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等差数列及前n项和(学案)-【高中数学课堂】2024高三一轮复习数列精练(新高考)原卷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2等差数列及前n项和(学案)-【高中数学课堂】2024高三一轮复习数列精练(新高考)原卷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等差数列及前n项和
考点4: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求解
一、讲
1.等差数列的概念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数学语言表达式:an+1-an=d(n∈N*,d为常数).
(2)等差中项: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是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知2A=a+b.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1)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
(2)前n项和公式:Sn=na1+=.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a1,an,d,n,Sn,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体现了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4.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在解题中起到变量代换作用,而a1和d是等差数列的两个基本量,用它们表示已知和未知是常用方法.
【典例1】(多选)(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数列是等差数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定值 B.若,则时最大
C.若,使为负值的n值有3个 D.若,则
【典例2】(多选)(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已知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公差,则( )
A.
B.当或6时,取得最小值为30
C.数列的前10项和为50
D.当时,与数列共有671项互为相反数.
二、练
【训练1】(2023秋·天津河西·高三天津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设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A. B. C. D.
【训练2】(2023春·河南许昌·高二禹州市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正项等比数列首项为1,且成等差数列,则前6项和为( )
A.31 B. C. D.63
三、测
【训练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
【训练2】(2023·四川成都·成都七中校考模拟预测)用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m的值为 .
【训练3】(2023·内蒙古呼伦贝尔·校考模拟预测)记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 .
考点5: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一、讲
1.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对任意n∈N*,an+1-an是同一常数.
(2)等差中项法:2an+1=an+an+2 {an}为等差数列.
(3)通项公式法:an=an+b(a,b是常数) {an}为等差数列.
(4)前n项和公式法:Sn=an2+bn(a,b为常数) {an}为等差数列.
2.若要判定一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则只需找出三项an,an+1,an+2,使得这三项不满足2an+1=an+an+2即可.
【典例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
(1)证明:是等差数列;
(2)若成等比数列,求的最小值.
【典例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正项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前n项和,并证明,,是等差数列;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二、练
【训练1】(2022春·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解答下列问题: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训练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并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
(2)若,求正整数的所有取值.
三、测
【训练1】(2022秋·辽宁沈阳·高三统考期中)已知数列前n项积为,且.
(1)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
(2)设,求证:.
【训练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2,数列满足,,.
(1)求和的通项公式;
(2)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证明:.
【训练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向量,,.
(1)令,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
(2)求证:.
考点6: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一、讲
等差数列的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n=am+(n-m)d(n,m∈N*).
(2)若{an}为等差数列,且k+l=m+n(k,l,m,n∈N*),则ak+al=am+an.
(3)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ak,ak+m,ak+2m,…(k,m∈N*)是公差为md的等差数列.
(4)若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则数列Sm,S2m-Sm,S3m-S2m,…也是等差数列.
(5)若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则数列也为等差数列.
【典例1】(多选)(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实数数列的前n项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恒成立
B.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为等差数列
C.若数列为等比数列,且,,则
D.若数列为等比数列,则,,,…为等比数列
【典例2】(多选)(2023·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市第一二二中学校校考一模)已知等差数列,前项和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的最大值为
C.的最小值为 D.
【典例3】(多选)(2023·辽宁沈阳·沈阳铁路实验中学校考二模)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公差.若,则( )
A. B. C. D.
二、练
【训练1】(2023秋·甘肃白银·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是方程的两根,则数列的前20项和为( )
A. B. C.15 D.30
【训练2】(2023春·辽宁大连·高二大连八中校考期中)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
A.0 B. C. D.
【训练3】(2022秋·重庆沙坪坝·高二重庆八中校考期中)设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且满足,.则当取得最小值时,n的值为( )
A.3 B.6 C.9 D.12
三、测
【训练1】(2020春·四川成都·高三棠湖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记等差数列和的前项和分别为和,若,则 .
【训练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等差数列中,已知,则 .
【训练3】(2023春·广西南宁·高二校联考开学考试)记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则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等差数列及前n项和
考点4: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求解
一、讲
1.等差数列的概念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数学语言表达式:an+1-an=d(n∈N*,d为常数).
(2)等差中项: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是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知2A=a+b.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1)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
(2)前n项和公式:Sn=na1+=.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a1,an,d,n,Sn,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体现了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4.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在解题中起到变量代换作用,而a1和d是等差数列的两个基本量,用它们表示已知和未知是常用方法.
【典例1】(多选)(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数列是等差数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定值 B.若,则时最大
C.若,使为负值的n值有3个 D.若,则
【答案】AD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可判断A;利用结合,解得公差,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可判断B;求得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解不等式可判断C;求出数列公差和首项,即可求得,判断D.
【详解】由数列是等差数列,,有,即,
由等差数列性质得为定值,选项A正确.
当时,,公差,则数列是递减数列,
则,,故时,最大,选项B错误.
当时,由于,则,,
令得,又,
故为负值的值有2个,选项C错误.
当时,设公差为d,即,结合,即,
解得,,故,选项D正确.
故选:AD
【典例2】(多选)(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已知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公差,则( )
A.
B.当或6时,取得最小值为30
C.数列的前10项和为50
D.当时,与数列共有671项互为相反数.
【答案】AC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基本量求出通项公式及,即可判断A、B;判断通项大于零时的取值,将的前10项和列出,利用和之间的关系及的公式代入即可判断C;分析中的负项的性质及大小,进而判断中项的性质及大小,计算项数即可.
【详解】解:因为等差数列,且,公差,
所以,

所以,,
所以选项A正确;
因为,
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及开口向下可知:
取得最大值为,故选项B错误;
记的前10项和为,
因为,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故选项C正确;
记,因为,,
所以,所以当时,,
由,,可知为偶数,
若与互为相反数,则,且为偶数,
由,所以为偶数,即为偶数,即为偶数,
即,即,且为偶数,所以,且为偶数,
故这样的有670个,故选项D错误.
故选:AC
二、练
【训练1】(2023秋·天津河西·高三天津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设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A. B. C. D.
【答案】B
【详解】分析:首先设出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得到公差所满足的等量关系式,从而求得结果,之后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得,从而求得正确结果.
详解:设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根据题中的条件可得,
整理解得,所以,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通项公式的应用,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题中的条件,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得到公差的值,之后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与的关系,从而求得结果.
【训练2】(2023春·河南许昌·高二禹州市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正项等比数列首项为1,且成等差数列,则前6项和为( )
A.31 B. C. D.63
【答案】C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成等差数列,
∴,
∴,即,解得 或 ,
又∵,∴,
∴,
故选:C.
三、测
【训练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得,,再由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解决即可.
【详解】因为,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训练2】(2023·四川成都·成都七中校考模拟预测)用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m的值为 .
【答案】
【分析】利用等差中项性质有,结合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即可求参数值.
【详解】由,则,
由,则,
所以.
故答案为:
【训练3】(2023·内蒙古呼伦贝尔·校考模拟预测)记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 .
【答案】
【分析】因为是等差数列,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公差,根据等差数列前项和,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是等差数列,且,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
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可得
即:
整理可得:
解得:
根据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
可得:
.
故答案为:.
考点5: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一、讲
1.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对任意n∈N*,an+1-an是同一常数.
(2)等差中项法:2an+1=an+an+2 {an}为等差数列.
(3)通项公式法:an=an+b(a,b是常数) {an}为等差数列.
(4)前n项和公式法:Sn=an2+bn(a,b为常数) {an}为等差数列.
2.若要判定一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则只需找出三项an,an+1,an+2,使得这三项不满足2an+1=an+an+2即可.
【典例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
(1)证明:是等差数列;
(2)若成等比数列,求的最小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依题意可得,根据,作差即可得到,从而得证;
(2)法一:由(1)及等比中项的性质求出,即可得到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计算可得.
【详解】(1)因为,即①,
当时,②,
①②得,,
即,
即,所以,且,
所以是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方法一]:二次函数的性质
由(1)可得,,,
又,,成等比数列,所以,
即,解得,
所以,所以,
所以,当或时,.
[方法二]:【最优解】邻项变号法
由(1)可得,,,
又,,成等比数列,所以,
即,解得,
所以,即有.
则当或时,.
【整体点评】(2)法一: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的最小值,适用于可以求出的表达式;
法二:根据邻项变号法求最值,计算量小,是该题的最优解.
【典例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正项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前n项和,并证明,,是等差数列;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利用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求出,从而求出.证明即可证明,,是等差数列;
(2)根据通项公式的特征,分n为奇数和偶数讨论其前n项和.
【详解】(1)①,,
当时,,∴或(舍),
当时,②,
①-②:,∴,
∵,∴,
∴是以2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数列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


∴,,成等差数列;
(2),
当n为偶数时,

当n为奇数时,

综上可知.
二、练
【训练1】(2022春·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解答下列问题: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
(2)
【分析】(1)若选①,由已知得, ,当时,两式相减有,再验证当时,是否满足,可得数列的通项;
若选②,由已知得,,当时,两式相减,得,再验证当时,是否满足,可得数列的通项;
若选③,由已知得,,
当时,两式相减,得,再验证当时,是否满足,可得数列的通项;
(2)由(1)得,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得数列是以0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得.
【详解】(1)解:若选①,,则,
当时,,
当时,符合上式,
所以;
若选②,,
当时,
两式相减,得,即,
又,,所以,所以,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等比数列,所以;
若选③,数列满足,
当时,,
两式相减,可得,所以,
当时,符合上式,
所以;
(2)解:,
,又,
所以数列是以0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训练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并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
(2)若,求正整数的所有取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根据证明为定值即可;
(2)先根据(1)求出,再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出,从而可得,再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解.
【详解】(1)由,得,
当时,,所以,
当时,,
两式相减得,即,
所以,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得,所以,


两式相减得,
所以,
则,
由,
得,
即,
令,
因为函数在上都是增函数,
所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由,

则当时,,
所以若,正整数的所有取值为.
三、测
【训练1】(2022秋·辽宁沈阳·高三统考期中)已知数列前n项积为,且.
(1)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
(2)设,求证:.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已知得,,两式相除整理得,从而可证得结论,
(2)由(1)可得,再利用累乘法求,从而,然后利用放缩法可证得结论
【详解】(1)因为,所以,
所以,
两式相除,得,整理为,
再整理得,.
所以数列为以2为首项,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2)因为,所以,
由(1)知,,故,
所以.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训练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2,数列满足,,.
(1)求和的通项公式;
(2)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证明:.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先计算出,从而得到的通项公式,再得到,即是等差数列,从而求出的通项公式;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得到,再判断出是递增数列,结合得到.
【详解】(1)当时,,
又,解得.
所以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
则,即.
所以是以2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
(2)由(1)可得,,所以.
则①,
②,
①-②可得,
所以.
因为,所以是递增数列.
则,故.
【训练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向量,,.
(1)令,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
(2)求证:.
【答案】(1)证明见详解
(2)证明见详解
【分析】(1)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可得,进而可得,结合等差数列的定义分析证明;
(2)利用裂项相消法分析证明.
【详解】(1)由题意可得:,
则,可得,
故数列是以首项,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可得:,
则,
∵,故.
考点6: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一、讲
等差数列的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n=am+(n-m)d(n,m∈N*).
(2)若{an}为等差数列,且k+l=m+n(k,l,m,n∈N*),则ak+al=am+an.
(3)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ak,ak+m,ak+2m,…(k,m∈N*)是公差为md的等差数列.
(4)若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则数列Sm,S2m-Sm,S3m-S2m,…也是等差数列.
(5)若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则数列也为等差数列.
【典例1】(多选)(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实数数列的前n项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恒成立
B.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为等差数列
C.若数列为等比数列,且,,则
D.若数列为等比数列,则,,,…为等比数列
【答案】BD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判定AB选项,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判定CD选项.
【详解】若数列为等差数列,不妨设其公差为d,则,
显然当才相等,故A错误,
而,作差可得成立,故B正确;
若数列为等比数列,且,,设其公比为q,
则,作商可得或所以 或,故C错误;
由题意得各项均不为0,而实数范围内,,
即且,结合选项B的计算可得,故D正确.
故选:BD.
【典例2】(多选)(2023·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市第一二二中学校校考一模)已知等差数列,前项和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的最大值为
C.的最小值为 D.
【答案】ACD
【分析】先由数列为等差数列,得再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对于A,数列为等差数列,,
数列为递减的等差数列,
故A正确,
对于B, 数列为递减的等差数列,
的最大值为,
故B错,
对于C,
由得
的最小值为,即,
故C正确,
对于D,
故D正确.
故选:ACD
【典例3】(多选)(2023·辽宁沈阳·沈阳铁路实验中学校考二模)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公差.若,则( )
A. B. C. D.
【答案】ABD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二次函数性质求得且,进而判断各项的正误即可.
【详解】由题意,又,
结合二次函数性质知:对称轴,且,即,
所以,,.
综上,A、B、D对,C错.
故选:ABD
二、练
【训练1】(2023秋·甘肃白银·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是方程的两根,则数列的前20项和为( )
A. B. C.15 D.30
【答案】D
【分析】根据韦达定理得到,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及等差数列性质进行计算.
【详解】,是方程的两根,
所以,
又是等差数列,
所以其前20项和为.
故选:D
【训练2】(2023春·辽宁大连·高二大连八中校考期中)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
A.0 B. C. D.
【答案】C
【分析】由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性质可得:,,也成等差数列,即可得出.
【详解】由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性质可得:,,也成等差数列,

,解得.
故选:C.
【训练3】(2022秋·重庆沙坪坝·高二重庆八中校考期中)设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且满足,.则当取得最小值时,n的值为( )
A.3 B.6 C.9 D.12
【答案】B
【分析】设出公差d,由可得,从而得到公差大于0,得到,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设公差为d,由于,即,即, 即,由于,所以,从而可得,所以当取得最小值时,n的值为6
故选:B
三、测
【训练1】(2020春·四川成都·高三棠湖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记等差数列和的前项和分别为和,若,则 .
【答案】
【分析】结合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可得,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意,,,
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
【训练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等差数列中,已知,则 .
【答案】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化简得到,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在等差数列中,设公差为d,

所以,于是,
故答案为:10
【训练3】(2023春·广西南宁·高二校联考开学考试)记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则 .
【答案】4.
【分析】根据已知求出和的关系,再结合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得结果.
【详解】因,所以,即,
所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