】 自学课本36—38页,完成下列内容:1、原生动物是结构简单的一类原生生物,整个身体由__________细胞构成,这个细胞能从周围中摄取食物,能完成全部的生理功能。2、原生生物分布很广,一般生活在_________、海洋和潮湿的土壤中,少数种类寄生在 _________和_________体内。3、藻类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和_________,能够进行_________。有些藻类还含有藻黄素、藻红素和藻蓝素。4、衣藻是生活在池水中的单细胞_________ ,每个细胞中有一个杯形的_________;石莼是一种生活在海水中的_________ 绿藻。5、褐藻因含有较多的藻黄素而呈褐色,如海带、马尾藻等。它们都没有 _________等器官的分化。其个体像根的部分叫_________ ,起固定作用;像叶的部分叫_________ 、能够进行 _________。【展示互导】1、小组问题展示:2、我的疑惑:【质疑互究】探究一:藻类会呈现绿色、红色、褐色的原因是什么?探究二:海带和紫菜有无根、叶、茎的区别?(有/没有)探究三:藻类与人类有哪些关系?探究四:说一说如果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 【检测互评】1、大气中氧气约( )是来自藻类光合作用释放的。A.10% B.50% C.3% D.90%2、紫菜的颜色呈现紫红色,原因是细胞中含有 ( )A.叶绿素 B.藻黄素 C.藻蓝素 D.藻红素3、下列生物中等级最低的是( )A.海带 B.墙藓 C.肾蕨 D.玉米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暗指哪种藻类 ( )A.绿藻 B.红藻 C.褐藻 D.黑藻5、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可适当多吃_________;6、藻类的生殖方式_________7、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从池水中捞取一些丝状水绵带回实验室,他们把这些水绵分成两组,分装在A、B两只大烧杯中,然后用黑布四罩住B杯,把两只烧杯同时放在温暖向阳的窗台上,他们发现下列现象:A杯水绵漂浮在水面上,B杯水绵没有浮起。问:A杯中水绵为什么漂浮在水面上而B杯水绵为什么没有浮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绵的丝状物是它的叶吗?_____________ 。8、藻类细胞结构_________都有_________、_________ 色素,部分有_________等色素,绿藻有________等,红藻有________等,褐藻有_________等,生活在_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提升】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第3节 植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识别植物系统进化树,能理解不同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能描述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为类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活动,提高观察能力、比较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不同类群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增强生物科学的价值观,强化热爱植物、保护植物的情感。【学习重点】 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组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学习难点】“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类群(苔藓、蕨类),以及这些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学法指导】 观察、比较、思考、讨论【自学互助】 阅读课本P39--41页并完成以下内容:1、采集好常见的苔藓和蕨类植物为学新知识作准备2、植物的分类 、 、 。3、为什么苔藓植物和厥类植物都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4、苔藓植物为什么生长矮小?【展示互导】1、小组问题展示:2、我的疑惑:【质疑互究】探究一:观察植物进化树:这P391、分析不同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2、从植物进化树图片中你获取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植物进化的顺序是怎样的?探究二:活动: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P39-401、苔藓植物:(1)生活环境:生活在 中。(2)主要特征:有 的分化,但无 ,有假根。它的假根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只起着固定植物体的作用;茎弱小,没有 ;叶片 ,除进行光合作用外,叶还能吸收 。(3)代表: 。(4)意义: 的指示植物、保持水土、被烧荒地的拓荒者。2、蕨类植物:(1)生活环境:生活在森林、溪沟、田野的 中。(2)主要特征:有 的分化,并且有 组织和机械组织。(3)代表: 。(4)意义: 、入药、肥料、饲料。探究三:葫芦藓在结构上和藻类有哪些区别?苔藓植物的茎、叶上有无“筋络”?探究四:铁线蕨的叶片为什么呈绿色,它能否进行光合作用?铁线蕨叶柄很硬,它的内部有什么组织?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检测互评】1、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划分依据是( )A.生殖细胞的大小 B.生殖时是否用种子繁殖C.植物体对养料的需求差异 D.生长在陆地还是水中2、下列植物类群中光合作用效率约占全球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效率90﹪的是( )A.种子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3、从哪类植物开始出现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A.被子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4、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因为( )A.苔藓植物是低等植物 B.叶很薄,对有害气体敏感C.一旦干燥便会死亡 D.根容易吸收有害物质5、葫芦藓的叶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A.光合作用 B.水的吸收 C.吸收无机盐 D.生殖6、苔藓植物假根的作用是( )A.吸收水分 B.吸收有机物 C.固定作用 D.制造有机物7、满江红生活在水中,但不是藻类而是蕨类,是因为( )A.受精作用离不开水 B.有茎、叶,但无根C.有根、茎、叶的分化 D.个体比一般淡水藻大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指哪类植物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9、下列与蕨类植物生殖有关的是( )。A.孢子 B.种子 C.果实 D.以上都不是10、煤炭主要是由下列哪种古代植物形成的( )A.被子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11、有些形态优美的蕨类植物,可以盆栽用于观赏,这些盆栽蕨类应放在( )A.室外阳光充足处 B.室内光线阴暗处 C.室内光线明亮处 D.暗室内【总结提升】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第3节 植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理解不同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能掌握裸子和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为类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活动,提高观察能力、比较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裸子和种子植物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及生物进化规律;增强生物科学的价值观,强化热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情感。【学习重点】 “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了解这些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学习重点】 种子植物和人类的关系【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获取新知识;引导学生交流与合作,认知新知识。【自学互助】 阅读课本P42-44页完成以下内容:1、采集好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为学新知识作准备。2、植物的分类 、 、 。3、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A、体内有维管组织—— 。B、能产生 并用 繁殖。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4、被子植物常见的5科: 、 、 、 、 。5、种子植物的形态特征:个体一般比较_________ ,根、茎、叶内有非常发达的确_________。6、种子植物的分类: 裸子植物:只有_________没有_________,种子_________。大多生活于干旱环境。如: _________、_________等为常见品种。被子植物:又被称为_________,具有真正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种子外有_________包被。它是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适应性强,种类多。常见种类举例:_________、_________等。 种子植物存在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互导】1、小组问题展示:2、 我的疑惑:【质疑互究】探究一:裸子植物:P42特征:胚珠裸露无 包被,故种子裸露,外面没有 包被着。 发达。 代表: 。探究二:被子植物:1、胚珠有子房壁包被,故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是植物界中等级 、与人类关系 的植物。2、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项目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种子 胚有 片子叶 胚有 片子叶根 多为 多为直根系叶 多为平行脉 多为花瓣 3或3的倍数 4或5或者是4或5的倍数例子 竹、大小麦、水稻、玉米、高粱、甘蔗、百合、郁金香、葱、兰花、【检测互评】1、全世界有裸子植物800多种,我国有250多种,被誉为“ ”。2、植物中最低等的类群是 植物,最高等的类群是 植物。3、同学们在秋游时发现山上有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植株高大,结有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这种植物属于(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4、松树和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 )A.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 B.松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种子裸露C.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保护着 D.松树的球果包被着果实5、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带是藻类植物,因细胞中没有叶绿素,故呈褐色B.藻类植物没有输导组织,因此适应陆生能力不强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 “白果”D.被子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极其广泛。6、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在分类上分别属于( )A、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7、下列哪种植物的叶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吸收无机盐( )A.海带 B.葫芦藓 C.厥 D.荷花8、红豆杉因其种子成熟时假皮呈红色得名,从植物分类上看,红豆杉属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蕨类植物9、下列哪些植物是裸子植物,哪些是被子植物用线连起来。卷柏桃被子植物 番茄小麦裸子植物 马尾松柳银杏【总结提升】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第3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通过认识动物进化系统树,了解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2、能通过动物分类等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认识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参与动物分类等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学习,深入理解动物进化系统树的含义,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对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学习重点】 认识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学习难点】 归纳出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主要特征。【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法,学生交流与合作。【自学互助】 阅读课本P4553-7页完成以下内容: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它们分为 和 。2、地球上动物约有______种,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类是身体里有脊椎骨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如_______、_______等。12、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类群 结构特征 分布 例子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 最 、最原始、结构最 的动物,整个身体由 构成 水中和潮湿的土中,少数寄生在人和动植物体内 草履虫、腰鞭毛虫、眼虫、 、夜光虫、 。腔肠动物 身体由 细胞及其围成的一个消化腔组成,结构简单,有 无 生活在 中 水螅、 水母、 海蜇、珊瑚虫、 海葵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水中和潮湿土中,少数种类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环节动物 身体柔软呈圆柱或扁状,细长而柔软,分成 ,大多为蠕动爬行 水中和潮湿的土壤中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分为 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常常包有贝壳 种类多、分布广、形态差异大 鲍鱼、 蜗牛、 乌贼、蛏、 牡蛎、 章鱼、扇贝、 河蚌、 钉螺节肢动物 全身被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身体一般分为三部分,体节伸屈自如;每个体节几乎都有一对分节的附肢,有发达的脑、灵敏的感觉器官和独特的呼吸器官 动物界中种类 、数量 、分布 、的一个类群。是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 蜜蜂、 瓢虫、 家蚕、蝎子、 虾、 蟹、棉铃虫、 蝗虫、蜈蚣等棘皮动物 全部生活在海洋中 海星、海胆、海参【展示互导】1、小组问题展示:2、 我的疑惑:【质疑互究】探究一: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P46探究二:观察水蚤:P481、水螅怎样捕食水蚤?推测它是如何将水蚤消化的?2、水螅的外胚层有刺细胞,为什么在触手处尤其多?有人在海滨游泳时被海蜇螫了,这是为什么?探究三:观察扁形动物:P491、有些人喜欢吃生鱼片等食物,你认为食用未煮熟的鱼是否安全?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刀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发和案板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检测互评】1、夏季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来的原因是( )A.土壤中缺乏食物 B.雨后蚯蚓需要晒太阳C.雨后土壤中缺氧 D.潮湿的地面有利于蚯蚓的运动2、最古老、最原始、最简单的动物类群是( )A.原生动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棘皮动物3、田螺属于哪一类群得动物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软体动物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体内有骨骼 B.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C.体表有外骨骼 D.足和触手分节5、“米猪肉” 或“豆猪肉”是指猪肉内含有 ( )A.米粒的猪肉 B.含猪肉绦虫卵的猪肉 C.含猪肉绦虫成虫的猪肉D.含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 E.猪肉绦虫的排泄物6、血吸虫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的( )A.接触疫水 B.食未熟的鱼 C.蚊虫叮咬 D.不讲卫生【总结提升】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第3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认识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学习,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对不同动物类群的了解,进一步体会动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学习重点】 认识脊椎动物主要类群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学习难点】 归纳出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主要特征【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法,学生交流与合作。【自学互助】阅读课本P2-7页完成下表:P54-60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动物类群 体表特征 呼吸器官 生殖方式 代表动物 其他鱼 类(变温) 身体呈 、被覆鳞片、两侧大多有侧线、用鳍游泳 鳃 鲫鱼、海马、草鱼、鲢鱼 典型的水生脊椎动物两栖类( 温) 裸 露 幼体用 呼吸、成体用 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青蛙、蟾蜍、大鲵、青螈 由 过渡到 的类群,生殖过程离不开( 温) 一般覆盖有鳞片或甲 卵生( 受精) 蜥蜴、龟、蛇、扬子鳄 真正生活在陆地的生物鸟 类( 温) 身体大多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 肺 卵生 鹦鹉 脊椎动物的第 类群哺乳类( 温) 一般有体毛。脊椎动物中最 类群 肺 生哺乳、体内有 象、蝙蝠、海豹、海狮、鲸 生物界最 的类群【展示互导】1、小组问题展示:2、 我的疑惑:【质疑互究】小组同学分工合作,讨论完成下列问题:探究一:观察蛙的发育:P561、蛙的发育有什么特点?分为几个阶段?2、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古诗对青蛙及其农业生产的关系作了生动的描述。为什么现在许多稻田里听不到蛙声了呢?4、为什么说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探究二:观察爬行动物:P57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探究三:观察鸟类:P58-59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是什么?探究三:观察哺乳动物:P59-60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检测互评】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牙齿有分化 B.胎生,哺乳 C.体温不恒定 D.体表被毛2、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一个类群是 ( )A.鱼类 B.鸟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3、下列四种动物中,哪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 )A.袋鼠 B.扬子鳄 C.北极熊 D.企鹅4、蝙蝠像鸟一样能飞行,但是它不是鸟,它区别于鸟的主要特征是( )A.体内有脊柱 B.胎生、哺乳 C.体温恒定 D.用肺呼吸5、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 )6、海马是一种鱼,请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它的特征 ( )A.用鳃呼吸 B.用鳍游泳 C.生殖方式是卵生 D.体形是梭形7、青蛙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8、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度类型是( )A.鱼类 B.鸟类 C.两栖类 D.爬行类9、下列动物中属于同一类生殖方式的是 ( )A.鱼和猪 B.蛇和青蛙 C.鸽子和鱼 D.鱼和青蛙【总结提升】第 19页 编制人:陈立 税成 审核人:杨涔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