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中国在国际多边舞台凝聚国际关系民主化共识,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内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为世界范围内民主道路的探索贡献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不懈追求和为世界谋大同的胸怀担当。由此可见( )①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南北对话②中国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对外关系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④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团结还是分裂?和平还是冲突?合作还是对抗?再次成为时代之问。2023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上合组织峰会时给出的回答是:“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这是因为( )①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做和平的捍卫者②和平为国际社会的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③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④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和平有利于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3/4,而国民收入只占世界的1/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美元以下的国家就有40多个。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根源是( )A.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多,增长过快 B.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C.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太低 D.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4.当前,对每个国家来说,悠悠万事,唯发展经济最大,但发展经济需要和平,而经济发展又能促进和平。这表明( )①和平与发展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②和平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③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问题、发展问题④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双方重申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继续相互支持,共同抵御外部势力干涉内政图谋。中俄两国元首签署联合声明( )①表明维护共同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②展现了两国共同发展繁荣的广阔前景③有利于增强政治互信,巩固同盟关系④有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一带一路”超越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封闭性、零和性,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基础上的平等参与、互利共赢,不输出意识形态、不复制发展模式,不搞歧视性、排他性的标准、规则和体系。“一带一路”建设对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反映当前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变化②反衬出传统全球治理机制对世界发展的阻碍作用③体现发展中国家更多代表性,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④促进各国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加强合作、减少竞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3年2月24日,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重申中方一贯主张,吸纳各国合理关切,展现了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积极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大国担当。材料表明( )①当今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和平与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②维护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我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④我国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孟德斯鸠指出:“贸易往来的自然结果就是带来和平。两个开展贸易的国家,使得它们产生互惠性依赖:如果其中一个有兴趣买,而另一个有兴趣卖;所有的联盟都是建立在相互需要的基础上。”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 )①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增进交流,有利于促进和平 ②加强贸易往来能够根除战争和冲突的隐患 ③国家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有利于增强共同发展的愿望 ④国家间只要有贸易往来,就能实现和平共处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长期以来,美国利用其美元优势,强迫他国购买美债,然后大量印刷美元直接偿还外债,进行低成本借贷,举债成瘾。近期,美联邦债务规模升至31.4万亿美元,接近债务上限,再陷债务危机。民主党籍的总统拜登为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与共和党籍的国会众议长麦卡锡进行多次谈判。为此,两党几个月来纠缠不断、极限拉扯,在美债违约期限到来前才达成协议,从而避免美国债务违约。这说明( )A.美国两党在为美国人民利益进行磋商B.美国联邦统一领导各州行使最高权力C.美国切实履行着经济管理的根本职能D.美国通过推行霸权主义攫取世界财富10.在我国的斡旋和调解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两个有“世仇”的国家实现复交,双方重开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两国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上述事实表明( )①沙伊双方积极适应当今时代主题的变化②化解国家间的矛盾必须通过第三方斡旋③沙伊恢复外交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④对话协商是化解国家间分歧的重要手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3年2月24日,欧盟批准第十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新一轮制裁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制裁”,进一步限制军民两用产品和技术出口到俄罗斯。我国政府多次表示,制裁无助于俄乌冲突解决。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外交态度的是( )①制裁和对抗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通过政治方式解决②应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通过谈判解决冲突③要发挥北约作为地区性军事组织的有效调节作用④充分利用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发挥其主导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美国国会参议院近期通过所谓“涉无人飞艇事件决议案”,肆意渲染“中国威胁”。这样一起意外偶发事件竟然在中美关系中掀起轩然大波,深层原因是美国对中国的错误认知和战略误判,视中国为最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和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维护自身的霸权。这表明( )①强权政治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②合作、竞争和冲突是国际关系主流③霸权行径违背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④两极格局和新冷战重新主导国际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深化睦邻友好合作,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成熟坚韧、稳如泰山,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的新范式。中俄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①符合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潮流②走出了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的相处之道③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的同时形成了区域一体化的新模式④旨在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共同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2年6月,第十九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开幕。中国国防部长魏风和在大会发表主题发言时指出,“人类社会正经历史上罕见的多重危机,出路在于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此正确理解的是( )①危机由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作用而来②解决这些危机必须改革现有的国际旧秩序和不合理的国际规则③各国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合理利益之上造成当前的多重危机④多重危机的解决主要依靠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开展南南合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3年3月,中国、沙特、伊朗三方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恢复中断7年的外交关系,轰动全球。这是中国外交的胜利,再次向世界证明,劝和促谈依然是应对国际矛盾与冲突的黄金法则,中国致力于在“变”中寻找更多稳定与确定因素,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这说明( )①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是“沙伊”复交的重要原因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为持久和平提供动力③中国、沙特、伊朗三方根本利益一致④“沙伊”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共同利益不断扩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6.2023年8月22日至8月24日,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十五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期间,金砖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并欢迎其他有意愿并符合条件的发展中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金砖扩员是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将有力推动真正的多边主义发展,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五年前,习近平主席倡议提出“金砖+”合作模式,得到各方积极支持和热烈响应,丰富提升了“金砖”价值。目前,金砖合作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这对合作机制的创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展望未来,“金砖+”模式必将会走上一条更加光明的共同发展、繁荣富强之路。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金砖+”合作模式前途必将更加光明的原因。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2年,全球极端热浪、干旱和破坏性洪水等灾害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气候危机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11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多次呼吁,如果我们不想在应对气候灾害的后果上花费更多的钱,我们就要大量投资于气候适应。中方希望发达国家应率先切实提高减排力度,大幅提前实现碳中和,并在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适应和资金问题上取得实质性成果。面临气候变化挑战,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多边主义、团结合作始终是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结合材料,运用“挑战和应对”的相关知识,分析世界各国应如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而作出更大贡献。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核心内涵之一就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在美国式“民主、对抗、专制”的话术诱导下,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强调与中国的所谓“制度对抗”,并试图推动欧盟形成“加大对华施压”的统一立场,中欧之间的战略互信经受了严峻考验。当前,乌克兰危机中的立场分歧又成为袭向中欧关系的寒流,加之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叠加,对中欧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2023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谈谈中欧双方应如何不断充实和拓展中欧合作内涵。参考答案:1.D2.D3.D4.C5.C6.B7.B8.C9.D10.D11.A12.B13.A14.A15.B16.“金砖+”合作模式之所以能得到各方积极支持和热烈响应,是因为它顺应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以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有利于推动真正的多边主义,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7.①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应重信守诺,切实履行承诺和义务,携手推动一系列全球气候协定行稳致远。②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③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④完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更好保障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要在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适应和资金问题上取得实质性成果。18.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欧洲国家应从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出发,自主决定本国的对华政策。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中欧关系受到不同国家性质的影响,双方应求同存异、尊重差异,寻求利益的汇合点,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中欧共同发展。③欧洲国家应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维护和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通过谈判与对话解决分歧,扩大合作领域,增强政治互信,充实和拓展中欧合作内涵。(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